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譜寫動人旋律
作者:任姍姍 王 瑨
音樂(le) 與(yu) 奧林匹克運動有著不解之緣。百年奧運史,優(you) 秀的奧運歌曲不僅(jin) 會(hui) 成為(wei) 一屆奧運會(hui) 的象征和符號,那些激蕩人心的音符也鐫刻著大眾(zhong) 的共同記憶:2008年,《我和你》《北京歡迎你》將我們(men) 心中的旋律化為(wei) 北京奧運會(hui) 的永恒見證……飽含奧運精神的樂(le) 章,成為(wei) 鼓舞運動員的嘹亮號角,抒發激情與(yu) 夢想、拚搏與(yu) 向往,跨越地域、超越時空,被人們(men) 久久傳(chuan) 唱。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音樂(le) 作品,將為(wei) 世界譜寫(xie) 怎樣的動人旋律?
描畫守望相助的美好願景
1月21日,距離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14天,一場別開生麵的音樂(le) 會(hui) 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le) 堂拉開帷幕。數十位藝術家聯袂獻唱14支曲目,皆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原創音樂(le) 作品。經過精心的合唱編配和傾(qing) 情演繹的奧運歌曲,一次次點燃現場觀眾(zhong) 的熱情。在漫天飛雪的冬夜裏,音樂(le) 堂洋溢著濃濃暖意。
“音樂(le) 是奧林匹克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一屆奧運會(hui) 的鮮亮名片。”北京冬奧會(hui) 組委會(hui) 文化活動部部長陳寧介紹,自北京申辦冬奧成功之後,北京冬奧會(hui) 組委會(hui) 已舉(ju) 辦3屆冬奧歌曲征集活動,得到廣大詞曲作者和民眾(zhong) 的積極響應。
3屆征歌活動層次分明、各具特色、動員廣泛,收獲累累碩果。前兩(liang) 屆由北京冬奧會(hui) 組委會(hui) 、中國音樂(le) 家協會(hui) 等單位聯合組織,麵向社會(hui) 各界征集,在數十位音樂(le) 專(zhuan) 家的篩選評審下,30首歌曲從(cong) 近15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第三屆采取邀約方式,力邀專(zhuan) 業(ye) 詞曲作者參與(yu) ,入選的9件作品1月25日向社會(hui) 公布。作為(wei) 本屆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舉(ju) 辦地,北京、張家口兩(liang) 地也積極開展冬奧歌曲的邀約創作。
此外,一批在迎接冬奧重要時間節點推出、承擔賽事功能的作品,如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主題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誌願者歌曲《燃燒的雪花》、頒獎儀(yi) 式推廣歌曲《致敬勇士》、倒計時100天發布的歌曲《我們(men) 北京見》、北京冬奧會(hui) 火炬接力推廣歌曲《Flame of Hope》(《希望之火》)等,則通過大眾(zhong) 傳(chuan) 唱已經家喻戶曉。
在長長的創作者名單中,既有張和平、朱海、舒楠、王平久、何沐陽、常石磊、董冬冬等知名詞曲作家,也有許多新鮮的麵孔。老中青藝術家、海內(nei) 外創作者,甚至包括虛擬歌手“洛天依”,不論國籍、不論年齡、不論地域,都因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凝聚在一起,成為(wei) 唱響冬奧、傳(chuan) 播冬奧的誌願者。
這些冬奧優(you) 秀音樂(le) 作品連綴起來,便是一幅14億(yi) 多中國人盼冬奧、迎冬奧、辦好冬奧的時代圖景。《相約北京》《向世界微笑》《在一起,更精彩》等作品代表14億(yi) 多中國人向世界發出冰雪之約,《冰雪英雄》《冰在舞雪在燒》歌頌奮力拚搏的冰雪健兒(er) 、積極投身冬奧的各界友人,《冬奧有我》《燃燒的雪花》彰顯積極參與(yu) 奧運、做好東(dong) 道主的主人翁精神,《美美與(yu) 共》《永遠在一起》《一起向未來》則以更宏闊的筆觸描畫與(yu) 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守望相助的美好願景。
融匯奧運精神與(yu) 家國情懷
全力追夢、用心築夢,冬奧夢交匯中國夢。隨著冬奧音樂(le) 一起唱響的,有“帶動3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有效實現,有奧林匹克精神的深入人心,還有每一個(ge) 人昂揚奮進、拚搏向上的圓夢之約。
這是一份念念不忘的回響——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式上,一首《我和你》成為(wei) 經典。參與(yu) 製作的常石磊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創作了3首曲子——《我們(men) 北京見》《燃燒的雪花》《一起向未來》。《我們(men) 北京見》開頭節奏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主題歌《北京歡迎你》變調而來,象征著北京夏奧會(hui) 與(yu) 冬奧會(hui) 的一脈相承,MV演唱者為(wei) 55位體(ti) 育界的世界冠軍(jun) 。常石磊說,創作時感覺自己的奧運夢還在繼續,因為(wei)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他有了縈繞一生的奧運情結。
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hui) 開幕式上演唱《奇跡在東(dong) 方》的盲人歌手趙新,為(wei) 冬奧創作了歌曲《冰雪情懷》。他在曲子中加入電子舞曲的元素,賦予歌曲鮮明的時代感,揚琴、笛子的音色點綴其間,曲子充滿民族風格。趙新說:“作品是心底埋藏多年情感的一次釋放,我腦海中想象著鏗鏘有力的運動畫麵,想象著在那種寒冷的天氣下向世界唱出我們(men) 的熱情。”
這是一份熱情好客的邀約——
音樂(le) 人小柯最近完成的一曲《北京再相約》,像是寫(xie) 給他曾經創作的《北京歡迎你》的一封回信,依然朗朗上口、煙火氣十足,但多了幾分成熟、自信和穩健。經曆了14年的曆練和積澱,小柯用旋律寫(xie) 出了自己的人生體(ti) 悟,也仿佛寫(xie) 出今時今日中國人的心態變化。
早在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hui) 時,土生土長的張家口人錢郅禎就決(jue) 心用冬奧題材的作品講述家鄉(xiang) 。一首由他作詞的《冬奧有我》,寫(xie) 出了張家口的獨特魅力,也唱出一份主人翁的情懷、東(dong) 道主的責任。“向往大境門,遙望長城長,草原天路更漂亮”“伸出雙手傳(chuan) 遞力量,寒冬也會(hui) 有暖陽”,是錢郅禎多次走訪崇禮滑雪場等地捕捉到的靈感。
這是一曲接續創造的樂(le) 章——
作為(wei) 世界首個(ge) “雙奧之城”,北京賦予冬奧歌曲創作以新的靈感和想象空間,城市的主人翁也以不同方式為(wei) 奧林匹克文化留下中國印跡。奧運精神與(yu) 家國情懷,在時隔14年的再一次“牽手”中融匯在一起、升華在一起。
展示開放包容的當代中國
歌以詠誌,歌唱是心與(yu) 心的交流。好的音樂(le) 作品無須語言過多闡釋,情感和律動自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它不僅(jin) 能傳(chuan) 遞情感和價(jia) 值,還能建構人們(men) 的文化記憶與(yu) 價(jia) 值認同。
有不少冬奧歌曲,讓我們(men) 看到這種音樂(le) 的力量。主題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將本屆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唱進了人心。《一起向未來》在全球傳(chuan) 唱,30多個(ge) 行業(ye) 的300餘(yu) 位知名人士、100餘(yu) 個(ge) 社會(hui) 團體(ti) 、100餘(yu) 名網絡達人參與(yu) 其中,包括文藝工作者、體(ti) 育運動員、科學家、勞動模範、醫務工作者以及在華外國留學生、海外僑(qiao) 胞等不同的群體(ti) 。陳寧舉(ju) 了個(ge) 生動的例子,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托馬斯·巴赫也學會(hui) 了用中文講“一起向未來”。
這句“一起向未來”的口號中,蘊藏的是信心,傳(chuan) 遞的是力量。它是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世界渴望攜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心聲;它有團結克服挑戰、共創人類未來的成功之道;它彰顯了中國人民為(wei) 世界奉獻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hui) 的堅定信心。
“創作者們(men) 自覺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表達人類共同的美好向往。冬奧歌曲裏,蘊含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展現著新時代中國的風采魅力,也必然蘊含著人類共同的智慧、勇氣與(yu) 情懷。”陳寧認為(wei) ,優(you) 秀的冬奧歌曲不僅(jin) 服務本屆冬奧會(hui) ,更應該引領音樂(le) 創作。一邊創作、一邊打磨、一邊傳(chuan) 播,是本屆冬奧歌曲的突出特點,但冬奧的樂(le) 章沒有休止符。“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前後,冬奧歌曲還將推出多部重磅作品。”陳寧說。
音樂(le) 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所展示的不僅(jin) 是奧運期間的中國,也不僅(jin) 是某一個(ge) 側(ce) 麵、某一個(ge) 角度的中國,而是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展示一個(ge) 開放包容、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屆精彩卓越的奧運盛會(hui) ,需要具有世界性、經典性的音樂(le) 作品鐫刻銘記,也應當產(chan) 生唱得響、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經典作品。(任姍姍 王 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