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叫停“急速造星”,給觀眾更好的文藝

發布時間:2022-01-10 15:22:00來源: 揚子晚報

  作者:張楠

  最近,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hui) 議上提及,打好文娛綜治“組合拳”,果斷處置愛奇藝《青春有你3》輿情事件,及時發布措施加強網絡綜藝節目管理。深入開展專(zhuan) 項調研,全麵叫停偶像養(yang) 成類網綜、“耽改”題材網絡影視劇,認真開展網絡影視劇、短視頻、直播領域專(zhuan) 項清查,著力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文化空間。

  早在2021年9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其中核心內(nei) 容就包括堅決(jue) 抵製違法藝人及高片酬,要求不得播出偶像養(yang) 成節目和明星子女參加的綜藝節目等。

  去年6月,網信辦宣布展開“清朗·飯圈亂(luan) 象整治”專(zhuan) 項行動。在專(zhuan) 項行動的號召下,各個(ge) 經紀公司與(yu) 平台紛紛發出理智追星的倡導,明星榜單與(yu) 追星APP被下架。此後,各方都在積極配合飯圈亂(luan) 象整治。此次相關(guan) 監管部門在正式會(hui) 議上首次公開表示“全麵叫停”,意味著清朗行動將持續緊迫展開。

  “全麵叫停”給那些盲目跟風、隻追求利益不顧社會(hui) 秩序的資本帶來打擊,整個(ge) 行業(ye) 生產(chan) 也麵臨(lin) 調整。受其影響,爆款催生的59部耽改劇、118個(ge) 男主命運多舛,原定於(yu) 今年上線的《皓衣行》《左肩有你》《天官賜福》《烽火流金》等劇可能都無法上檔或麵臨(lin) 修改。但這不意味著“歡樂(le) 不再”,而是狂熱的市場需要降溫,優(you) 質的作品需要時間去創作。

  近年來,偶像養(yang) 成類綜藝和耽改劇,掌握互聯網流量密碼,成為(wei) 資本追逐的財富密碼。在偶像養(yang) 成節目和耽改劇的“極速造星”體(ti) 製下,背後的飯圈文化、粉絲(si) 互撕、網絡暴力等行為(wei) 嚴(yan) 重影響了互聯網風氣。打榜機製嚴(yan) 重衝(chong) 擊粉絲(si) 群體(ti) 價(jia) 值觀導向,“倒奶事件”“教唆集資”頻出;《陳情令》《山河令》等耽改題材爆火,耽改劇男主粉絲(si) 之間的網絡大戰時常占據公共輿論空間,撕開飯圈粉絲(si) 網暴的負麵缺口,讓積極的追星向戾氣轉化。隨之相伴的亂(luan) 象橫生令娛樂(le) 圈和娛樂(le) 受眾(zhong) 不堪重負。有業(ye) 內(nei) 人士就認為(wei) ,耽改劇全麵打開了粉圈、流量的潘多拉之盒。

  而之前娛樂(le) 圈不斷出現的年輕“流量”以及資深偶像的“塌房事件”,也不斷表明,被偶像養(yang) 成類綜藝和耽改劇包裝出來的所謂“頂流偶像”,離年輕人追捧的正能量偶像還有不小的差距。

  近來不少綜藝節目紛紛發掘各行各業(ye) 的行業(ye) 精英,科普大眾(zhong) 還不了解的專(zhuan) 業(ye) 領域和新奇職業(ye) ,讓熱愛生活和奉獻社會(hui) 的各界人士成為(wei) “民星”。像央視《吾家吾國》的紀實采訪節目,“搶救性”對話眾(zhong) 多已屆高齡的“國之大家”,感受他們(men) 修身、齊家、心懷天下的深厚情懷;河南衛視則在發掘節日係列、舞蹈文化、“國家寶藏”等傳(chuan) 統文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可忽視的是,閃耀的中華文明為(wei) 演藝界提供了豐(feng) 饒的創作土壤。

  對明星來說,應以道德標準和行業(ye) 標準去考量,以作品說話,重道德人品,有底線,而不是唯流量論。剛落幕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這樣的創新綜藝,給了不被人知的“路人甲”在喜劇舞台上發光的機會(hui) ,重新被觀眾(zhong) 和市場發現。打破偶像養(yang) 成類綜藝和耽改劇的吸金法則,在清朗的創作環境下,觀眾(zhong) 會(hui) 欣賞到更好的文藝。(張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