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第一觀察 | 總書記三次考察能源企業釋放明確信號

發布時間:2022-01-30 10:41:00來源: 新華社

第一觀察 | 總書(shu) 記三次考察能源企業(ye) 釋放明確信號

  1月27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調研。這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總書(shu) 記地方考察期間第三次調研能源企業(ye) 。

  去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省榆林市考察時來到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規劃建設運行情況;10月,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考察時來到勝利油田,登上鑽井平台,察看作業(ye) 情況,看望慰問石油工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接連調研能源企業(ye) ,折射出對能源問題的高度重視。這釋放哪些重要信號?

  信號一:保供是硬杠杠

  春節將至,北方正處於(yu) 寒冬,正是供暖保障的關(guan) 鍵時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多措並舉(ju) 加強供需調節,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大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要帶頭保供穩價(jia) ,強化民生用能供給保障責任,確保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

  供電供熱事關(guan) 經濟發展全局和社會(hui) 穩定大局,是關(guan) 係民生的大事。去年三季度,我國煤炭和電力供需一度緊張,個(ge) 別地區甚至短時間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

  有關(guan) 部門果斷出手、密集部署,從(cong) 煤炭供應、市場監管到推動電價(jia) 市場化改革,出台一係列措施,促使煤炭價(jia) 格回歸合理區間,電力和煤炭供應趨於(yu) 緩解,有力支撐了工業(ye) 生產(chan) 、確保民生需求。

  當前我國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不確定,國內(nei) 發展麵臨(lin) 多年未見的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今年一季度還要應對去年經濟增速基數較高等複雜情況,經濟發展麵臨(lin) 壓力,確保能源供應和價(jia) 格平穩,尤為(wei) 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際能源市場大幅震蕩,國際天然氣價(jia) 格飆漲,原油價(jia) 格持續攀升。受此影響,國內(nei) 煤炭現貨、期貨價(jia) 格也出現過快上漲。在這個(ge) 時刻,確保我國能源供應平穩有序,對於(yu) 守牢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和民生用能底線,切實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合理用能需求,意義(yi) 十分重大。

  信號二:要掌握“等不得,也急不得”的辯證法

  山西考察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讓我們(men) 做,而是我們(men) 自己必須要做,但這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等不得,也急不得。

  近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接連對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問題發表重要講話,體(ti) 現了他對這一關(guan) 係中國長遠發展重大問題的關(guan) 注。

  “等不得,也急不得”,充滿辯證法,點明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秉持的方法論。

  “等不得”,凸顯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020年9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dang) 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事關(guan)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一件我們(men) 基於(yu) 自身發展必須要做的事。

  如同一個(ge) 牽引,通過推進“雙碳”工作,可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破解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求,也是中國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必要之舉(ju) 。

  “急不得”,凸顯了推動“雙碳”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

  實現“雙碳”目標,絕不是簡簡單單、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hui) 係統性變革,將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也必將承受壓力和陣痛。

  但減排不是減生產(chan) 力,也不是不排放。對這一點,必須保持清醒。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工業(ye) 化城鎮化還在深入推進,能源需求也會(hui) 不可避免繼續增長。關(guan) 鍵是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去年,個(ge) 別地方出現“一刀切”限電限產(chan) 或運動式“減碳”的情況,對地方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之所以反複強調這個(ge) 問題,就是希望各地能夠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發展觀,從(cong) 客觀實際出發,探索自身綠色轉型路徑。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這要求我們(men) 堅定信心,立足當下,一步一個(ge) 腳印解決(jue) 具體(ti) 問題;更要放眼長遠,克服急功近利、急於(yu) 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節奏和力度,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持續發力。

  信號三:減碳不是不用煤而是如何用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國情。在傳(chuan) 統印象中,以煤炭為(wei) 代表的化石能源是高耗能高汙染的行業(ye) 。實現“雙碳”目標,煤炭產(chan) 業(ye) 要不要發展?怎麽(me) 發展?如何立足自身確保能源安全?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幾次考察中特別關(guan) 注的問題。

  在榆林,總書(shu) 記強調,能源產(chan) 業(ye) 要繼續發展,否則不足以支撐國家現代化。在勝利油田,他指出,中國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要發展實體(ti) 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此次赴山西考察,他再次強調,要夯實國內(nei) 能源生產(chan) 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

  這為(wei) “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傳(chuan) 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在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推動能源革命,根本要靠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

  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煤化工產(chan) 業(ye) 潛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為(wei) 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chan) 業(ye) 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wei) 最緊迫任務,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此次在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調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談到了煤炭清潔化利用。他指出,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chu) 運這篇大文章,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監製:趙承

  策劃:霍小光

  主筆:安蓓

  統籌:張曉鬆、林紅梅、王絢

  視覺 | 編輯:張愛芳、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nei) 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