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從頭到尾都保持著懸念
當其他同檔期、同類型電影忙著碼齊大陣容、上足大場麵的時候,張藝謀在新片《狙擊手》中卻敢於(yu) 刪繁就簡、舉(ju) 重若輕,把減法做到了極致。
影片故事很簡單,以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wei) 背景,講述了誌願軍(jun) 中一個(ge) 狙擊班對戰美軍(jun) 一支精英狙擊小隊的故事。這次張藝謀完全從(cong) 微觀出發,將視線對準戰場上一個(ge) 小小的角落,就講在這個(ge) 角落發生的一場無名戰鬥是如何打響和結束的,時間不超過一個(ge) 半天,但是故事講得精彩,情感做得動人。
縱觀張藝謀的創作履曆,他始終特別注重故事性,把“好看”放在優(you) 先級的地位,讓觀眾(zhong) 能看得進去、看得懂,然後才是視聽風格、主題表達。也正因為(wei) 此,張藝謀作品獲得了較廣的受眾(zhong) 。這次的《狙擊手》,給人最直接的觀感就是“好看”。電影用九十多分鍾的篇幅,把“狙擊手是怎麽(me) 作戰的”這件事講明白了,戰爭(zheng) 的殘酷和對戰的精彩,在片中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戰場形勢複雜,還要兼顧作戰雙方,要想把打仗拍清楚,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還要拍得好看。《狙擊手》的劇情緊緊圍繞“把戰友亮亮從(cong) 戰場上帶回來”這一任務展開,情節緊湊,一氣嗬成,從(cong) 頭到尾都保持著懸念和緊張感。
對戰雙方都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稍微一暴露就有可能被對方的槍爆頭,在這種形式下,拚的不光是膽識,更是智慧。為(wei) 此,五班在班長劉文武的帶領下,不斷變換戰術,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jia) 。一開始五班打算一邊壓製敵人火力,一邊去救人,卻發現敵人的火力更猛;然後戰士胖墩試圖背著一塊鐵板當屏障去接亮亮,結果被敵人識破,壯烈犧牲。後來,五班又嚐試了鏟土引誘敵人暴露位置等方法,在此過程中還要給亮亮喊話讓他挺住,還有朝鮮小男孩柱元走進了戰場,而班長劉文武沒有利用他,而是用自己交換亮亮的英勇舉(ju) 動,則讓全片在情感和節奏上迎來一個(ge) 高潮。依靠貫穿全片的“大危機”和一個(ge) 接一個(ge) 的“小危機”,影片自始至終牢牢吸引觀眾(zhong) 的注意力,讓他們(men) 為(wei) 五班戰士的命運感到揪心。影片最後,五班隻剩下大永一位戰士,這位孤膽英雄與(yu) 最厲害的敵人展開“單兵對戰坦克”,憑借過人智謀和頑強意誌,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也讓觀眾(zhong) 情緒得到宣泄。
在人物塑造上,《狙擊手》做到了從(cong) 集體(ti) 見個(ge) 人。五班是一個(ge) 狙擊手群像,體(ti) 現的是他們(men) 把青春獻給祖國的英勇奉獻精神。但在五班內(nei) 部,每位戰士的形象也相當鮮活。章宇飾演的班長,有勇有謀,有情有義(yi) ,班裏的戰士,有的是他的親(qin) 戚,有的是他從(cong) 老家帶到戰場的老鄉(xiang) ,有的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徒弟,他既是他們(men) 的上級,也肩負著把他們(men) 平安帶回家的責任。戰士大永,槍打得好,但心理較脆弱,動不動就哭,總被班長訓。在目睹戰友一個(ge) 個(ge) 犧牲時,他的淚水一直沒停,但也變得堅強,最終成長為(wei) 一位百煉成鋼的狙擊英雄。張藝謀敢於(yu) 起用全新人班底,挑選出的演員形象樸素鮮活,把誌願軍(jun) 英勇無畏、為(wei) 國捐軀的精神演繹得分外動人。
電影對對方將士的刻畫也做得不錯,沒有刻意矮化或貶低對手,而是把他們(men) 拍得和我們(men) 勢均力敵,這樣也凸顯出誌願軍(jun) 的英勇和偉(wei) 大。此外,影片還流露出濃重的反戰色彩,戰士犧牲的場麵極為(wei) 殘酷,讓人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的來之不易。(記者袁雲(yun) 兒(er)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