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科普之橋,感受冰雪魅力
編者按
少年強則中國強,體(ti) 育強則中國強。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這一舉(ju) 世矚目的奧林匹克冰雪盛會(hui) 即將來臨(lin) 。近年來,為(wei) 實現“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莊嚴(yan) 承諾,冰雪科普教育與(yu) 推廣持續開展。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青少年科學素養(yang) 的提升帶來了哪些資源?科技冬奧將留下怎樣的豐(feng) 厚遺產(chan) ,又該如何持續發揮作用?首都體(ti) 育學院課題組近年來在開展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遺產(chan) 助力國家發展戰略研究”和國家科技重點研發項目“科技冬奧”的研究中,以科技體(ti) 育相融合的視角聚焦青少年冰雪科普體(ti) 係創新發展,係統梳理了北京市中小學冰雪科普教育活動、冰雪科普教育讀物及冰雪科普平台等方麵的發展情況,進而提出了冰雪科普持續發展的未來之策。
作為(wei) 冬奧場館中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蘊含著哪些科學奧秘?殘奧運動員在肢體(ti) 受限的情況下,是怎樣利用摩擦力在輪椅上進行冰壺比賽的?如果不下雪,我們(men) 使用人工造雪機造雪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
學習(xi) 奧林匹克競賽知識、體(ti) 驗多樣冰雪運動技巧、暢讀冰雪科普趣味讀本、探索科技館裏的冰雪運動科技產(chan) 品……近年來,在青少年群體(ti) 中,以迎接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為(wei) 契機,以多樣化的體(ti) 育科技教育實踐活動為(wei) 載體(ti) ,以專(zhuan) 業(ye) 化展覽體(ti) 係為(wei) 傳(chuan) 播渠道的冰雪科普活動正在多樣化展開。
1、冰雪科普教育是推進青少年冰雪運動的重要手段
全國居民參與(yu) 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wei) 3.46億(yi) 人,冰雪運動參與(yu) 率為(wei) 24.56%,近三成18歲及以上居民參與(yu) 過冰雪運動……1月12日,由國家體(ti) 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發布的《“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冰雪運動,舉(ju) 國同心助冬奧、全民行動愛冰雪的熱潮在各地湧現。
“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青少年是生力軍(jun) ,體(ti) 育教育和科普推廣是主戰場。2020年5月15日,國際奧委會(hui) 、國際殘奧委會(hui) 和北京冬奧組委聯合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可持續性計劃》,明確“將奧林匹克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增進青少年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理解、支持和參與(yu) ”,提出了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具體(ti) 任務。教育部2018年12月麵向各地中小學(含中等職業(ye) 學校)進行遴選。截至2020年,已在全國遴選建設冰雪運動特色學校1036所、冬季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627所。
自2015年北京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我國冰雪運動推廣工作交出一份優(you) 秀的成績單。但是,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應該看到,冰雪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還處於(yu) 起步階段,大多數人還隻是初級的運動參與(yu) 者。麵向青少年群體(ti) 的冰雪科普教育工作必須做實做強,推動我國冰雪運動質和量同步高水平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學校冰雪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在此基礎上,冰雪教育供給仍有待提高和完善。”首都體(ti) 育學院副教授燕淩指出,應進一步加強冰雪運動普及、完善冰雪運動相關(guan) 的場地設施、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冰雪運動體(ti) 驗活動和賽事等,其中,冰雪科普教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以冰雪科普為(wei) 鏈接,讓孩子們(men) 在冰雪世界中去體(ti) 驗、去挑戰、去探索、去成長,一方麵滿足了青少年了解冰雪運動知識之需,另一方麵讓青少年開闊眼界、強身健體(ti) 、愉悅身心。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與(yu) 科學技術的發展相伴而行,通過體(ti) 育科技,能引領青少年直接參與(yu) 運動、學習(xi) 奧林匹克知識,體(ti) 現奧運文化的教育價(jia) 值。”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chuan) 部教育和公眾(zhong) 參與(yu) 處處長孫斌表示,加快冰雪運動知識的科學普及和推廣,提升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群體(ti) 的科學素養(yang) ,是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影響力更為(wei) 廣泛持久的有效路徑。
2、青少年需要什麽(me) 樣的冰雪科普教育活動
現場觀摩液氮實驗秀、用冰雪凝膠製作“雪如意”、小小講解員宣講“科技冬奧”……2021年10月,“迎‘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倒計時一百天’暨中國流動科技館‘燃冰逐夢’主題巡展”活動,在北京市來廣營地區舉(ju) 行。圍繞“冰雪運動點燃激情夢想”,巡展設立了“燃情冰雪”“智慧冬夢”“熱‘雪’冬奧”三大版塊,向青少年和社區群眾(zhong) 普及冰雪運動知識、冰雪運動項目背後的科技支撐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廣泛宣傳(chuan) 奧運文化,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冬奧科普,讓一顆顆冰雪運動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2021年12月,課題組對參加冰雪主題展覽的初中、高中學段青少年參觀者調查發現,86.58%的青少年參觀前對冰雪科普主題展持積極態度,其中58.39%的青少年表示興(xing) 趣非常大;在參觀前對相關(guan) 知識內(nei) 容了解程度選項中,“不了解”的比例為(wei) 30.21%,“比較了解”的占26.84%,“半知半解”的人數為(wei) 42.95%。參觀後,相關(guan) 知識“了解”人數比例從(cong) 26.84%增長到51%;84.12%的參觀者表示對冬奧會(hui) 和冰雪運動的了解產(chan) 生“很大變化”;91.73%的參觀者認為(wei) “收獲很大”,表示開闊了視野,感觸深刻。在最關(guan) 注的知識板塊主題方麵,被調查對象列為(wei) 前三的是中國冬奧發展(60.63%)、世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曆程(41.39%)、中國冬奧明星(42.28%),反映出青少年參觀者群體(ti) 對運動項目文化曆史和競技體(ti) 育冠軍(jun) 人物的整體(ti) 關(guan) 注度更高。
關(guan) 於(yu) 運動設施器材的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對運動服飾、雪道設施、滑雪板的關(guan) 注度較高。在冰雪運動中體(ti) 現科技知識的關(guan) 注度上,位列前三的是視覺捕捉技術、頭盔中的科技、製冰機造雪技術。參觀展覽後,92.17%的學生表示希望了解更多北京冬奧會(hui) 相關(guan) 知識;94.18%的學生表示願意將展覽中獲取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父母、同學和朋友等;89.71%的學生表示願意將參觀活動中所學習(xi) 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秀麗(li) 海坨,皚皚白雪,若浮雲(yun) 間,剛剛經曆了暴雪降溫的雪橇雪車賽道宛如銀龍,飛騰於(yu) 小海坨山山脊之上。這裏是北京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我要介紹的是延慶賽區的設計理念和競賽場館……”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南湖東(dong) 園校區)初中三年級學生李雅祺,正聲情並茂地講述著她的奧運故事。“我說你聽”奧運故事征集活動,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就收到千餘(yu) 件作品,在中國網“科技冬奧”主頁進行重點推送,帶動更多青少年感受冰雪運動魅力,傳(chuan) 遞奧林匹克夢想。
冬奧周期,各種冰雪科普教育活動精彩紛呈。
“北京冬奧加油!將來我要當冠軍(jun) !”北京育新小學程方清同學提交的創意作品稚氣滿滿。“冬奧我來啦——科技冬奧主題創意作品征集活動”,一大批與(yu) 冰雪文化、北京冬奧會(hui) 相關(guan) 知識、科技助力綠色環保等主題相關(guan) 的作品,以豐(feng) 富的內(nei) 容、充滿創意的形式解讀冬奧會(hui) 冰雪運動裏的科技、文化和體(ti) 育精神。
“近年來奧林匹克教育產(chan) 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尤其對大眾(zhong) 領會(hui) 體(ti) 育拚搏精神和理解冠軍(jun) 榮耀發揮了重要作用。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冰雪運動知識掌握和技能提高,體(ti) 育教育不應該隻囿於(yu) 校園,而是要處處形成體(ti) 教融合的氛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dong) 說。
3、對冰雪科普教育讀物,青少年有何需求與(yu) 體(ti) 驗
2018年,教育部、國家體(ti) 育總局、北京冬奧組委聯合推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計劃中明確提出“推動我國奧林匹克教育全麵開展,大力推廣普及青少年冬季運動,帶動廣大中小學生共享冬奧舉(ju) 辦成果,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模式”目標。
研發與(yu) 冬奧直接相關(guan) 的冰雪科普讀本這一文化資源載體(ti) ,是在青少年兒(er) 童中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有效形式。冰雪科普讀本成果的直接受益對象是廣大青少年兒(er) 童群體(ti) ,間接對象是家庭、學校及社區。
在奧運冰雪主題讀本中,哪些內(nei) 容是大家最為(wei) 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課題組與(yu) 中國少年兒(er) 童出版社麵向家長讀者展開的線上問卷調查顯示:
在圖書(shu) 主題上,“冬奧會(hui) 趣味故事”“冬奧會(hui) 發展曆史”“冬奧會(hui) 冠軍(jun) 故事”是受訪者最感興(xing) 趣的話題;“體(ti) 育精神”“科技元素”“奧運趣事”是受訪者最為(wei) 關(guan) 注的知識點;在教育孩子的價(jia) 值體(ti) 現上,“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感受冠軍(jun) 勵誌故事”“拓展奧林匹克知識麵”是家長最為(wei) 看重的價(jia) 值理念;在正能量傳(chuan) 播上,排名前三的是“勇於(yu) 拚搏”“團結合作”“貴在堅持”。
“我們(men) 希望孩子通過這類圖書(shu) 不僅(jin) 了解到冰雪運動的知識,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還能讀到好看的故事,學習(xi) 運動員奮勇拚搏的精神。”“冬奧會(hui) 是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的絕佳課堂,中國運動員們(men) 一往無前、勇爭(zheng) 國際一流的事跡特別值得青少年學習(xi) 。”調研中,不少家長希望通過此類讀本幫助青少年開展生命教育,讓孩子錘煉頑強拚搏的意誌品質,直麵困難收獲成長,領會(hui) 熱愛與(yu) 夢想的力量。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體(ti) 育教研員孫國華認為(wei) ,“要挖掘更多冰雪運動資源,提高師生參與(yu) 的積極性,有效拓展第二課堂教育資源,將校內(nei) 校外、學校和家庭緊密連接起來。”
從(cong) 知識介紹到文學創作、從(cong) 冬奧文化趣味知識到北京冬奧科技亮點、從(cong) 運動員動人故事到各類競賽項目規則……一批批包含冬奧科技元素和創新成果的冰雪科普圖書(shu) 以幽默的語言、炫酷的手繪點亮孩子們(men) 的冬奧夢,對奧林匹克教育工作質量提升及研究成果可持續應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4、現代化科技館體(ti) 係,如何助力青少年走近科技冬奧
冰陀螺是北方冬季常見的冰上遊戲。“怎樣才能讓冰陀螺轉得更久?它的穩定性和轉速之間有什麽(me) 關(guan) 係呢?”在中國科技館舉(ju) 辦的“科技冬奧”科學體(ti) 驗營活動中,一群孩子就冰陀螺旋轉的原理展開熱烈討論。專(zhuan) 業(ye) 老師帶領學生們(men) 體(ti) 驗冰陀螺的設計製作,以有趣的方式介紹離心力、角動量守恒定律等相關(guan) 知識,讓同學們(men) 親(qin) 身體(ti) 會(hui) 小小冰陀螺身上隱藏的科學魅力。
冰雪科普互動課堂、冬奧文化展示、科普大篷車……自2020年底項目啟動開始,冰雪科普工作就成為(wei) 中國科技館常規展覽體(ti) 係的一部分,各類冬奧科普互動活動和展覽紛紛亮相。
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傳(chuan) 統冰雪知識與(yu) 技術創新平台存在基礎薄弱、運營效率低、虛擬現實平台未實現一體(ti) 化推進等問題。如何借助冬奧契機,創新發展冰雪科普平台?一個(ge) 有效路徑是站在科普“巨人”肩膀上——依托現代科技館專(zhuan) 業(ye) 化體(ti) 係,將冬季運動與(yu) 科學技術知識相融合,開展冰雪科普推廣。
具體(ti) 來說,在中國科技館和各級地方科技館中融入“科技冬奧”元素,建設冰雪運動科普平台,探索從(cong) 國家層麵到基層的多級冰雪運動推廣普及模式。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打造數字化、虛擬體(ti) 驗等各具特色的冰雪運動科普場館,開展30站省級流動展覽、100場大眾(zhong) 冰雪科普服務等活動,形成實體(ti) 、流動、數字、虛擬“四位一體(ti) ”冰雪運動科普推廣體(ti) 係,力爭(zheng) 實現冰雪科普體(ti) 驗人數1000萬(wan) 人次。
依托科技館平台開展冰雪科普,不僅(jin) 有助於(yu) 推廣冰雪運動知識,更能豐(feng) 富科技場館展覽種類,呼應廣大民眾(zhong) 了解、體(ti) 驗冰雪運動的熱情,在更廣泛層麵助力北京冬奧會(hui) ,實現國家、場館、民眾(zhong) 共贏,達成科教、宣傳(chuan) 、健身、娛樂(le) 等多重目標。
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前夕,“科技冬奧主題展覽”在中國科技館最大的展廳拉開帷幕,30餘(yu) 位世界冠軍(jun) 教練和運動員在訓練之餘(yu) 積極參與(yu) 科技冬奧主題展覽,傳(chuan) 遞“科技助推冬奧,知識成就未來”理念。
“中國科技館發揮場館優(you) 勢,助力北京冬奧會(hui) 責無旁貸。此外,各地方科技館的科學教育資源遍布全國,可以為(wei) 廣大青少年提供體(ti) 現科學性、互動性、趣味性的冰雪科普活動。”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表示。“我們(men) 希望孩子們(men) 可以在遊戲中了解更多冬奧科技知識。”中國科技館展覽教育中心主任齊欣說。
5、傳(chuan) 承北京冬奧遺產(chan) 、助力冰雪科普工作的思考與(yu) 建議
課題組調研發現,冰雪科普教育能夠充分展示體(ti) 育運動與(yu) 科學技術間的融合聯動,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遺產(chan) 的可持續發展必將對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產(chan) 生積極影響。我們(men) 應把握這一難得契機,大力開展冰雪科普工作,使奧林匹克科普教育的價(jia) 值持久綻放光彩。課題組在前述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完善在線冰雪科普資源建設。應加強和完善在線冰雪運動科普資源建設,打造冬奧和冰雪運動科普在線教育平台,形成一套全麵、實用、有趣、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運動科普教育體(ti) 係。將有關(guan) 成果落到實處,用以解決(jue) 冰雪知識與(yu) 技術創新平台初建階段基礎薄弱、虛擬現實平台一體(ti) 化有待加強等重點問題。
打造並推廣傳(chuan) 統冰雪科普活動品牌。統籌規劃、協作整合現有大型奧運和冰雪運動科普宣傳(chuan) 活動,如“冰雪運動科技活動周”“全國奧運科普日”、各地組織的“科技周”“科技節”等,推動有關(guan) 活動常態化運行。促進青少年學生等重點群體(ti) 積極參與(yu) 冰雪運動,將冰雪科普元素融入民間影響力廣泛的“冰雪嘉年華”“百萬(wan) 學子上冰雪”等代表性活動。切實推進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發展規劃落實。
發揮奧林匹克傳(chuan) 統校、冰雪基地校、特色校的典型示範作用。總結國內(nei) 國際成熟經驗和先進做法,在校園冰雪教學課程體(ti) 係、場地和賽事活動、技能水平等級認定等方麵推動建立標準和監督考核體(ti) 係。改善校園冬季體(ti) 育場地設施器材條件,補充冬季體(ti) 育師資力量,拓寬學生校內(nei) 外冰雪運動的學習(xi) 和活動渠道。
加強冰雪科普讀物和影視作品研發創作。興(xing) 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民眾(zhong) 對冰雪運動的興(xing) 趣,寓教於(yu) 樂(le) 、寓教於(yu) 民,對於(yu) 冰雪科普和冰雪運動教育而言,勢必事半而功倍。冰雪科普讀本和影視作品一方麵麵向全體(ti) 大眾(zhong) ,打通家庭、學校、社區等場景,受眾(zhong) 範圍廣;另一方麵,能夠對冬季運動的曆史、價(jia) 值、項目特點等知識進行清晰、深入、生動、權威的展示,同時實現領悟奧林匹克文化價(jia) 值、介紹冬奧會(hui) 比賽項目發展脈絡、解析奧運體(ti) 育賽場中蘊含的科學知識等多重目標。
(課題組成員:首都體(ti) 育學院副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謝軍(jun)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董倩、韓曉偉(wei) ,首都體(ti) 育學院研究生孔哲)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7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