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光明時評】用好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基因

育心 發布時間:2024-03-13 11:16:00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引發廣泛關(guan) 注。代表委員們(men) 紛紛提出建議提案,完善紅色資源保護長效機製、製定紅色資源保護傳(chuan) 承法、推動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等等。近日,中共中央印發《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條例》規定,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dang) 史館、烈士紀念設施、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好革命文物,精心設計展覽陳列、紅色旅遊線路、學習(xi) 體(ti) 驗線路,加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dang) 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dang) 和國家紅色基因庫。其承載著紅色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亦是我們(men) 黨(dang) 寶貴的精神財富。用好紅色資源,打造“紅色基因庫”,能夠讓我們(men) 黨(dang) 的紅色曆史鮮活起來,將紅色基因根植於(yu) 中華民族文化血脈,對於(yu) 持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重要意義(yi) 。

  紅色資源是我們(men) 黨(dang) 艱辛而輝煌奮鬥曆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瞻仰對我們(men) 黨(dang) 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革命聖地、紅色舊址、革命曆史紀念場所,反複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chuan) 下去。悉數珍藏,每一處革命聖地、每一件曆史文物,都講述著壯闊動人的英雄事跡、承載著曆久彌新的革命精神。作為(wei) 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紅色資源忠實記錄了我們(men) 黨(dang) 走過的光輝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生動展現了我們(men) 黨(dang) 的初心使命與(yu) 情懷擔當。把紅色資源作為(wei) 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dang) 性修養(yang) 的生動教材,講好黨(dang) 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有利於(yu) 加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對於(yu) 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具有重要意義(yi) 。

  豐(feng) 富的紅色資源蘊含著革命曆程、革命精神與(yu) 革命傳(chuan) 統,也是黨(dang) 史、新中國史學習(xi) 教育最生動的教材。紅色資源所承載的紅色文化、紅色精神,更為(wei) 立黨(dang) 興(xing) 黨(dang) 強黨(dang) 提供了豐(feng) 厚滋養(yang) ,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精神支撐。紅色文化不僅(jin)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一脈相承,映照著古往今來無數仁人誌士“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勇毅擔當、“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的高遠追求,更蘊含著黨(dang) 領導革命、建設征程上的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閃爍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忠誠於(yu) 黨(dang) 、忠誠於(yu) 國家、忠誠於(yu) 人民的不變堅守,奏響了自強不息、奮發圖強、艱苦創業(ye) 、無私奉獻的時代最強音。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腳下的路不會(hui) 是一馬平川,必然會(hui) 遇到各種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因此,必須用好紅色資源、弘揚紅色精神,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從(cong) 革命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you) 良作風,把革命先烈為(wei) 之奮鬥、為(wei) 之犧牲的偉(wei) 大事業(ye) 奮力推向前進。

  光榮傳(chuan) 統不能丟(diu) ,丟(diu) 了就丟(diu) 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教育,深化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對於(yu) 著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至關(guan) 重要。用好紅色資源,必須本著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不斷加強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讓紅色資源隨著時代發展曆久彌新。根據相關(guan) 數據統計,目前全國登記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達3.6萬(wan) 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wan) 件(套),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超過1600家。用好用活紅色資源,首先,要加強科學保護,深入開展紅色資源專(zhuan) 項調查,在區域規劃中堅持捍衛革命遺址保護的“硬界限”,在遺址修複上堅持“修舊如舊”理念,再現革命年代的原有風貌,讓人們(men) 在深度還原的紅色場景中獲得精神滋養(yang) 。其次,要開展係統研究,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後的思想內(nei) 涵,準確把握黨(dang) 的曆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旗幟鮮明反對和抵製曆史虛無主義(yi) 。再次,要打造精品展陳,生動傳(chuan) 播紅色文化。持續推動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以VR/AR、元宇宙等新技術創新生產(chan) 沉浸式數字視聽產(chan) 品,發揮好新媒體(ti) 平台作用,“線上+線下”豐(feng) 富展館體(ti) 驗。最後,要強化教育功能,研究確定一批重要標識地,講好黨(dang) 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導廣大青少年從(cong) 小樹立紅色理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chuan)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平:加強黨史學習 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詳細]
  • 弘揚英雄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作者:王易(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詳細]
  • 今日談:煥發紅色基因的時代光芒

    對於行進在複興征途的中華民族,紅色基因蘊藏於心靈、作用於精神,是牽引我們前行的深層動力。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我們就一定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創造新的輝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