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高質量發展彰顯新思想的重大貢獻

發布時間:2022-01-24 15:55: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郭萬(wan) 超(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社會(hui) 科學院傳(chuan) 媒與(yu) 輿情研究所所長)

  習(xi) 近平經濟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不僅(jin) 能夠有力引領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而且對當代經濟理論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豐(feng) 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範式

  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注重政治與(yu) 經濟關(guan) 係的分析。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繼承並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範式。

  把握中國經濟的社會(hui) 主義(yi) 內(nei) 在規定性,並賦予新時代的內(nei) 涵特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進入新時代,確保改革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動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麽(me) 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定語。之所以說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men) 的製度優(you) 越性,有效防範資本主義(yi) 市場經濟的弊端。”作出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重大判斷、提出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形成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強調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等,無不體(ti) 現著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順應新時代的要求。

  堅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有利於(yu) 在新時代更好發揮顯著優(you) 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黨(dang) 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dang) 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ti) 現。在領導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men) 黨(dang) 能夠綜合運用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有效集中資源和調動各方麵積極性,充分發揮“全國一盤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ou) 勢,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方向發展。我國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ge) 恢複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之所以能夠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麵勝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yu) 堅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為(wei) 新時代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理論支撐。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提出,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等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既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又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ge) 關(guan) 鍵因素,就是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在二者結合上,我們(men) 已經形成了一係列比較成熟的製度,這是實踐發展的使然,也是理論認識的飛躍。

  實現了發展理論重大創新

  高質量發展就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實現了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

  創新發展理念突破了傳(chuan) 統的創新概念。西方經濟理論大都是從(cong) 產(chan) 業(ye) 和技術的角度研究創新,而創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feng) 富了創新的內(nei) 涵和外延,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強調創新的整體(ti) 協同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創新、企業(ye) 創新、市場創新、產(chan) 品創新、業(ye) 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wei) 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ti) 係和發展模式”。

  協調發展理念包含發展的整體(ti) 性協調性。西方經濟理論一般把經濟增長看作某些因素的變量,而協調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yi) 唯物辯證法、社會(hui) 有機體(ti) 理論、合力論在經濟發展上的運用和發展,是為(wei) 了對社會(hui) 有機體(ti) 的各種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各區域各領域的平衡發展,形成經濟發展的整體(ti) 最大合力。

  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綠色發展,就其要義(yi) 來講,是要解決(jue) 好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ti) 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要堅定推進綠色發展,推動自然資本大量增值”“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製”。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進一步形成全社會(hui) 的自覺行動,共同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家園。

  開放發展理念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經濟全球化是我們(men) 謀劃發展所要麵對的時代潮流。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發展內(nei) 外聯動問題,有利於(yu) 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類社會(hui) 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占”“中國將張開雙臂,為(wei) 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

  共享發展理念體(ti) 現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同時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以全民共享、全麵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為(wei) 主要內(nei) 涵的共享發展理念,為(wei) 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學指引。

  努力在實踐中破解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在世界範圍內(nei) ,如何正確認識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理論和實踐上莫衷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我們(men) 要堅持辯證法、兩(liang) 點論,繼續在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與(yu) 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liang) 方麵優(you) 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wei) 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個(ge) 偉(wei) 大創造,關(guan) 鍵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是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ge) 新突破。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jue) 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jue) 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同時,我國實行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我們(men) 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發揮黨(dang) 和政府的積極作用。

  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是我國經濟體(ti) 製改革的核心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這就說明,“看得見的手”與(yu) “看不見的手”之間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要統籌把握、優(you) 勢互補、有機結合、協同發力。

  拓展了經濟發展的新視野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必須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明了大國經濟的優(you) 勢和特征。其一,“大國經濟的優(you) 勢就是內(nei) 部可循環”。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已經突破1萬(wan) 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要牢牢把握擴大內(nei) 需這一戰略基點,使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托國內(nei) 市場實現良性循環,明確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促進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其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在關(guan) 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實踐證明,我國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強大的動員組織和產(chan) 業(ye) 轉換能力,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質保障。進一步保障我國產(chan) 業(ye) 安全和國家安全,就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理論的價(jia) 值在於(yu) 揭示和反映規律,更在於(yu) 引領時代、指導實踐。習(xi) 近平經濟思想源於(yu) 創造了發展奇跡的中國經濟實踐前沿,並且為(wei) 引領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穩步前行提供了行動指南,高質量發展彰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大貢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