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必須深入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在理論維度、曆史維度和實踐維度的統一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踐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初心和使命的時代要求,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從(cong) 理論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原點在於(yu) 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人類求解放的遠大目標,與(yu) 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立黨(dang) 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靈魂,是我們(men) 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於(yu) 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的曆史使命,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屑於(yu) 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而是公開宣布“我們(men) 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他們(men) 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wei) 建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hui) 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yi) 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wei) 人類求解放。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yi) 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作為(wei) 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yi) 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把我們(men) 黨(dang)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民族國家曆史使命與(yu) 共產(chan) 主義(yi) 的世界曆史遠大使命有機統一起來。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最高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的必經階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是共產(chan) 主義(yi) 最高理想在現階段的具體(ti) 體(ti) 現。曆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對理想信念的堅守,為(wei) 初心和使命的不懈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以來全部理論創新的根本主旨。在新時代,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與(yu) 當代中國實際,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全麵掌握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是由一個(ge) 一個(ge) 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曆史過程,把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奮鬥終生。
從(cong) 曆史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wei) 核心,“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價(jia) 值取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jia) 值追求,“剛健有為(wei) ,自強不息”的精神特質,早已沉澱為(wei) 對國泰民安、民族複興(xing) 的不懈追求,作為(wei) 一種民族文化心理積澱深深融入中華兒(er) 女的思想意識和行為(wei) 規範之中。曆史上,中華民族飽受入侵、戰亂(luan) 、分裂等災難,國家沒有滅,民族沒有散,文化傳(chuan) 承從(cong) 來沒有中斷,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在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中國人民有著偉(wei) 大的民族精神。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wei) 大民族精神,為(wei) 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追求夢想的道路艱難曲折。近代中國曆史表明,舊式農(nong) 民革命和軟弱的資產(chan) 階級革命都不可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更不可能承擔起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在中國遭遇“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在近代以後中國社會(hui) 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zheng) 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成立,就注定要承載起救民族於(yu) 危難的曆史重任,注定要擔負起帶領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
回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97年的光輝曆程,始終圍繞著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艱苦奮鬥展開,黨(dang) 的曆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奮鬥史。為(wei) 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hui) 穩定,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農(nong) 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cong) 幾千年封建專(zhuan) 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wei) 大飛躍。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wei) 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wei) 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ti) 製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從(cong) 實踐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開啟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孜孜以求踐行初心使命的嶄新篇章。新時代要以新思想為(wei) 引領。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以寬廣的世界視野和深邃的曆史眼光,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的崇高理想和價(jia) 值追求,對黨(dang) 在新時代應該承擔什麽(me) 樣的曆史重任、如何肩負起這一重任作出高度概括,把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初心和使命的認識提升到一個(ge) 新境界。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理論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的靈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要始終將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自己的精神旗幟和行動指南,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ti) 實踐相結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feng) 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yi) 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zhong) 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新境界。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人民立場,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擔起初心使命。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根本政治立場。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jue) 定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邏輯遵循和價(jia) 值追求。我們(men) 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wei) 根本立場,把為(wei) 人民謀幸福作為(wei) 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zhong) 路線,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凝聚起眾(zhong) 誌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這是尊重曆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統籌推進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使命既是曆史的,又是現實的。我們(me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與(yu) “四個(ge) 偉(wei) 大”緊密相連,“四個(ge) 偉(wei) 大”就是新時代踐行初心使命的現實任務。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緊密連為(wei) 一體(ti) ,明確了我們(men) 黨(dang) 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全麵完整反映出我們(men) 黨(dang)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曆史新階段正在做、將要做的事情,體(ti) 現了奮鬥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高度統一,曆史傳(chuan) 承、現實任務、未來方向的高度統一,黨(dang) 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前途命運、人民的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要在統籌推進“四個(ge) 偉(wei) 大”中矢誌不渝、接續奮鬥,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wei) ,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曆史重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對外開放40年重要啟示:繼續秉承以開放促改革謀發展的初心
40年對外開放,40年初心不改。站在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重要關頭,全麵總結對外開放40年重要曆史啟示,對於推動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意義重大。[詳細] -
不忘初心使命 建設法治中國——檢察機關恢複重建40周年綜述
40年前,伴隨著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黨和人民作出重大政治決斷——重新設置人民檢察院。[詳細] -
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是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曆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新征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