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不能“落下”的“臘八”:西安民眾“雲喝粥”盼疫散

發布時間:2022-01-11 17: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1月10日電 題:不能“落下”的“臘八”:西安民眾(zhong) “雲(yun) 喝粥”盼疫散

  作者 楊英琦

  “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對於(yu) 身在東(dong) 莞的西安女孩張馨園來說,這條曆年被用於(yu) “臘八打卡”的朋友圈,在今年卻成了她最真摯的心聲。“疫情快點消散吧,我就盼著春節能順利回家,和家人團聚。”

  10日正逢農(nong) 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作為(wei) 中國的傳(chuan) 統節日,人們(men) 在這一天祈求豐(feng) 收和吉祥。徐珂《清稗類鈔》雲(yun) :“臘八粥始於(yu) 宋,十二月初八日,東(dong) 京諸大寺以七寶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文字記載,從(cong) 宋代起,民間就有了臘八當天喝臘八粥的習(xi) 俗。

  往年臘八當日,在西安的大慈恩寺、大興(xing) 善寺、廣仁寺等多地有著施粥的習(xi) 俗,寒冬臘月,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被遞到民眾(zhong) 手中,成了這座古城的獨特風景。疫情之下,街頭施粥之景難現,但臘八粥、臘八蒜、臘八麵卻不能“落下”,“雲(yun) 曬粥”成為(wei) 西安民眾(zhong) 微信朋友圈裏的一道“主菜”。

  “從(cong) 前都是專(zhuan) 門去外婆家喝粥,今年外婆居然學會(hui) 了拍小視頻給我‘解饞’。”許蓉蓉告訴記者,網絡“拉近”了她與(yu) 家人的距離,在外婆的線上指導下,她的臘八粥順利出鍋。“喝碗臘八粥,願諸事‘粥’全。”許蓉蓉在家庭群“曬”出自己做的粥,彌補無法團聚的遺憾。

  “今年‘雲(yun) 喝粥’的人比往年多了一些。”賈琪打開朋友圈感歎道,“臘八粥的做法很有講究,可今年情況特殊,朋友圈曬出來的粥雖然不夠‘標準’,但大家的節日儀(yi) 式感卻不能丟(diu) 。”在賈琪看來,一碗臨(lin) 時拚湊的臘八粥,也承載著她和朋友對“疫散人安”的期盼。

  相傳(chuan) ,古時民間曾認為(wei) 小孩患病、身體(ti) 不好是臘八節的疫鬼作祟,以赤豆、紅小豆熬粥則可以祛疫迎祥。如今這份“臘八粥”,對疫情下的西安民眾(zhong) 來說,有了特別的意義(yi) 。

  “今早食堂送來了八寶粥、饅頭和小菜,但因工作關(guan) 係,隻能先放到一邊。”正在進行核酸篩查工作的姬美茹表示,雖然談不上精致豐(feng) 盛,可這碗粥對於(yu) 她和同事來說,已非常滿足。與(yu) 此同時,姬美茹更迫切的盼望是,她所工作的高風險區域盡早降為(wei) 低風險區域。

  9日零時至24時,西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例。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波表示,目前,此輪疫情整體(ti) 平穩並向好發展,總體(ti) 呈動態下降態勢,風險區域在逐步減少,全市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

  臘月初八,一場場“雲(yun) 端”的“團圓”正在千家萬(wan) 戶上演。而在一碗粥的熱氣氤氳中,一座逐漸恢複活力的古城正緩步前行。(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