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春晚的三星堆青銅大麵具“回家” 正式麵向公眾展出
中新網廣漢2月15日電 (記者 嶽依桐)寬頤廣額,麵龐誇張,眉、眼、鼻、唇、耳等線條流暢,棱角分明……15日正值元宵佳節,此前出差“春晚”的三星堆青銅大麵具在位於(yu) 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驚豔亮相,與(yu) 公眾(zhong) 正式見麵。
據介紹,青銅麵具是三星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器物,應是陳置在神廟中供人膜拜的神器。這件青銅麵具寬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重131斤,是目前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形製最為(wei) 完整、體(ti) 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銅麵具。
這件大麵具出土於(yu) 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埋藏在坑中部偏南位置,麵具臉部朝下,其上被象牙疊壓,曆經三個(ge) 多月精心清理,才終於(yu) 麵世。通過對大麵具的鑄造工藝進行分析研究,考古工作者發現其製作時是先分鑄成型,分別鑄造麵部、臉頰後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再組合成一體(ti) ,大麵具右側(ce) 眼部還發現有經緯組織的絲(si) 綢織物殘留,具有“通天、通神”功能的絲(si) 綢與(yu) 麵具的組合彰顯神聖祭祀的意涵。
當日,記者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yu) 修複館內(nei) 看到,巨大的青銅麵具陳列在大型玻璃展櫃中,周邊圍滿了前來參觀的民眾(zhong) 。三星堆博物館陳列保管部部長餘(yu) 健介紹,該展櫃使用低反射雙層夾膠玻璃製成,能讓公眾(zhong) 更清晰地欣賞青銅大麵具風采。“展櫃加上底座,總重量超過500公斤。”
餘(yu) 健告訴記者,實際上青銅大麵具14日才結束“出差”抵達三星堆博物館。文物的安全往返得益於(yu) 細致入微的文物保護及包裝運輸工作。“多年來,三星堆有不少文物都到外地進行了展出,雖然登上‘春晚’是第一次,但在文物運輸方麵,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機製,非常安全。”
青銅大麵具在“春晚”的驚豔亮相也進一步激發了三星堆文博旅遊“熱”。據悉,春節假期,三星堆博物館接待遊客83707人次,文創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9.01%。
“為(wei) 了響應廣大民眾(zhong) 的觀展需求,三星堆博物館調集了專(zhuan) 業(ye) 的物流、展陳公司,特別定製了展櫃,調整展館展線,最終確保青銅大麵具能夠在元宵節與(yu) 公眾(zhong) 見麵。”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hui) 規劃建設部部長朱亞(ya) 蓉表示。
據了解,下一步,三星堆博物館還將聯合國內(nei) 一流的技術團隊,進一步開展青銅大麵具的修複、研究工作,並通過製作發掘、修複、介紹視頻等輔助展示方式,把更多的三星堆文物保護研究成果與(yu) 公眾(zhong) 共享,讓大眾(zhong) 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星堆青銅文化,領略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絢爛多彩,激發文化自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