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chuan) 承而發揚。“對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yang) 劑。多重溫這些偉(wei) 大曆史,心中就會(hui) 增加很多正能量”。“初心”是最初的本心,體(ti) 現本質屬性、價(jia) 值追求;“使命”是肩負的責任,體(ti) 現曆史擔當、奮鬥目標。初心和使命是對黨(dang) 的性質宗旨、奮鬥目標、精神風貌等的高度概括,是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集中體(ti) 現。沿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紅色足跡,重溫中國革命曆史和紅色記憶,可以從(cong) 中汲取精神滋養(yang) 和前行力量。
從(cong) 五四運動到中共一大:愛國主義(yi) 精神孕育偉(wei) 大政黨(dang)
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偉(wei) 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yi) 精神。對當時進步青年的思想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毛澤東(dong) 在青年時代,雖已博覽群書(shu) ,但思想信仰仍未確定,他曾經說當時自己是自由主義(yi) 、民主改良主義(yi) 、空想社會(hui) 主義(yi) 等觀念的大雜燴。
在兩(liang) 位思想導師的幫助下,毛澤東(dong) 很快成為(wei) 了一位馬克思主義(yi) 者,投身於(yu) 愛國事業(ye) 中。一位是創辦了《新青年》的陳獨秀,他有一篇文章,名為(wei) 《敬告青年》,對當時青年提出了與(yu) 時俱進的要求。另一位是李大釗。他十分器重這位富有見解的年輕人,常常給予毛澤東(dong) 思想上的指引。毛澤東(dong) 曾懷著深厚的感情說:“我在李大釗手下擔任國立北京大學圖書(shu) 館助理員的時候,曾經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yi) 的方向發展。在他的幫助下,我才真正成為(wei) 一個(ge) 馬列主義(yi) 者,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師。”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上海法租界望誌路召開,共有13名代表出席大會(hui) 。會(hui) 議最後一天改在浙江嘉興(xing) 南湖的遊船上舉(ju) 行。中共一大會(hui) 址和嘉興(xing) 南湖紅船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夢想起航的地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這裏誕生,又從(cong) 這裏出征。
從(cong) 井岡(gang) 山到遵義(yi) 會(hui) 議:革命道路上披荊斬棘
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dong) 率領秋收起義(yi) 部隊走上井岡(gang) 山,創建革命根據地、開展工農(nong) 武裝割據鬥爭(zheng) 。並寫(xie) 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wei) 什麽(me) 能夠存在》《井岡(gang) 山的鬥爭(zheng) 》等著作。
盡管當時的鬥爭(zheng) 環境異常艱苦,毛澤東(dong) 還寫(xie) 下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岡(gang) 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jun) 圍困萬(wan) 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yan) 壁壘,更加眾(zhong) 誌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jun) 宵遁。”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井岡(gang) 山將士堅守根據地的英勇鬥爭(zheng) 精神,表現了毛澤東(dong) 從(cong) 容不迫,以不變應萬(wan) 變,運籌帷幄之中,決(jue) 勝千裏之外的天才般的戰略戰術思想,表達了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yi) 召開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確立了毛澤東(dong) 同誌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cong) 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dang) ,挽救了紅軍(jun) ,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yi) 會(hui) 議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一個(ge) 生死攸關(guan) 的轉折點。
從(cong) 延安到西柏坡:新中國從(cong) 這裏走來
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dong) 率領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陝甘支隊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11月7日,中央機關(guan) 到達瓦窯堡,1936年6月21日,遷往保安縣城。1937年1月10日又遷駐延安,13日毛澤東(dong) 等中央領導進駐延安。從(cong) 此延安成為(wei) 中國革命鬥爭(zheng) 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開幕。這次大會(hui) 是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hui) ,具有極其深遠的曆史意義(yi) 。大會(hui) 確立了毛澤東(dong) 思想為(wei) 黨(dang) 的指導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奪取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和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勝利提供了堅強保證。中共七大提出黨(dang) 的政治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zhong) ,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dang) 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ge) 新民主主義(yi) 的中國。”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地處太行山東(dong) 麓的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辦公,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hui) 在西柏坡召開。毛澤東(dong) 在這次會(hui) 議上告誡全黨(dang) ,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wan) 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wei) 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更長,工作更偉(wei) 大,更艱苦。毛澤東(dong) 提出“兩(liang) 個(ge) 務必”的思想,“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dong) 率領中共中央機關(guan) 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臨(lin) 行前,毛澤東(dong) 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紅色家書映照初心使命
品讀紅色家書,穿越時空隧道,與先烈們展開心靈對話,深深感受到紅色家書背後濃厚熾烈的初心使命,感受到強大的精神力量,精神上受到洗禮、心靈得到淨化。[詳細] -
與時俱進傳承紅色基因
在傳承紅色基因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民族性與時代性的有機統一,堅決反對數典忘祖、民族虛無主義、曆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詳細] -
紅色影片進課堂讓思政課燃起來
創新“紅色教育”模式,可考慮積極開展“紅色影片進課堂”活動,使之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