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熒屏持續閃耀理想與信仰之光

發布時間:2022-01-10 14: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熱播

  熒屏持續閃耀理想與(yu) 信仰之光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黃魏媛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隨著《跨過鴨綠江》《山海情》《覺醒年代》等電視劇的陸續熱播,觀眾(zhong) 從(cong) 開年就感受到了主旋律電視劇實現價(jia) 值傳(chuan) 達、藝術表達、情感觸達三重統一的全麵創作態勢。隨後,《大決(jue) 戰》《掃黑風暴》《理想照耀中國》等劇在年中熱度走高,《功勳》《對手》《埃博拉前線》等劇在年末精彩收尾……這些現實題材電視劇不僅(jin) 受到年輕觀眾(zhong) 的追捧,也讓不同年齡層的觀影群體(ti) 在新主流故事中感受家國情懷。

  日前,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hui) 、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劇本創作協調小組共同主辦的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成果座談會(hui) 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重大主題電視劇的接續熱播,讓熒屏持續閃耀理想與(yu) 信仰的光芒”。

  守正創新中融入時代精神

  近年來,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在創作上深度挖掘革命曆史素材,從(cong) 紅色歲月中尋找新的故事靈感,從(cong) 不同視角、不同角色引領觀眾(zhong) 走進那些鮮為(wei) 人知的革命故事,力求以對時代的還原、人物的立體(ti) 化塑造及藝術呈現手法的創新激發人民群眾(zhong) 根植於(yu) 心中的民族熱血,從(cong) 而與(yu) 觀眾(zhong) 產(chan) 生共情。

  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魯迅……電視劇《覺醒年代》讓無數個(ge) 曆史課本上的人物變得鮮活起來。《功勳》聚焦於(yu) 首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感人事跡和“高光時刻”,在8個(ge) 單元劇中以不同的敘事風格塑造了平凡而又偉(wei) 大的功勳榜樣形象。

  這些熱播劇的創作者們(men) ,充分發揮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紮根革命曆史和時代土壤,通過守正創新激發電視藝術的活力,以真摯、樸實的故事反映時代呼聲,謳歌理想信念,弘揚中國精神。

  “廣大電視藝術工作者在新時代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上交出了一份令黨(dang) 和人民較為(wei) 滿意的答卷。”中國視協主席胡占凡表示,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電視藝術界始終立足新時代的曆史坐標,圍繞黨(dang) 和國家工作的中心大局及重要時間節點,連續推出了一係列叫好又叫座的重大主題電視劇,取得了巨大的社會(hui) 效益。

  藝術創作少不了理論評論的指導與(yu) 輔助。“過去五年,在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領域,中國視協每年針對熱播電視劇召開一係列創作研討會(hui) 或劇本論證會(hui) ,並配合綜合性的理論專(zhuan) 題研討、年度座談,如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劇研討會(hui) 、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精品創作座談會(hui) 等,形成了長期堅持的理論評論工作機製。”中國視協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範宗釵表示。

  網絡傳(chuan) 播彰顯主流價(jia) 值

  在總結近年來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成果時,《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wei) 表示:“無論是在演員選擇、敘事風格還是價(jia) 值取向、情感脈動等方麵,現實題材電視劇均明顯貼近當下年輕觀眾(zhong) 的審美特點和關(guan) 注話題來展開,增強了親(qin) 切感、親(qin) 和力。”不少作品通過講述青春故事,著力展示有誌青年在建設美好生活過程中呈現的青春風采,由此點燃當代年輕人的青春熱情。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王一川表示:“現實題材劇創作應注意敘述的青春化以便給青年觀眾(zhong) 以代入感,以紀實性表達貼近觀眾(zhong) 。”如《覺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國》《百煉成鋼》《大浪淘沙》等重點曆史題材作品,通過現實主義(yi) 的創作方法,以當代年輕人的視角重新審視與(yu) 理解過去的紅色曆史,對當年的熱血青年為(wei) 什麽(me) 選擇建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給出了生動的詮釋,實現了兩(liang) 代年輕人的隔空對話,取得了良好的傳(chuan) 播效果。又如《金色索瑪花》《山海情》等以脫貧攻堅為(wei) 主題的作品,開創了農(nong) 村題材的新格局,將愛黨(dang) 、愛國、愛人民的情懷與(yu) 青春形象、青年風采相結合,引領青年觀眾(zhong) 代入自我,在劇中感悟生命真諦。

  “新時代的電視劇創作要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精神能量。”導演鄭曉龍說,“《功勳》的成功首先要歸功於(yu) 功勳人物自帶的光芒,他們(men) 在平凡人生中創造出的不凡功績,為(wei) 這部作品提供了豐(feng) 富的創作素材。”他希望劇中所傳(chuan) 達的功勳人物的精神力量,能激勵更多的年輕人以才智報國,並把這種偉(wei) 大的精神不斷傳(chuan) 承下去。

  “時代的文藝必然以主流價(jia) 值為(wei) 底色。”國家一級編劇、原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主任馬繼紅認為(wei) ,“那些單純為(wei) 吸引眼球、拉動流量而拍攝的電視劇,既經不住時間的檢驗,更起不到引領、豐(feng) 盈精神的作用。”

  用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在具有煙火氣、人情味兒(er) 的人民生活中,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文學性和人文關(guan) 懷不斷回歸,表達了對現實的溫暖關(guan) 懷、對社會(hui) 現實的思考,真切地回應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

  《山海情》以樸實、接地氣的敘事風格,溫情細膩的視角,描繪出扶貧路上一個(ge) 個(ge) 鮮活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在體(ti) 現主題的同時又串聯起角色的親(qin) 情、愛情、友情等話題,引發觀眾(zhong) 的情感共鳴。《大江大河》係列通過三個(ge) 不同的典型人物、三種不同的經濟形態,以小見大、用點帶麵,全方位、立體(ti) 式地描繪了時代畫卷、社會(hui) 風貌。這兩(liang) 部作品的出品方,東(dong) 陽正午陽光影視公司副總裁兼企劃部總監陸維表示:“堅守人民立場,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正是我們(men) 一直努力踐行的行業(ye) 理想。”

  當下,現實題材劇集的創作已經成為(wei) 主流和主導。據介紹,2021年愛奇藝推出了國內(nei) 首部獻禮建黨(dang) 百年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網絡劇《約定》,以及《愛上特種兵》《理想之城》等多部優(you) 質現實主義(yi) 電視劇,通過對各行各業(ye) 的表現,折射人民生活、反映偉(wei) 大時代。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表示,“我們(men) 將下力氣打造更多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的主流大劇,重點規劃重大革命、重大曆史、重大現實題材創作,從(cong) 采購、自製兩(liang) 個(ge) 方麵儲(chu) 備充足的精品項目。”

  在中國廣播電視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李京盛看來,“近年來,現實題材電視劇在創作理念和題材表達上均有突破,如強化國家敘事,讓現實題材創作內(nei) 容更豐(feng) 厚;強化現實主義(yi) 精神,直麵社會(hui) 焦點、痛點等,這些為(wei) 今後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經驗。”

  當然,現實題材電視劇在創作方麵也存在不少問題,麵臨(lin) 不少挑戰。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周繼紅看來,“推動電視劇高質量發展要清醒對標大曆史、大時代,運用縱橫坐標法找準選題,為(wei) 電視劇創作生產(chan) 謀篇布局。”《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則表示,“有的作品並不能真正反映新時代火熱的生活,有的沒有把生活的真實與(yu) 藝術的真實有機融合,有的還有些懸浮。”北京電影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校長胡智鋒也強調電視文藝工作者要不斷深入生活,“植根中國大地,深挖細磨,精益求精,堅持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與(yu) 時俱進探索藝術表達新的可能性。”

  近年來,一批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用開闊的思想藝術視野開掘了題材內(nei) 涵,用生活的真實和情感講好了中國故事,用誠心和匠心拍出了精品影視作品。大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反映火熱現實生活,弘揚中國精神的精品力作滿足觀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0日 09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