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做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

發布時間:2022-01-21 16:44:00來源: 科技日報

  1月20日,大寒。吳孟超院士、吳佩煜教授追思暨安葬儀(yi) 式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舉(ju) 行。吳佩煜教授是吳孟超院士的愛人,兩(liang) 人一個(ge) 是肝膽外科專(zhuan) 家,一個(ge) 是婦產(chan) 科專(zhuan) 家。當天上午,他們(men) 一同被安葬在上海福壽園東(dong) 園——風荷園。

  1941年,他和她是昆明郊區同濟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一件親(qin) 手織的毛衣拉近了彼此的距離;1943年,他們(men) 雙雙考入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隻因她說學醫好,工程建設是對國家有貢獻,學醫對人類更有貢獻。

  在愛人的支持和相伴下,吳孟超將畢生精力獻給祖國的醫學事業(ye) ——建立了我國肝髒外科的學科體(ti) 係、主刀16000多例手術、救治近20000名患者、97歲仍奮戰在無影燈下……2021年5月22日13時02分,吳孟超走完了他99年的傳(chuan) 奇人生。

  安葬儀(yi) 式現場莊嚴(yan) 肅穆,吳孟超院士、吳佩煜教授骨灰盒上方疊放著兩(liang) 麵鮮紅的黨(dang) 旗,前方則是一麵用鮮花拚成的黨(dang) 旗。旁邊顯眼位置安放了“17606”這個(ge) 數字,代表著被命名為(wei) “吳孟超星”的17606號小行星。

  現場播放了吳孟超生前留下的珍貴影像。視頻中,吳孟超這樣回顧自己的一生:“我非常慶幸自己當年的四個(ge) 選擇:選擇回國,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選擇從(cong) 醫,我的追求有了奮鬥的平台;選擇跟黨(dang) 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選擇參軍(jun) ,我的成長有了一所偉(wei) 大的學校。如果說有什麽(me) 成功秘訣的話,我這幾條路走對了,就是秘訣。”

  追思會(hui) 現場燈光暗下,一束燈光打在海軍(jun) 軍(jun) 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沈鋒教授的身上。

  “沈鋒,最近怎麽(me) 樣,學科上有什麽(me) 好消息嗎?”這時吳老的聲音傳(chuan) 了出來。聽到吳老的聲音,沈鋒的眼眶紅了。

  作為(wei) 吳孟超的學生,沈鋒這些年一直將研究方向聚焦於(yu) 肝癌治療上。他聲音顫抖道:“吳老,您曾經說過,唯有立足科技前沿,弘揚科學精神,投入到自主創新的實踐中去,才能直麵我們(men) 頭頂的燦爛星空。在您的言傳(chuan) 身教下,我們(men) 建立了國際首個(ge) 肝內(nei) 膽管癌的個(ge) 體(ti) 化分期標準,取得國際領先的遠期療效;提出用預測微血管侵犯進行肝癌治療選擇的全新策略,包括肝切除具體(ti) 方法技術的選擇等,有效提高了治療決(jue) 策的科學性;同時,建立了肝癌術後複發防治新技術方案……”

  “吳老,我們(men) 會(hui) 在您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在您科學精神的引領下,踏踏實實,兢兢業(ye) 業(ye) ,一步一個(ge) 腳印地搞好臨(lin) 床診療和研究,爭(zheng) 取做出無愧於(yu) 您關(guan) 心和期盼的成績!”他說。

  “隨意,醫院現在怎麽(me) 樣,安亭新院那邊發展得怎麽(me) 樣了?我好想回去看看呀!”吳老的聲音再度傳(chuan) 出。

  安亭新院就是第三附屬醫院安亭分院,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就坐落在這裏。作為(wei) 吳孟超早期的秘書(shu) ,第三附屬醫院儀(yi) 器科主任劉隨意流著淚,給大家講述了吳老寄托在安亭新院上的夢想。

  2006年春天,已84歲高齡的吳孟超聯合其他6位院士向國家有關(guan) 部委呈送報告:“我們(men) 建議,以‘兩(liang) 彈一星’和神舟六號攻關(guan) 精神和運行機製為(wei) 榜樣,組成打破部門界限、學科界限的肝癌攻關(guan) 協作組……”安亭分院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應運而生。

  那一年,吳孟超剛剛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wei) 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醫學家。10多年後,躺在病床上,吳老最關(guan) 心的還是安亭分院的建設發展。他說:“等我病好了,我要住到分院去。”

  “吳老,您兩(liang) 個(ge) 院區的辦公室都給您留著呢,想回來就回來看看吧,我們(men) 都很想您……”劉隨意聲音顫抖。

  吳老多年來帶過的學生代表也來到了現場,他們(men) 手捧蠟燭送吳老最後一程。

  這時,吳孟超的聲音再度傳(chuan) 出:“孩子們(men) ,這世界上不缺乏專(zhuan) 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ge) ‘人’——一個(ge) 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men) 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窮盡時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ge) 受苦的靈魂。”

  “今天,我們(men) 也要接過吳老的‘手術刀’!”聽說吳孟超院士20日安葬,剛剛參加完考試的一位青年學員含淚說道。

  大寒,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ge) 節氣,也寓意著新的開始。首尾相接,周而複始。吳老,將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扔進太平洋的夢想,您已後繼有人!(張強 王澤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