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新冠肺炎,別忽視自然演化的力量
作者:張田勘
離新年還有11天,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了“新年獻詞”:2022年必須終結新冠肺炎疫情。這既是對天下苦新冠久矣的回應,又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的告白。
終結新冠,需要利用一切手段。人們(men) 能看到的是,現實、可用且有效的力量有三種,公共衛生政策、疫苗和藥物。然而,還有一種力量可能被人忽略了,即生物演化的自然力量。如果重視、利用這個(ge) 重大的力量,2022年終結新冠肺炎疫情將可能成為(wei) 現實。
英國劍橋免疫和傳(chuan) 染病治療研究所研究人員剛剛發布的研究結果表明,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毒性低於(yu) 此前的德爾塔變異株。而且,奧密克戎進入人體(ti) 細胞後,在引發細胞融合方麵不如德爾塔變異株有效率,這影響了它在人肺部細胞中複製的能力。細胞融合常見於(yu)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ti) 內(nei) 。病毒感染人體(ti) 細胞的效率越高,引發的症狀就越嚴(yan) 重。奧密克戎進入肺部細胞的效率較低,不太容易造成細胞融合,意味著它引發的肺部症狀相對不嚴(yan) 重。
顯然,這是由奧密克戎的兩(liang) 麵性所決(jue) 定的。一方麵,它能更好地避開免疫係統,但同時失去了引發重症的部分能力。這也意味著,新冠病毒的變異符合此前研究人員的一種預判,它們(men) 在向低毒性而有利於(yu) 自身生存的方向演變,這是生物演化的一種雙贏策略。
現實的疫情也有旁證。英國衛生安全局12月23日發布的新冠病毒最新研究報告表明,與(yu) 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傳(chuan) 播更快,但確診病例住院風險更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去急診就診的可能性要低31%至45%,住院可能性要低50%至70%。南非國家傳(chuan) 染病研究所12月22日公布的一份初步研究報告顯示,與(yu) 先前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造成的死亡率和重症率較低,住院率更是低了80%,感染奧密克戎毒株而住院的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也比感染其他毒株的患者低30%。
當然,奧密克戎毒性降低也有可能與(yu) 人們(men) 普遍接種疫苗後人體(ti) 產(chan) 生了較強的抵抗力有關(guan) ,即便如此,也說明了新冠病毒變異是在向有利於(yu) 人和病毒共生共存的方向發展,這有助於(yu) 緩解和終結疫情。
不可忽視的另一方麵是,人體(ti) 自身的演化力量。近日,日本國立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一個(ge) 假說,日本新冠死亡率低是因為(wei) 日本人有一種名叫HLA-A24特異基因。當含有HLA-A24抗原的血液樣本接觸到從(cong) 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上提取的肽段時,樣本中的T細胞會(hui) 大量增殖以抗禦病毒。因此,擁有HLA-A*24:02抗原比例越高,每百萬(wan) 人新冠死亡人數就越低。
日本研究人員認為(wei) ,60%的日本人都有這種基因,因而可能是日本人新冠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低的自然遺傳(chuan) 因素。現實情況是,2021年9月以來,日本出現了新增病毒感染數的斷崖式下跌,到2021年12月24日累計每百萬(wan) 人死亡人數為(wei) 145.84人,也遠低於(yu) 英、美、德、法等國家,而且從(cong) 2020年3月新冠全球大流行發生以來的死亡人數占總人口比例始終處於(yu) 較低水平。
人類的疾病絕大部分都與(yu) 基因有關(guan) ,日本研究人員的這種解釋似乎有道理。但是,天然的抗禦新冠肺炎的基因的說法也與(yu) 其他事實相悖或者解釋不通。在擁有HLA-A*24:02比例最低的非洲地區,每百萬(wan) 人新冠累積死亡人數要比除大洋洲外的其他各洲更低。韓國人中檢出HLA-A*24:02等位基因的頻率比日本低,按此假說,疫情會(hui) 更嚴(yan) 重。但是,從(cong) 2020年5月以來,韓國的每百萬(wan) 人累積死亡率仍低於(yu) 日本。因此HLA-A*24:02基因能抗禦新冠肺炎的說法難以獲得完美解釋。不過,仍不可忽略人類本身擁有的生物抗病因素。此前,艾滋病病毒難以感染有CCR5-Δ32基因的人就是一個(ge) 實證。
從(cong) 這些情況來看,人體(ti) 存在天然的抗禦新冠病毒的基因和天然免疫力是毫無疑問的,但需要深入研究和查明人體(ti) 中特異的抗禦新冠病毒的生物機理,並利用這種機理。由此可以借用生物自然演化的抗病力量,再加上公共衛生、疫苗和藥物,終結新冠有可能實現。(張田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