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巧手造盆景 致富好前景(勞務品牌促就業⑧)

發布時間:2022-01-06 18: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江蘇省如皋市通過打造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與(yu) 培育技能人才相結合,形成推廣勞務品牌的合力。如今,如皋建立了以盆景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從(cong) 花木種植到園林施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花木園藝從(cong) 業(ye) 人員已近10萬(wan) 人,成為(wei) 當地勞務輸出的一支重要力量。

  見到58歲的孫長友時,他正準備帶隊出發。“團隊去15個(ge) 人,到河北唐山!”眼前這個(ge) 中等身材、臉龐黢黑的漢子,用一雙靈巧的手,修剪出一個(ge) 個(ge) 形態各異的盆景造型,言談間透著自信和樂(le) 觀。

  他的底氣從(cong) 何而來?

  行走在大江南北,說起“如皋花木園藝師”,業(ye) 內(nei) 都知道這是一個(ge) 響當當的勞務品牌。目前,如皋市花木生產(chan) 麵積超過20萬(wan) 畝(mu) ,形成了以盆景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從(cong) 花木種植到園林施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年營銷收入連續多年超200億(yi) 元,是名副其實的富民產(chan) 業(ye) 、支柱產(chan) 業(ye) ;花木園藝從(cong) 業(ye) 人員已近10萬(wan) 人,成為(wei) 當地勞務輸出的一支重要力量。

  品牌紮根鄉(xiang) 土

  形成發展合力

  如皋市人社局局長胡曉勇介紹,如皋四季分明、氣候濕潤,適宜花木生長,有花木盆景栽培的傳(chuan) 統。改革開放後,孫長友所在的顧莊村,有不少村民依靠蟠紮手藝,外出掙錢。

  “長期以來,通過老鄉(xiang) 幫老鄉(xiang) 、父親(qin) 傳(chuan) 兒(er) 子、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如皋花匠積累了一定口碑。但總體(ti) 上還存在簡單粗放、同質化競爭(zheng) 、缺乏市場辨識度等問題。”胡曉勇說,2000年以後,從(cong) 無序分散到規範組織,針對市場需求,當地精心謀劃發展,令“如皋花木園藝師”勞務品牌紮根鄉(xiang) 土、應運而生。

  梳理這一品牌的發展脈絡可見,打造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與(yu) 培育技能人才,始終同頻共振;在頂層設計中,人社、農(nong) 業(ye) 、財政、教育等部門,與(yu) 花木協會(hui) 、鄉(xiang) 鎮村莊形成一股合力。

  2001年,如皋將花木盆景產(chan) 業(ye) 列入六大特色產(chan) 業(ye) ,市財政開辟專(zhuan) 項資金激勵產(chan) 業(ye) 發展。2004年,《如皋市十萬(wan) 畝(mu) 花木生產(chan) 園區規劃》出台,清晰繪製藍圖。2008年,首批“如皋花木盆景巧匠”出爐。2012年,開始麵向社會(hui) 培養(yang) “花木園藝師”。2015年起,各類節會(hui) 活動、獎勵賽事接連登場。2017年,如皋市花木盆景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係統推進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2019年,《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培養(yang) 五年行動方案》及《中國小微盆景集散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相繼出台……

  孫長友是發展勞務品牌的受益者。“最初幹雜工,人去找活幹;現在成為(wei) 園藝師,招牌響當當。”孫長友說,目前自己年收入有20多萬(wan) 元,團隊每年200多天都在做項目。

  家家栽種花木,戶戶蟠紮盆景。花木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與(yu) 勞務品牌的聲名遠播互為(wei) 支撐。如今,顧莊村從(cong) 一個(ge) 落後的鄉(xiang) 村發展成為(wei) 設施完善、環境亮麗(li) 的最美鄉(xiang) 村。

  人才多元培養(yang)

  提升就業(ye) 水平

  “什麽(me) 是盆景?是無聲的詩,是立體(ti) 的畫”“什麽(me) 是盆景技藝?是藝術的美感與(yu) 人的自我實現”……

  在如皋市江海高級技工學校園林技術專(zhuan) 業(ye) 高職一年級的新生課上,站在智能化大棚內(nei) ,觸摸著麵前的羅漢鬆,聽到老師這一番介紹,16歲的女孩林甜甜認為(wei) “這個(ge) 感覺很奇妙”。

  課程教師孫月飛今年30多歲,是“江蘇省鄉(xiang) 土人才技藝技能大師”。每周三天在學校任教,從(cong) 認識樹種、選擇觀賞麵教起,直到給學生們(men) 製定就業(ye) 規劃、送上就業(ye) 崗位。

  “花工短期培訓班已開設了10多年,幫助了孫長友等5000多名工友獲益。”如皋市江海高級技工學校教學校長繆建軍(jun) 介紹。2019年,該校在培訓班基礎上提檔升級,開設5年製高職學曆班,係統培育“花木園藝師”,擴大就業(ye) 覆蓋麵、提升就業(ye) 能力。

  “勞務品牌服務的就業(ye) 人群,不隻是農(nong) 民工,也包括大學生等年輕群體(ti) ;‘花木園藝師’的工作範圍,也不限於(yu) 核心工序,而是參與(yu) 到花木盆景+互聯網+旅遊的全產(chan) 業(ye) 鏈中。”如皋市人社局就業(ye) 處主任吳建華介紹,就業(ye) 部門主導、行業(ye) 協會(hui) 參與(yu) 、職業(ye) 學校為(wei) 支撐的多元培養(yang) 體(ti) 係,是提升勞務品牌含金量的重要舉(ju) 措。

  這一點,孫月飛深有體(ti) 會(hui) 。20歲起,他就師從(cong) 省級非遺如皋盆景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王如生,潛心學習(xi) 造景的一招一式。如今自己也能帶徒弟,還能在學校授課。

  “傳(chuan) 統的師帶徒,人數少、周期長;在校學習(xi) 係統性強、麵廣量大,能培養(yang) 出大批人才,拓寬更多人的就業(ye) 渠道。”在孫月飛看來,“花木園藝師”有不同於(yu) “花匠”的新內(nei) 涵:農(nong) 藝結合、三產(chan) 融合、複合型人才,帶動和輻射就業(ye) 的鏈條更長。

  作為(wei) 班長,林甜甜小小年紀就看到了未來就業(ye) 的前景:“我們(men) 是訂單班,老師大多是一線從(cong) 業(ye) 人員,畢業(ye) 不愁找不到工作。課程除了盆景,還有設計、工程、電商類,以後就業(ye) 的選擇會(hui) 很多。”

  實際上,如皋花木園藝10萬(wan) 從(cong) 業(ye) 人員中,除了掌握核心環節蟠紮外,也參與(yu) 包括從(cong) 前端種植到後端銷售的各道工序。85後小夥(huo) 劉小飛,大學畢業(ye) 後又到技工學校“回爐進修”,培育出無土栽培盆景新品種,還策劃了線上活動、直播帶貨,幫助產(chan) 品出口到多個(ge) 國家,這幾年已帶動300多名年輕人及農(nong) 戶就業(ye) 。

  打通成長通道

  增強就業(ye) 意願

  林甜甜的授課老師中,有一位年輕專(zhuan) 家——不到40歲的楊建。2020年,他評上了“高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藝師(盆景技藝類)”的職稱。

  在中專(zhuan) 時,楊建學的是電子專(zhuan) 業(ye) 。“父母都是幹盆景的,總覺得這個(ge) 工作不夠穩定,讓我學個(ge) 熱門專(zhuan) 業(ye) 。”楊建坦言,熱門專(zhuan) 業(ye) 學的人多,就業(ye) 也不容易,他最終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盆景行業(ye) 。

  多年拜師鑽研,磨礪出過人技藝,楊建在多項國家級盆景大賽中獲得名次,被評定為(wei) 高級職稱。不但在一家園林設計公司擔任製作總監,還被學校聘為(wei) 專(zhuan) 業(ye) 課教師,加上各類比賽獎金、人才補貼和作品分紅,年收入近百萬(wan) 元,這是他過去不敢想象的。

  “勞務品牌要怎樣扶持?靠補貼靠獎勵隻是一部分。長期發展離不開創新機製活力,但鄉(xiang) 土人才在職稱評定上,一直以來都是空白。要麽(me) 專(zhuan) 業(ye) 不對口,要麽(me) 不符合要求——職稱評定所需要的論文、學曆等,他們(men) 拿不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勞務品牌帶動高質量就業(ye) 的吸納力。”如皋市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吳曉群介紹,花木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中,不乏技能水平較高、資曆較深的人員,但由於(yu) 沒有職稱評定,在承接項目、招投標中“吃了虧(kui) ”,也讓一些年輕人、高學曆人才望而卻步。

  吳曉群介紹,在各部門各地方合力推動下,近年來包括花木園藝從(cong) 業(ye) 人員在內(nei) 的鄉(xiang) 土人才職稱評定實施,增強了勞務品牌帶動輻射高質量就業(ye) 的黏性。

  2017年開始,江蘇省及如皋市對在各類大賽中湧現出來的優(you) 秀選手,授予“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評定“鄉(xiang) 土人才大師工作室”;2019年起,以賽代評與(yu) 職稱評定銜接,評定標準不唯學曆、不看論文,而是看能否在鄉(xiang) 村範圍作出貢獻、起到示範作用,能否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就業(ye) 致富,能否帶領開展技藝傳(chuan) 承與(yu) 創新。

  90後大學生袁楊夢秋,入行時間不長,卻已接連在“如皋市首屆盆景技能大賽”“如皋市實價(jia) 盆景講解員大賽”等比賽中捧回獎項。2019年被認定為(wei) “中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藝師(盆景技藝類)”,並獲得“花卉園藝師高等技能等級證書(shu) ”。

  “對年輕人來說,就業(ye) 不僅(jin) 看一時的收入待遇,更看長期的成長平台和發展通道。”袁楊夢秋坦言,這些證書(shu) 是對能力的肯定,也是職業(ye) 規劃的起點。這些年,他和幾位誌同道合的同伴成立了藝術工作室和文化公司,希望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姚雪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