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

發布時間:2022-01-05 15:51:00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張俊偉(wei)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nei) 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中,“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就是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之一。

  確保初級產(chan) 品穩定供應意義(yi) 重大

  初級產(chan) 品指的是人們(men) 直接從(cong) 自然界獲得的、尚未加工過或僅(jin) 經過簡單加工的產(chan) 品。在社會(hui) 生產(chan) 體(ti) 係中,初級產(chan) 品處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的前端,為(wei) 整個(ge) 經濟的運行提供能源、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食物)支撐,是社會(hui) 生產(chan) 的基礎和前提。沒有了初級產(chan) 品,所謂中間產(chan) 品、最終產(chan) 品也就無從(cong) 談起,甚至連人類社會(hui) 都難以生存!正是由於(yu) 煤炭、石油在現代經濟體(ti) 係中的重要作用,人們(men) 親(qin) 切地把它們(men) 分別稱作“工業(ye) 的糧食”和“工業(ye) 的血液”。

  初級產(chan) 品的特性,決(jue) 定了其生產(chan) 和供給高度依賴於(yu) 自然稟賦條件。糧食的生產(chan) 離不開耕地和相應的光照、水熱條件,而礦石、能源的開采更與(yu) 礦脈品質和儲(chu) 藏條件密不可分。我國幅員遼闊、物產(chan) 豐(feng) 富,但被眾(zhong) 多的人口平均之後,我國又是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決(jue) 定了我國大量進口初級產(chan) 品,同時大量出口製成品的獨特貿易格局。從(cong) 出口角度看,在對外開放初期的1980年,我國產(chan) 品出口中初級產(chan) 品占50.3%,到1990年,初級產(chan) 品占比就下降到25.6%,再到2020年,初級產(chan) 品占比進一步下降到不足4.5%。從(cong) 進口角度看,我國進口產(chan) 品中初級產(chan) 品所占比重1980年為(wei) 34.8%,1990年曾下降到18.5%,但到2000年又上升到20.8%,到2020年又進一步上升到33.2%。從(cong) 絕對值看,從(cong) 1980年到2020年,我國初級產(chan) 品出口從(cong) 91.14億(yi) 美元增長到1156.29億(yi) 美元,增長了11.7倍;而初級產(chan) 品進口則從(cong) 69.59億(yi) 美元增長到6960.07億(yi) 美元,增長了97.7倍,超過5800億(yi) 美元的貿易逆差。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初級產(chan) 品的供給特征。

  初級產(chan) 品進口數量的增加,使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買(mai) 方地位越來越重要。202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占世界各國鐵礦石出口量的77.3%;2018/2019年度中國進口大豆占世界大豆出口量的57%。2020年,中國原油進口占世界各國原油出口的26.4%,從(cong) 增量角度衡量,中國原油進口的增長是驅動世界原油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等多重因素的影響,2020年世界各國原油進口減少了1.57億(yi) 噸,而中國原油進口卻逆勢增長5000萬(wan) 噸。隨著中國成為(wei) 國際市場重要買(mai) 家,完善相關(guan) 機製以確保中國的買(mai) 方權益、確保初級產(chan) 品的穩定供應就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初級產(chan) 品供應的風險逐漸顯現

  在供需雙方長期而激烈的利益博弈中,初級產(chan) 品的國際貿易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交易規則。如:上下遊企業(ye) 交叉持股使經營風險內(nei) 在化,供求關(guan) 係以長期合約為(wei) 主,依托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深入細致的信息搜集與(yu) 發布,生產(chan) 、運輸、儲(chu) 存和加工環節有機銜接,等等。

  作為(wei) 一個(ge) 新興(xing) 工業(ye) 化國家,中國是初級產(chan) 品國際市場上的後來者,尚未被既有的交易網絡所充分接受;再加上對既有的交易規則不夠熟悉,國內(nei) 企業(ye) 就出現了許多“不適應”。具體(ti) 表現在:由於(yu) 數量眾(zhong) 多、合作意願低,國內(nei) 企業(ye) 在國際談判中議價(jia) 權偏弱,難以獲得與(yu) 購買(mai) 量相當的優(you) 惠待遇;許多企業(ye) 為(wei) 了獲得低價(jia) 優(you) 勢,甚至大量采用短期現貨合同的交易方式;人才不足和金融意識缺乏導致國內(nei) 企業(ye) 對套期保值交易利用不充分,在價(jia) 格下跌時削減庫存,在價(jia) 格上漲時增加庫存,加劇了現貨市場交易的波動。這些都使中國經濟麵臨(lin) 著來自初級產(chan) 品市場的巨大潛在風險。

  由於(yu) 鐵礦石、有色金屬礦、煤炭、石油等初級產(chan) 品價(jia) 格快速上漲,2021年國內(nei) 鋼鐵、有色、化工等上遊產(chan) 品價(jia) 格大幅上漲,導致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出現了節節攀升的局麵。與(yu) 此同時,受市場購買(mai) 力的製約,也由於(yu) 下遊加工企業(ye) 市場集中度較低,難以把成本上漲轉嫁到最終產(chan) 品價(jia) 格中去,居民消費價(jia) 格則相對平穩。於(yu) 是,出現了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和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相背離的現象。到11月份,PPI和CPI兩(liang) 者之間的“剪刀差”甚至達到10.6個(ge) 百分點。在巨大的落差背後,隱藏著的是利益分配的嚴(yan) 重失衡:一方麵,居於(yu) 產(chan) 業(ye) 上遊的大型(冶金類)企業(ye) 利潤快速增長;另一方麵,居於(yu) 產(chan) 業(ye) 下遊的諸多中小企業(ye) 則麵臨(lin) 原材料價(jia) 格暴漲和市場銷售疲軟的雙重擠壓,企業(ye) 經營壓力空前加劇。不僅(jin) 如此,由於(yu) 煤炭價(jia) 格快速上漲而火電上網電價(jia) 沒能及時跟進調整,發電企業(ye) 出現大麵積虧(kui) 損。為(wei) 了減少經濟損失,發電企業(ye) 紛紛安排“停機檢修”,結果導致電力供應緊張,出現頻繁的“拉閘限電”,甚至出現了“停四開三”“停五開二”的現象,嚴(yan) 重地幹擾了企業(ye) 正常的生產(chan) 經營秩序。初級產(chan) 品供應的風險充分展現在人們(men) 的麵前。

  加快構建新的市場運行架構和風險防控製度

  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早在2015年就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要“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要“確保糧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安全”。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如果安全這個(ge) 基礎不牢,發展的大廈就會(hui) 地動山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明確提出:“要加強保障國家安全的製度性建設,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研究如何設置必要的‘玻璃門’,在不同階段加不同的鎖,有效處理各類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述新論述新要求,為(wei) 做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工作、有效化解經濟運行風險指明了方向。

  正像前麵指出的那樣,“大量進口初級產(chan) 品、出口工業(ye) 製成品”的貿易格局是我國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充分發揮比較優(you) 勢發展經濟的結果。我們(men) 要廣泛參與(yu) 國際分工,就必然會(hui) 大量進口初級產(chan) 品。因此,保障初級產(chan) 品穩定供給,不是要回到“自給自足”的封閉狀態,而是要在發展和安全、開放和風險控製之間建立新的平衡。

  這種平衡是建立在對外開放基礎之上,同時又充分兼顧社會(hui) 利益的;是建立在市場機製基礎之上,同時又接受政府幹預的;是建立在追求“價(jia) 廉物美”的經濟性之上,同時又充分考慮風險承受能力的。具體(ti) 到操作層麵上,就要求我們(men) 深入分析不同品種“戰略性”初級產(chan) 品各自的獨特風險來源、市場波動對國內(nei) 生產(chan) 和居民生活的影響(包括影響性質和影響程度)、企業(ye) 和居民對初級產(chan) 品市場波動的可選應對措施,以及政府幹預市場運行的門檻和可選政策工具箱等,有針對性地構建出“戰略性”初級產(chan) 品新的市場運行架構和風險防控製度。具體(ti) 如:對於(yu) 糧食問題,我們(men) 必須牢記“民以食為(wei) 天”,確保“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為(wei) 了確保糧食安全,我們(men) 要全麵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管理;持續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確保種業(ye) 安全;完善好落實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製度,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同時,還要采取措施鼓勵糧食節約、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對於(yu) 礦產(chan) 品、能源類產(chan) 品,則要著力增加海外生產(chan) 能力建設,推動供給多元化;提高國內(nei) 企業(ye) 集體(ti) 行動能力,提高國際談判中的“話語權”;鼓勵相關(guan) 企業(ye) 利用期貨交易等手段進行風險管理,減少現貨市場波動;加強運輸、中轉、儲(chu) 存等保障能力建設,提高市場運行韌性;建立、完善市場運行監測機製和國家儲(chu) 備製度,明確政府幹預市場的門檻。同時,還要鼓勵部分生產(chan) 企業(ye) 積極向海外轉移產(chan) 能,把進口初級產(chan) 品轉化為(wei) 進口製成品,以及提高產(chan) 品技術標準,減少資源性產(chan) 品使用,采取措施鼓勵資源再循環再利用,等等。(張俊偉(wei)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