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600年曆史明楚王墓改造後開放 聲光電技術沉浸式體驗

發布時間:2022-01-04 15:05:00來源: 長江日報

 

  □ 長江日報記者萬(wan) 建輝 通訊員吳憂 周康

  跨越古今,一園縱觀六百年。2021年12月31日,武漢首個(ge) 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正式開園,有著600多年曆史的明楚王墓整修一新,對遊客開放。遺址公園內(nei) ,以聲光電新技術手段重新策展的“明楚昭王墓出土文物展”宣布開展。

  展覽內(nei) 容增加,園區遊覽範圍擴大

  今年4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楚文化代表——明楚王墓獲批第一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成為(wei) 武漢首個(ge) 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7月,第一代楚王朱楨的寢園(昭王寢)啟動整理、修複、陳列等全麵展示工程之旅。曆時160餘(yu) 天,昭王寢園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公眾(zhong) 眼前。

  2021年12月31日上午,武漢首個(ge) 省文化遺址公園明楚王墓開園儀(yi) 式在昭王寢園大殿——祾恩殿前舉(ju) 行。

  著名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在開園儀(yi) 式上介紹了明楚王、明武昌城楚王府相關(guan) 曆史。何老師闡述了明楚王墓與(yu) 今天武漢這座城市的緊密關(guan) 係,感謝文保工作人員對楚王墓悉心保護。

  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龍泉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郭斌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此次楚昭王墓園展示工程包含兩(liang) 個(ge) 內(nei) 容,一方麵是對昭園內(nei) 園祾恩殿展陳升級改造,陳列展廳由原有351.36平方米擴大到561.6平方米,運用多媒體(ti) 手段豐(feng) 富展覽形式,增添展覽內(nei) 容,增強展廳的可讀性。展覽展示了明代楚係藩王的生平、墓群特點,呈現了考古發掘成果,凸顯了明楚王墓作為(wei) 荊楚大遺址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麵是昭園環境、建築的整理、修複和展示。完工後的昭園將160餘(yu) 畝(mu) (約106667平方米)全部對外開放,增設了參觀步道、休閑座椅,擴大了遊覽範圍,增加了昭園的遊覽性。

  繪聲繪色呈現600多年前明楚王的生活

  走進祾恩殿內(nei) 的“明楚昭王墓出土文物展”,記者看到主題為(wei) 《南有九王寢 北有十三陵——明楚王墓群專(zhuan) 題展》的展覽,分為(wei) 七個(ge) 單元,依次為(wei) 太祖賜封、昭昭楚王、寢陵長樂(le) 、福地仙壤、三龜九寢、楚藩遺產(chan) 、遠景規劃七個(ge) 單元,通過文圖詳細介紹了楚昭王生前事跡、八代九王生平、昭王地宮出土文物,明楚王墓群考古、保護、利用現狀和規劃等內(nei) 容。

  殿內(nei) 的大電子顯示屏播放著與(yu) 明楚王相關(guan) 的紀錄片,出土的大明楚王壙誌、青花瓷碗、雙耳瓶、爐、瓦當、銘文磚等文物實物在玻璃櫃中展示。在祾恩殿右側(ce) 配殿,展示有楚王墓的地形沙盤,明楚王七代八王的陵寢布局盡收眼底,一目了然。在左側(ce) 配殿,遊客可以用手機掃碼,與(yu) 楚王墓相關(guan) 的曆史動畫、紀錄片會(hui) 自動播放,觀眾(zhong) 還可以在上麵進行互動遊戲。

  相關(guan) 文物、曆史知識、曆史故事,通過聲、光、電、影像等科技手段,以及模擬真實場景與(yu) 影像相結合的方式,600多年前的明楚王的生活,可在觀者麵前繪聲繪色呈現出來。

  建築群按照明代規製重新彩繪粉刷

  此次昭園展示工程的環境改造升級,增設了環外牆垣步道和後山步道,在地宮兩(liang) 旁增設了參觀步道,供遊客遊覽。環牆垣步道與(yu) 後山步道連通,步道沿著昭園地宮後山蜿蜒起伏,曲徑通幽,既拓展了遊園範圍,增加了遊園樂(le) 趣,也讓遊客能夠近距離感受垣牆的古樸與(yu) 堅韌,了解古人的智慧。

  郭斌說:“這次改造,對園內(nei) 景觀做了很大調整,開放了後山遊覽區域,還原了原有神道形製,將昭園建築群,如祾恩殿、東(dong) 西配殿、龜碑亭等,按照明代規製重新彩繪粉刷。朱紅牆體(ti) 是大片拍攝的絕妙背景,配合其旁彩繪屋簷、鬥拱,中國風生成。此次展陳工程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以人為(wei) 本,首次對外開放外牆垣(北牆垣排水孔),讓觀眾(zhong) 更加直觀地感受昭園的排水係統的科學性。”

  在祾恩門加設參觀木棧道,一方麵保護了文物,一方麵方便大家行走,避免腳帶泥土。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明楚王墓的開放,意味著明楚王墓的保護展示邁上一個(ge) 新台階。

  爭(zheng) 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18年,明楚王墓考古工作站、龍泉山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創建領導小組相繼成立。

  郭斌介紹,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省文化和旅遊廳的大力支持和市相關(guan) 部門指導下,明楚王墓國家遺址公園申報創建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悉,除昭園外,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明楚王墓目前還開放有天馬峰、婆婆樹、湣園、綠道等其他景點,大家還可以前來健步登山,來一場綠肺之旅。

  ● 兩(liang) 大升級改造

  ◎ 增強展廳的可讀性

  對昭園內(nei) 園祾恩殿展陳升級改造

  陳列展廳由原有351.36平方米擴大到561.6平方米,運用多媒體(ti) 手段豐(feng) 富展覽形式,增添展覽內(nei) 容。

  ◎ 增加昭園的遊覽性

  對昭園環境、建築的整理、修複和展示

  完工後的昭園將160餘(yu) 畝(mu) (約106667平方米)全部對外開放,增設了參觀步道、休閑座椅,擴大了遊覽範圍。

  ● 昭園簡介

  昭園為(wei) 明朝第一代楚藩朱楨的寢園。朱楨在洪武三年(1370)被冊(ce) 封為(wei) 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就藩武昌府,永樂(le) 二十二年(1424)“以疾薨”,享年61歲。成祖“賜諡曰昭……葬於(yu) 國之東(dong) 南靈泉山之原”。昭園是明朝初年親(qin) 藩陵寢的典型代表,其後繼承王位的七代八王的陵寢均沿襲此種形製,同在龍泉山楚王墓,但各自成一派、獨具一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

  1990年—1991年,昭園地宮正式發掘,共出土314件文物,其中包括了墓誌、鎏金銀封冊(ce) 、諡冊(ce) 、鎏金銅五供等一級珍貴文物。此後,以遺址現場為(wei) 主、地宮內(nei) 出土文物展為(wei) 輔的展陳格局基本形成,並延續至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