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魯健訪談》: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發布時間:2022-01-11 17:32:00來源: 光明網

  2021年初,一檔由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的創新節目《魯健訪談》亮相,曾邀請姚明、李子柒、葉培建、曹德旺、塞爾維亞(ya) 總統武契奇、統一俄羅斯黨(dang) 最高委員會(hui) 主席格雷茲(zi) 洛夫、英國48家集團俱樂(le) 部主席佩裏等嘉賓接受專(zhuan) 訪,用世界語言講述著各個(ge) 領域動人的中國故事。截至目前,《魯健訪談》已播出35期,共邀請40位嘉賓,節目相關(guan) 視頻在各大平台播放量突破1億(yi) 6千萬(wan) 。

  從(cong) 2019年策劃開始,節目團隊就樹立了一個(ge) 目標,即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展示前所未有的中國形象。這是新型主流媒體(ti) 的責任,也是新時代高端人物訪談的使命。

  因此,在每期嘉賓的選取上,都力圖全方位、深層次地挖掘、闡述嘉賓身上的閃光點,以及在思想中體(ti) 現出的中國主張、中國智慧與(yu) 中國方案。

  在節目中,“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暢談中國在核安全上的持久努力和技術經驗;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丁仲禮解讀全球碳中和之路;“人民科學家”葉培建公開預判中國探月時間表;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講述傳(chuan) 承詩詞的夢想……從(cong) 硬核的中國力量到博大的中國文化,《魯健訪談》追求以國際視角切入,落腳於(yu) 中國與(yu) 世界緊密交互的實踐和成果之上,挖掘人物身上的中國精神,努力做到深入淺出,講好動人故事。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王一川認為(wei) ,《魯健訪談》通過對話形式,對公共熱點做出縱深解讀,透過中國故事塑造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中國傳(chuan) 媒大學電視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曾祥敏教授則認為(wei) ,這檔節目為(wei) 主流媒體(ti) 在媒體(ti) 融合的發展趨勢中,如何製作一檔節目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方向,是新聞性、獨家觀點和深邃思想的結合。(叢(cong) 芳瑤)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