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屋場串起十裏畫廊
【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禹愛華 龍軍(jun)
屋舍儼(yan) 然,田園阡陌。侍郎河靜靜流過,一灣碧水隨風蕩起波紋……在湖南長沙寧鄉(xiang) 市陳家橋村,木家灣、皂角灣、棋樓灣等一個(ge) 個(ge) 美麗(li) 屋場串起十裏畫廊,鄉(xiang) 村的美好風景和美好生活正詩意相連。
“我主動把圍牆拆了,將自家花園與(yu) 美麗(li) 屋場連成一片,既方便鄰裏鄉(xiang) 親(qin) ,又增加了觀賞性。”村民楊誌強經營著一家建材公司,為(wei) 了支持家鄉(xiang) 的美麗(li) 屋場建設,他主動拆除150餘(yu) 米的私家圍牆,還先後為(wei) 美麗(li) 屋場建設投入近70萬(wan) 元。
和楊誌強一樣,陳家橋村的村民們(men) 了解美麗(li) 屋場建造規劃後,自覺將自家搭建的棚棚架架拆除,雞鴨圈養(yang) 。為(wei) 支持建設,村民們(men) 自發捐款2700多萬(wan) 元,貢獻勞動力7500餘(yu) 人次。
村支部書(shu) 記黃立平說:“大家喊做工就做工,說出力就出力,形成了黨(dang) 員喊得應、群眾(zhong) 跟得上、人人幹得好的良好氛圍。”
按照規劃,陳家橋村美麗(li) 屋場建設以“尊重自然原生態,保留原汁原味,絕不做形象工程,絕不搞重複建設”為(wei) 原則,製定“先建點、再成線、推成片”的發展規劃。木家灣、皂角灣、棋樓灣、易家灣、鳥窩山、花沃灣等一個(ge) 個(ge) 美麗(li) 屋場先後亮相。
在易家灣,一處麵積100多平方米的圓形水係景觀,成了春節期間村民的“打卡點”。一灣碧水,環繞著一個(ge) 圓形花壇,花壇裏種著多種植物。這裏也是長沙目前最大的鄉(xiang) 村汙水處理係統,可同時處理100多戶人家的汙水。
近年來,陳家橋村加強水生態保護,延伸到“最後一公裏”的農(nong) 村小微水體(ti) 治理,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的活力。
優(you) 美的鄉(xiang) 村景觀和河湖生態環境帶動了鄉(xiang) 村觀光度假、休閑農(nong) 業(ye) 、民俗體(ti) 驗等綠色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2017年,在城裏開餐館的陳利把家裏的老房子改建成兩(liang) 層洋房。美麗(li) 屋場建設讓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遊客也越來越多,陳利和妻子劉建佳關(guan) 掉城裏的餐館,回到老家開起了土菜館。
為(wei) 了讓菜品口味更佳,他們(men) 用天然的方式種田、種菜、養(yang) 魚、養(yang) 雞。憑借純天然的食材與(yu) 精湛的烹菜手藝,土菜館的生意近幾年越來越好。客源大多是回頭客,或是由熟人介紹而來。
紅火的生意帶來了紅火的日子,一家三口住在鄉(xiang) 村洋房裏,格外滿足。望著窗外3000多畝(mu) 即將盛開的油菜花,陳利說:“這不正是我們(men) 夢想中的鄉(xiang) 村生活嗎?”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