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頭觀瀾丨冬奧盛會 重大標誌
再過一個(ge) 月,北京冬奧會(hui) 將拉開帷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是我國“十四五”初期舉(ju) 辦的重大標誌性活動。從(cong) 2015年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hui) 舉(ju) 辦權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men) 越來越深刻地理解到這場冬奧盛會(hui) 對於(yu) 中國、對於(yu) 世界的標誌性意義(yi) 。
潮頭觀瀾丨冬奧盛會(hui) 重大標誌
體(ti) 育強國 跨越發展
中國為(wei) 什麽(me) 要辦冬奧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在多個(ge) 場合表達過他的深邃思考和戰略謀劃。
建設體(ti) 育強國,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一個(ge) 重要目標。在申辦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時,習(xi) 近平就對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說,我們(men) 申辦冬奧會(hui) 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三億(yi) 人中推廣普及冰雪運動,推動中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
2021年初,總書(shu) 記在考察冬奧會(hui) 籌備時指出,體(ti) 育強國的基礎在於(yu) 群眾(zhong) 體(ti) 育。要通過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補缺項、強弱項,逐步解決(jue) 競技體(ti) 育強、群眾(zhong) 體(ti) 育弱和“夏強冬弱”“冰強雪弱”的問題,推動新時代體(ti) 育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伴隨著冬奧會(hui) 籌辦的深入展開,我國冰雪運動正在呈現跨越式發展的態勢:109個(ge) 冬奧小項實現了“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的目標,改寫(xie) 了申冬奧成功時三分之一尚是空白的曆史。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改變了“冰雪運動不進山海關(guan) ”的版圖,“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正在神州大地成為(wei) 生動實踐。
冬奧搭台 協同發展
冬奧籌辦是一盤大棋,落子不隻在競技場。
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冬奧組委考察時表示,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來之不易、意義(yi) 重大,同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高度契合,給新時代北京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北京攜手張家口舉(ju) 辦2022年冬奧會(hui) ,一個(ge) 重要考量就是發揮北京冬奧會(hui) 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牽引作用,助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增強對河北、天津的輻射帶動作用。
五年前,2017年1月,習(xi) 近平在張家口考察冬奧會(hui) 籌辦工作時說,河北省、張家口市要抓住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努力交出冬奧會(hui) 籌辦和本地發展兩(liang) 份優(you) 異答卷”。
如今,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高鐵構建起“一小時生活圈”,崇禮成長為(wei) 馳名中外的“滑雪小鎮”,北京空氣質量首次全麵達標……京津冀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一步從(cong) “相加”到“相融”,給人們(men) 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綠色辦奧 永續發展
北京,即將成為(wei) 全球唯一舉(ju) 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hui) 的“雙奧之城”。“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是貫穿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全過程的重要理念。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是籌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考慮賽事需求和賽後利用,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不搞鋪張奢華,不搞重複建設。
在這一鮮明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冬奧場館充分利用2008年奧運會(hui) 的遺產(chan) :國家體(ti) 育場鳥巢再次承擔開、閉幕式重任;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承辦冰壺賽事;國家體(ti) 育館改造後舉(ju) 辦冰球賽事;首都體(ti) 育館承擔北京冬奧會(hui) 短道速滑、花樣滑冰比賽……
2017年2月,習(xi) 近平在五棵鬆體(ti) 育中心考察時指出,一些場館要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
2021年1月20日,總書(shu) 記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籌辦工作匯報會(hui) 上再次強調:“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不是一錘子買(mai) 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要積極謀劃冬奧場館賽後利用。”
北京冬奧場館將成為(wei) 曆久彌新的名片和地標,冬奧遺產(chan) 將長久地為(wei) 人們(men) 帶來福祉。
為(wei) 了中國 為(wei) 了世界
2021年7月,國際奧委會(hui) 決(jue) 定,將奧林匹克格言升級為(wei)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在疫情全球肆虐的特殊時代,“更團結”體(ti) 現了人們(men) 共克時艱的呼聲。
北京冬奧會(hui) 無疑將成為(wei) 展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新窗口。
2016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專(zhuan) 題聽取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工作情況匯報時說,在北京舉(ju) 辦一場全球矚目的冬奧盛會(hui) ,必將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有利於(yu) 凝聚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也有利於(yu) 向世界進一步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平發展主張。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貫徹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向著如期辦賽的目標穩步前進,兌(dui) 現向世界的莊嚴(yan) 承諾。北京冬奧組委公布《防疫手冊(ce) 》,明確了“疫苗接種、閉環管理、健康監測”等具體(ti) 防控措施,確保賽事安全。
2021年12月15日,中俄元首舉(ju) 行視頻會(hui) 晤。習(xi) 近平主席說,“我對我們(men) 的‘冬奧之約’十分期待,願同你攜手‘一起向未來’。”普京總統表示,“我充分相信,中方完全有能力辦成一屆最高水平、精彩的冬奧會(hui) 。”
半個(ge) 月後,習(xi) 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再次發出“一起向未來”的中國聲音:“我們(men) 將竭誠為(wei) 世界奉獻一屆奧運盛會(hui)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
北京冬奧會(hui) ,作為(wei) 一件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大事,必將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上鐫刻下深深的印記。
監製丨申勇 趙雪花 龔雪輝
主筆丨馬喆
播講丨姚科
音頻製作丨周天縱
責編丨鬱振一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編輯丨王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