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高校科技創新引領冬奧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2-02-11 15:14: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張立遷(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副研究員)

  自2015年北京成功獲得冬奧會(hui) 舉(ju) 辦權以來,《科技冬奧(2022)行動計劃》全麵展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zhuan) 項有序推進,科技全方位融入場館建設、運動員訓練、賽事運行指揮、服務保障等各環節之中,湧現了一係列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為(wei) 冬奧各項工作賦能添彩。

  國內(nei) 眾(zhong) 多高校發揮自身學科優(you) 勢,承擔起“科技冬奧”重點課題項目,勇於(yu) 探索、敢於(yu) 創新,創造高新科技亮點、應用新技術成果,充分展現了冬奧競技感和現代感,成為(wei) 賽事的安心保障和耀眼底色。可以說,北京冬奧會(hui) 已成為(wei) 中國科技的舞台,在世界人民麵前展現出協同、先進、人文的高校科技創新形象。

  首先,充分彰顯了高校科技創新之協同。優(you) 質、綠色的造雪技術成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大特色,在提供雪務保障、實現用雪自由的同時,更是為(wei) 後冬奧時代中國人能更好地參與(yu) 冰雪運動提供了技術保障。其實,這也正是得益於(yu) 高校、科研院所、相關(guan) 滑雪行業(ye) 企業(ye) 等不同科技力量的協同攻關(guan) 。未來,高校應進一步發揮好在科學理念、思維、訓練中的獨特人才優(you) 勢和基礎研究實力,深度融合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與(yu) 高新技術企業(ye) 、科研院所增進協同創新,運用科技力量提高技術供給質量和效率,實現科技創新捷報頻傳(chuan) ,不斷迸發中華民族的創造偉(wei) 力。

  其次,集中湧現了高校科技創新之先進。科技賦能北京冬奧,為(wei) 奧林匹克運動“樹立了新標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我國高校科技創新成果不斷突破冬奧“卡脖子”技術,一係列炫目科技加持,秀出了冬奧盛會(hui) 的“未來感”,展現著科技創新的先進性和無窮魅力,完美契合了“一起向未來”的北京冬奧口號。

  高校是我國科技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礎研究和重大創新中具有獨特優(you) 勢,是創新人才培養(yang) 和匯聚的主陣地,應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高校科技帶動各條科技戰線追求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精神,集中湧現大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硬核打造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並將中國學術前沿、技術標準源源不斷地引向世界。

  此外,大力凸顯了高校科技創新之人文。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通過智慧管理實現氣溫分層,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將融化雪水回收存儲(chu) 用於(yu) 再造雪等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不僅(jin) 成為(wei) 展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窗口,更是融入鮮明的中國元素,將科技作為(wei) 一種文化力量推動社會(hui) 發展。“科技冬奧”更是“人文奧運”,凸顯獨特人文魅力和文化價(jia) 值,體(ti) 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詮釋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價(jia) 值和時代意義(yi) ,多維度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崇尚科學、弘揚人文”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激發科技創新蘊藏的巨大潛能。

  高校應積極履行國家使命與(yu) 社會(hui) 責任,樹立科技創新人本理念,在未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高校科技助力冰雪盛會(hui) ,不僅(jin) 將北京冬奧裝點得更精彩,推動競技體(ti) 育達到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還要總結和傳(chuan) 播兩(liang) 屆奧運留下的寶貴製度遺產(chan) 、文化遺產(chan) 與(yu) 科技遺產(chan) ,為(wei) 今後全民共享冬奧成果、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促進全民健身更加多彩多樣打下堅實基礎,為(wei) 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蓄積強大力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