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冰雪世界的速度與激情 安全如何保證

發布時間:2022-02-07 16:1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冬奧會(hui) 為(wei) 北京這座“雙奧之城”再添一把冰雪熱。春節期間,家住北京東(dong) 城區的90後女孩郭璐決(jue) 定去一趟什刹海冰場,再續自己的“冰雪情”。2016年冬天一次滑雪時,由於(yu) 在中級道上滑行時沒刹住車,撞到了護欄網,造成右腿膝關(guan) 節內(nei) 側(ce) 副韌帶部分斷裂,前後花了兩(liang) 年左右時間才慢慢養(yang) 好,之後就再也沒有滑過雪。“在朋友圈看到別人滑雪的照片會(hui) 心癢癢,但又怕自己再次受傷(shang) 。”

  冰雪運動一方麵讓人體(ti) 會(hui) 到速度與(yu) 激情的雙重快感,另一方麵也存在“高風險、高海拔、低溫度、弱保障”等特點。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參與(yu) 滑雪運動的人數大約是1700萬(wan) 人/年,因滑雪而到急診就診的人數為(wei) 20萬(wan) 人/年,其中有7000人會(hui) 住院治療。享受冰雪運動樂(le) 趣的同時,如何能夠盡可能地保證運動安全、避免運動損傷(shang) ,成為(wei) 廣大冰雪運動愛好者關(guan) 切的問題。

  “重要的是科學認知與(yu) 循序漸進”

  來自廣東(dong) 深圳的小鹿(化名)是一名資深滑雪愛好者,這個(ge) 愛好雖然在當地有些小眾(zhong) ,但近年來還是結識了不少誌同道合的朋友。每年冬天,小鹿都會(hui) 和朋友組團飛到各地去滑雪,張家口崇禮、新疆阿勒泰甚至日本旭川都曾留下他們(men) 的身影。她坦言,自己的滑雪是“摔出來”的,“圈內(nei) 的大神幾乎都有摔胳膊、斷腿的經曆”。

  在很多人心目中,冰雪運動很自然地和受傷(shang) 、骨折畫上了等號,滑冰滑雪也成了“勇敢者的遊戲”。還有人表示,“冬天骨頭脆,容易骨折”,對冰雪運動抱著“想上又不敢上”的顧慮。如何科學正確認識冰雪運動,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shang) ,成為(wei) 解開人們(men) 心結的關(guan) 鍵一步。

  大量科普文章都談道,冰雪運動一方麵可以加快身體(ti) 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大大降低患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概率;另一方麵,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同時,冰雪運動中也存在不容忽視的運動風險。

  據測算,雪車項目平均時速可以達到100公裏,高山滑雪選手的滑行時速可以達到140公裏,跳台滑雪選手則能以超過90公裏的時速跳入半空中滑翔。“相比於(yu) 夏季運動項目,冰雪運動速度快、難度高、對抗性強、場地複雜。無論是以競技為(wei) 目的的運動員,還是以健身為(wei) 目的的普通大眾(zhong) ,都有可能在冰雪運動中麵臨(lin) 受傷(shang) 、致殘的危險。”身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醫療服務核心專(zhuan) 家組組長、國際奧委會(hui) 賽事醫學委員會(hui) 核心成員的李國平直言不諱。

  “大部分項目訓練和比賽場氣溫低、海拔高,一些雪上項目訓練比賽場地多位於(yu) 偏遠山區,給醫療服務保障帶來巨大挑戰,因此冰雪運動也具有高風險、高海拔、低溫度、弱保障等特點。”北京市衛生局中國冰雪項目醫務總監金大鵬指出。

  在冬季運動中,身體(ti) 哪些部位最容易受到損傷(shang) ?根據多年的臨(lin) 床經驗,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肩肘專(zhuan) 科主任崔國慶說,最容易發生急性損傷(shang) 的部位是膝關(guan) 節和踝關(guan) 節,比例約占所有急性損傷(shang) 的70%以上。“人體(ti) 的下肢活動、轉向變向都需要膝關(guan) 節的協同作用,在參與(yu) 冰雪運動時,膝關(guan) 節和踝關(guan) 節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尤其摔倒時,膝蓋和踝關(guan) 節容易造成碰撞或形成內(nei) 翻,從(cong) 而發生骨折,而韌帶損傷(shang) 則常見於(yu) 急停、急轉等變向運動。”

  對於(yu) 民間流傳(chuan) 的“冬天骨頭脆”一說,崔國慶認為(wei)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人類骨骼的脆化是一個(ge) 漫長的漸進過程,因冬季運動減少以及日曬減少造成的骨骼鈣流失,完全可以通過春季、夏季和秋季得到充分補償(chang) 。“不過,冬天容易發生骨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有醫院門診數據做支撐的。”他指出,“冬季天氣寒冷,地麵變硬、易滑,人們(men) 穿衣過於(yu) 厚重、行動過於(yu) 笨拙,這些因素容易導致在冰雪中滑倒,從(cong) 而發生骨折。”

  “任何運動都有風險,重要的是科學認知和循序漸進。”崔國慶表示,普通的運動愛好者可以適當降低競爭(zheng) 性、增強娛樂(le) 性,讓自己享受運動的過程;要循序漸進,由慢到快、少到多、短到長、簡單到複雜,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零基礎上冰雪,應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與(yu) 運動難度

  在我國,冰雪運動曾是屬於(yu) 北方特有的體(ti) 育運動,很多北方人都表示“冰雪運動是冬天正確的打開方式”“不玩冰、不滑雪的冬天是不完整的”。回憶自己與(yu) 冰雪結緣的經曆,出生於(yu) 黑龍江哈爾濱的速度滑冰世界冠軍(jun) 於(yu) 靜在采訪中談道:“我9歲時才第一次穿上冰刀,在同齡小夥(huo) 伴裏屬於(yu) 比較晚的,當時就是扶著牆一點一點挪動,之後逐漸在學習(xi) 滑冰的過程中找到了樂(le) 趣。”

  如今,遠離賽場的於(yu) 靜已經轉型成為(wei) 哈爾濱體(ti) 育學院冬季奧林匹克學院一名教師,回歸到冰雪運動普及和速滑的日常教學中。她教過的學生裏,不少是進入大學後才第一次見到雪,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了冰雪項目,這讓她對於(yu) “如何從(cong) 零開始上冰雪”有了更深的體(ti) 會(hui) 。

  哪些冰雪運動適合初學者,哪些適合有一定經驗和技巧的冰雪達人?對於(yu) 這個(ge) 問題,於(yu) 靜總會(hui) 幫冰雪項目先做個(ge) “自我介紹”:“冰壺有點像下棋,考驗的是體(ti) 力和腦力,不用穿冰鞋;冰球、花樣滑冰、速滑要穿冰刀,花樣滑冰看起來很優(you) 雅、顯氣質,而冰球比較有觀賞性和較量性。”關(guan) 於(yu) 如何選擇,她表示,常見的冰雪運動基本上都適合從(cong) 零學起,關(guan) 鍵看大家對哪個(ge) 項目感興(xing) 趣、不恐懼,因為(wei) 身體(ti) 在害怕和緊張的時候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shang) 。

  如何幫助學生快速入門,於(yu) 靜有自己的心得體(ti) 會(hui) :“和健身房運動不同,滑冰需要熟練度的積累,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每周連續上冰3天,每次1個(ge) 小時,而不是一三五、二四六間隔著運動。其餘(yu) 時間,可以加強腿部訓練,甚至還可以跳跳街舞。”

  “整體(ti) 來說,冬季項目一般速度較快,這其中冰壺是危險性最低的一項,而高山滑雪、單板滑雪、冰球、花樣滑冰等則屬於(yu) 較為(wei) 高危的項目。”崔國慶表示,初學者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ti) 狀態和運動能力有所了解,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類型和運動難度。

  即使是“滑雪老手”小鹿在到達雪場後都會(hui) 先請教練,少則半天,多則幾天,“教練不僅(jin) 可以指導動作和技術,他們(men) 還是最熟悉這個(ge) 雪場環境的人,可以給出很多實用性建議”。崔國慶對此深表認同,“剛開始時最好請專(zhuan) 業(ye) 的教練進行指導,先學會(hui) 基礎的技術要領,如緩衝(chong) 、變向等,隻有掌握技術要領才能避免多次重複不規範動作導致的勞損。”

  做好各項準備,為(wei) 安全保駕護航

  運動前,準備工作必不可少。

  為(wei) 服務北京冬奧,60後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副醫療官、高山滑雪醫生、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袁強從(cong) 2018年底開始苦練滑雪。從(cong) 當初完全不會(hui) 滑雪到現在不僅(jin) 可以背著10公斤的醫療包在4分鍾內(nei) 趕到現場,還可以在坡度70度的專(zhuan) 業(ye) 賽道上熟練滑行並隨時停住,回想3年來的訓練經曆,他特別強調了防護的重要性:“千萬(wan) 記住,滑雪要速度、要激情,更要做好防護!”

  “滑雪裝備的護具從(cong) 頭到腳有頭盔、雪鏡、麵罩、護腕、手套、護膝、護臀和護甲等,這些護具可以避免相應部位的損傷(shang) 。”而這其中,袁強表示頭盔、雪鏡和手套是必不可少的,“頭盔除了保護頭部不受傷(shang) 害,還具有防寒保暖的作用;雪鏡具有防風、護眼的作用;手套可以保暖,同時在持雪板時或摔倒時可以減少手部受傷(shang) 。”

  正確佩戴護具不僅(jin) 可以保護機體(ti) 避免運動損傷(shang) ,關(guan) 鍵時刻還可以救你。於(yu) 靜回憶有一次在加拿大訓練時,頭部意外受到撞擊,當時頭盔都被撞裂了,但正因為(wei) 有頭盔的保護才沒有傷(shang) 及頸椎,連醫生都說“是頭盔救了你一命”。“有些護具看起來很臃腫,佩戴也不算舒適,但是為(wei) 了安全不能怕麻煩、圖省事,因為(wei) 我們(men) 都不知道危險什麽(me) 時候到來。”她感歎道。

  與(yu) 防護裝備同樣被反複強調的,還有運動之前的準備活動,也叫熱身。《中國冰雪項目運動傷(shang) 病防治——國家隊隊醫培訓教材》(以下簡稱“教材”)中提到,熱身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表現,在心理上為(wei) 運動員做好準備,還可以防止受傷(shang) ,將意外滑倒、摔傷(shang) 、絆倒等事故的風險降到最低。

  “很多初學者覺得到了就能滑,這是不對的。冰雪運動開始之前要讓身體(ti) 溫暖起來,適當的拉伸運動十分重要,要注意激活核心肌群,加速血脈擴張,增加各個(ge) 肌肉部位的韌性和協調能力。”結合教材,崔國慶指出,熱身運動時間應在15至30分鍾左右,以動態拉伸為(wei) 主,讓身體(ti) 達到“有些出汗但不疲勞”的狀態。

  空腹時不建議運動。哪些食物和冰雪運動最搭?於(yu) 靜表示,餓了可以吃能量棒,飽腹感較強,同時蛋白含量較高;不推薦吃巧克力,熱量和脂肪較高,碳水含量卻不高。

  除了關(guan) 注自身情況外,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陳連旭還提醒,要密切關(guan) 注天氣情況。“適合滑雪的天氣是晴天或少雲(yun) ,無風或微風,溫度在零下1℃至零下10℃之間。如果出現大風、大雪或溫度太低,應停止運動,立刻返回。”陳連旭表示,雪質軟硬也與(yu) 氣溫有關(guan) ,持續極寒天氣則會(hui) 導致雪質變硬,甚至出現冰晶層,會(hui) 加大摔倒的風險。

  學會(hui) 摔倒,第一時間正確處理運動損傷(shang)

  不摔跤就學不會(hui) 滑冰滑雪,似乎已成為(wei) 大家的共識。“學會(hui) 摔倒”便成了重要一課。

  “如果是身體(ti) 往前或者往側(ce) 方摔倒,應降低重心,彎曲膝蓋和手肘,順勢跟著摔倒的勁兒(er) ,用肩膀往前滾;如果是往後摔倒的話,可以用手掌稍微碰一下地,然後立馬用屁股著地,往後倒的身體(ti) 重力會(hui) 讓背部貼地往後翻滾。”采訪中,崔國慶反複強調,要將頭抬起、保護好頭部,同時不要用手去撐地,“相對於(yu) 軀幹來說,手臂實在是脆弱得多,一旦動作不對,衝(chong) 擊力集中到手臂上,是非常容易受傷(shang) 的。”

  於(yu) 靜也提醒大家,在防止自己摔倒的同時,也要防止被他人撞倒。“運動時要看好四周、觀察路線,和前後方滑行者保持一定距離。”

  如果摔倒造成了運動損傷(shang) ,該如何第一時間處理和急救?“摔倒人員出現肢體(ti) 的畸形、反常活動或者有骨擦感等,就說明出現了骨折的情況。骨折後需製動、冰敷、患肢抬高,用支具固定,尋求外界幫助,盡快撥打120急救,千萬(wan) 不要站立或活動。”除骨折外,崔國慶說腳踝扭傷(shang) 的發生率也很高,一般為(wei) 內(nei) 翻損傷(shang) ,容易導致外踝的韌帶損傷(shang) ,嚴(yan) 重的踝扭傷(shang) 會(hui) 引起踝關(guan) 節骨折。踝關(guan) 節扭傷(shang) 應遵循“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或“POLICE原則”(保護、適當負重、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進行處理。

  急性損傷(shang) 要及時準確進行治療,專(zhuan) 家也呼籲要關(guan) 注運動中的慢性損傷(shang) 。“很大一部分的慢性損傷(shang) 是由於(yu) 在健身運動中對運動量的安排不夠科學合理,從(cong) 而造成了過勞損傷(shang) ,這種情況要注意運動後的放鬆。也有一部分人是因為(wei) 在健身運動中一次急性損傷(shang) 並沒有得到恰當的治療,或者是損傷(shang) 尚未完全康複又恢複運動,發展成慢性損傷(shang) 。”崔國慶說,“還有一部分人在運動後身體(ti) 出現症狀,可能是先天的不足在運動後表現了出來,如髕骨傾(qing) 斜、肩峰下撞擊征,這時要及時就診,避免發生更嚴(yan) 重的後果。”

  (記者 張雲(yun)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