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網評論員:“你玩得過X局嗎”,是有潛台詞的

發布時間:2022-01-18 16:44: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威脅討薪民工的項目經理終於(yu) 結清餘(yu) 款 公司稱將處理相關(guan) 人

  光明網評論員:1月14日,有農(nong) 民工向廣東(dong) 民聲熱線節目組反映X局總包的黃埔南崗萬(wan) 達廣場項目存在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情況。班組長林先生表示,當天節目結束後,工人們(men) 收到130萬(wan) 工資,還差200多萬(wan) 元未結清。1月15日,林先生聯係X局項目周經理,對方表示若不撤下媒體(ti) 的視頻就不發剩下的錢。周經理在電話中聲稱:“來搞嘛你來跟X局玩,你玩得過嗎?”

  不過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天,投訴人已收到餘(yu) 款230萬(wan) 元。並且周經理已道歉,稱自己沒控製好情緒,X局廣州分公司也表示會(hui) 進行處理。

  不過,這句“你玩得過嗎”恐怕仍將長期留在輿論場上,成為(wei) 一句霸氣語錄,供人們(men) 咀嚼不盡。

  這句話有痞氣,也帶著不屑,更關(guan) 鍵的是這句話是帶有潛台詞的。“玩”,凸顯的是對勞資衝(chong) 突的不屑,血汗錢的糾紛,不過玩玩而已。“玩得過”的反問,也就是說應付農(nong) 民工自然不在話下,而且本單位在應付法律、政策上也總有辦法。

  這種話當然是帶著情緒,但情急之下或許也說明了當事人對形勢的某種評估:他知道對方是什麽(me) 身份,知道自己單位是什麽(me) 體(ti) 量,知道自己單位有什麽(me) 辦法。雖然周經理低估了輿論監督的力度,但很顯然,那種話語裏自帶的底氣,並不讓人感到完全是空穴來風。

  這種態度、這種做派以及可能所言不虛的這種手腕,也在側(ce) 麵詮釋著為(wei) 什麽(me) 農(nong) 民工討薪難。每到年末,農(nong) 民工討薪的話題總會(hui) 不時出現。按理說,法律法規早就明確,三令五申也不少見,但到現實裏,企業(ye) 也不乏拿捏的手段。就像這起事件裏,即便在曝光之後,企業(ye) 依然拿“撤下媒體(ti) 的視頻”作為(wei) 撥付尾款的條件。手段可選項多了,總能在某個(ge) 環節拿捏住農(nong) 民工。

  從(cong) 涉事單位前倨後恭的表現看,似乎沒什麽(me) 顧忌,唯獨害怕曝光。這是讓人遺憾的現象,這事實上意味著其間的規則真空,維權變成了力量較勁。農(nong) 民工當然“玩不過”大企業(ye) ,但如果凝聚起了廣泛民意,力量對比一轉換,二者也就“有得玩”了。所以也不難想見,農(nong) 民工討薪,為(wei) 什麽(me) 首選思路總是“把事情鬧大”。無它,他們(men) 需要借助社會(hui) 力量,否則確實玩不過。

  這種糾紛解決(jue) 路徑,並不是常態與(yu) 穩固的,輿論資源終歸是有限的。說白了,還是應當加強法治建設,維權渠道大幅度敞開,降低維權成本,仲裁機製保持時刻在位。“工作掙錢”這種常識,不該是千難萬(wan) 難的事。

  另外,大企業(ye) 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ye) ,在這方麵更應該起到表率作用。這種霸氣十足的話,對企業(ye) 形象的傷(shang) 害是可以想見的。黨(dang) 紀國法俱在,規章製度相信也很齊備,該如何處理該事件,如何引以為(wei) 戒,如何給社會(hui) 公眾(zhong) 交代,想必是不言自明的。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