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堅守村小22年的“夫妻學校”
新華網重慶1月21日電(陶玉蓮吳建華)都說大山裏生活枯燥,可在海拔700餘(yu) 米的重慶忠縣新生街道普安村,有一對夫妻,堅守村小22年,用愛與(yu) 奉獻嗬護著孩子們(men) 的成長。
“謝謝張老師,謝謝王老師。”“不用謝,隻要你們(men) 好好學習(xi) 。”1月17日,寒假來臨(lin) ,王樸與(yu) 妻子帶著他們(men) 給學生購買(mai) 的過冬新衣回到村小,並給孩子們(men) 一一換上。教室的角落裏,堆滿了夫妻倆(lia) 多年來給孩子們(men) 買(mai) 的玩具等。
今年是57歲的王樸來到普安村小任教的第22個(ge) 年頭,也是妻子來到村小幼兒(er) 園任教的第16個(ge) 年頭。寒來暑往,普安村小從(cong) 起初的100多名學生,到現在隻剩下2名二年級學生,4名幼兒(er) 園學生,他們(men) 大多來自困難家庭。
平日裏,王樸負責小學生的所有課程,妻子則負責幾名幼兒(er) 的保育工作。每天午飯時間,便是夫妻“團圓”時刻,摘菜、下廚,酸蘿卜鴨子、木耳肉絲(si) 、回鍋肉……他倆(lia) 由教師變成了炊事員,換著花樣給孩子們(men) 改善夥(huo) 食。
“我從(cong) 小在村裏長大,對老家很有感情,成為(wei) 一名教師後,想到家鄉(xiang) 多年沒有培養(yang) 出大學生,就決(jue) 定回老家教書(shu) ,用知識改變家鄉(xiang) 。”王樸表示。
由於(yu) 部分家庭離場鎮太遠,父母又長期不在身邊,少數普安村的孩子選擇在村小完成前期的學業(ye) ,二年級後便轉入當地中心小學繼續上學。在夫妻倆(lia) 的悉心教導下,孩子們(men) 格外懂事,對大山外的世界滿是憧憬。談及未來,孩子們(men) 有的想成為(wei) 警察,有的想成為(wei) 醫生……
“剛開始來的時候覺得有點枯燥,時間長了對大山和孩子都有了感情,反而不想走了。”妻子張文芳對丈夫王樸的決(jue) 定並不後悔,“這輩子就留在這個(ge) 地方,照顧一撥一撥的孩子,給他們(men) 做飯洗衣授課,希望他們(men) 都能快樂(le) 健康地成長。”
初到學校時,夫妻倆(lia) 在學校門前種下了兩(liang) 棵樹,20多年過去,小樹苗已長成20餘(yu) 米高的大樹,在校門前巍然屹立,陪伴著夫妻倆(lia) 走過四季。在閑暇時,夫妻倆(lia) 在校外開辟了菜地,養(yang) 了幾隻雞,給平淡的鄉(xiang) 村生活增添幾分樂(le) 趣。
20多年來,王樸夫妻倆(lia) 共培養(yang) 出100餘(yu) 名大學生,先後幫助1000餘(yu) 名學生走出大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