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穿越古今、天地和鳴 《齊天樂》創意打開民族音樂故事最美序篇

發布時間:2022-02-17 14: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諸葛亮空城撫琴、阮鹹竹林撥阮、伎樂(le) 天反彈琵琶、韓湘子醉酒吹簫、梁紅玉擂鼓戰金山、李憑中國彈箜篌、徐衍一弦稽琴格、李龜年羯鼓會(hui) 玄宗、戚家軍(jun) 嗩呐作軍(jun) 樂(le) 、墨子錦衣吹笙……15日晚,作為(wei) 央視元宵節晚會(hui) 的開場秀,由中央民族樂(le) 團帶來的《齊天樂(le) 》國樂(le) 合鳴,穿越古今,驚豔眾(zhong) 人。

  “最強隊友”空間站與(yu) 央團合奏“齊天之樂(le) ”

  《齊天樂(le) 》由中央民族樂(le) 團駐團作曲家馬久越作曲,並由中央民族樂(le) 團團長、琵琶演奏家趙聰,中阮演奏家馮(feng) 滿天,嗩呐演奏家牛建黨(dang) ,笛簫演奏家丁曉逵,笙演奏家吳學偉(wei) ,箜篌演奏家吳琳,打擊樂(le) 演奏家朱劍平、金涵冰,二胡演奏家李超和特邀古琴演奏家陳雷激共同演繹。

  《齊天樂(le) 》的“引子”是身在“天宮”的重量級嘉賓——航天員王亞(ya) 平。早在出發去太空“出差”之前,她就曾透露將攜帶一件傳(chuan) 統樂(le) 器進入空間站,但卻未透露這件樂(le) 器是什麽(me) ,這也引發了媒體(ti) 的猜測,古箏還是古琴,說法不一。元宵節晚會(hui) 當天,王亞(ya) 平在空間站用古箏奏響了《茉莉花》,徹底揭開了謎題,作為(wei) “最強隊友”與(yu) 中央民族樂(le) 團共同為(wei) 觀眾(zhong) 獻上了一個(ge) 穿越時空、天地和鳴的絕妙舞台。

  王亞(ya) 平指尖的樂(le) 音餘(yu) 韻漸消之時,星空之下登場的便是《齊天樂(le) 》的十位主奏。

  跨越時空最多、史料支撐最繁複的舞台

  中國民族樂(le) 器中凡二字樂(le) 器皆源於(yu) 異域,一字樂(le) 器則出自中原本土。《齊天樂(le) 》節目以琴、阮、簫、笙、鼓與(yu) 琵琶、二胡、嗩呐、箜篌、羯鼓PK——在廟堂、山水的映襯下,琴、阮、簫、笙、鼓依次亮相,背景畫麵一轉,絲(si) 路駝鈴、西域市集之中,琵琶、二胡、嗩呐、箜篌、羯鼓奏響音律,雙方在極盡炫技的兩(liang) 兩(liang) “茬琴”中將節目推向高潮,節目最後興(xing) 慶聚樂(le) 、花萼相輝,40位演奏家同台展現器樂(le) 和鳴的和合之美。

  據《齊天樂(le) 》節目導演於(yu) 蕾介紹,《齊天樂(le) 》故事情節的推進正是一部中國民族音樂(le) 發展的濃縮史,從(cong) 相互不了解到相互碰撞,再走向融合,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國民族音樂(le) 百花齊放的態勢。“我們(men) 將曆朝曆代有關(guan) 民樂(le) 的人物聚集在同一個(ge) 舞台之上,想呈現的是‘關(guan) 公戰群雄’似的魔幻場景。”執行導演畢波說。

  《齊天樂(le) 》舞台上的服飾中可以找到連珠紋、龜背紋、銅錢紋等中國古代服飾的紋飾,更能看到由非遺傳(chuan) 承人親(qin) 手製作的足衣、魏晉南北朝時的木屐……每一個(ge) 人物的身上,都是“穿”著一本中國傳(chuan) 統服飾文化的“教科書(shu) ”——李憑的圓領袍紋樣從(cong) 《搗練圖》中汲取靈感、徐衍服裝樣式上重點參考《歌樂(le) 圖》中的造型、戚家軍(jun) 嗩呐手的服飾則以《出警入蹕圖》和《王瓊事跡圖》為(wei) 依據。

  揭開“反彈琵琶”是真是假的曆史謎題

  一直以來,敦煌壁畫中伎樂(le) 天反彈琵琶都被人們(men) 視為(wei) 是一種舞姿造型,趙聰此前也並不相信琵琶真的可以反彈。《齊天樂(le) 》最初為(wei) 趙聰設定的人物是王昭君,在她的堅持下,才最終更換為(wei) 伎樂(le) 天。

  為(wei) 什麽(me) 要堅持飾演伎樂(le) 天這個(ge) 角色?一是作為(wei) 飛天仙子,她更能夠與(yu) 身在外太空“出差”的航天員王亞(ya) 平用音樂(le) 對話,另一個(ge) 原因則是趙聰自己也想解開心中多年的謎題——琵琶真的可以反彈麽(me) ?

  為(wei) 了嚐試反彈琵琶,趙聰堅持練習(xi) 瑜伽數月,通過不斷練習(xi) 開肩的動作,她的手臂越來越柔韌,為(wei) 反彈打下了身體(ti) 基礎。幫助她實現反彈琵琶的另一個(ge) 力量就是服裝上的小機關(guan) 。伎樂(le) 天的服裝造型出自著名造型設計師賈雷之手,除了恍若從(cong) 敦煌壁畫中飛躍而出的炫美服裝外,趙聰曾先後4次試裝,數易其稿之後最終才通過設計神秘機關(guan) ,讓舞台上反彈琵琶成為(wei) 可能。

  元宵節晚會(hui) 的舞台上,當趙聰反彈著琵琶緩緩轉身之時,台下爆發出了最熱烈的掌聲。第一次親(qin) 眼看到不是擺拍、不是舞蹈的“反彈琵琶”,讓網友們(men) 直呼過癮。

  創意打開中國民族音樂(le) 故事的最美序篇

  除了節目本身,《齊天樂(le) 》在熒幕上的呈現形式也非常新穎,利用最前沿的XR技術,通過計算機將真實與(yu) 虛擬相結合,打造一個(ge) 可人機交互的虛擬環境,觀看節目時如同置身星空之下、山水之中和敦煌石窟之內(nei) ,給觀眾(zhong) 帶來震撼的沉浸式體(ti) 驗。

  近年來,中央民族樂(le) 團不斷探索傳(chuan) 統民族音樂(le) 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之路,先後7次登上《國家寶藏》的舞台,從(cong) 《象王行》到《踏歌行》。

  趙聰表示,樂(le) 團一直大膽地走在新民樂(le) 探索之路的領頭位置,全方位、多維度地引領民族音樂(le) 的創造、創新和創意之路,希望以此改變大眾(zhong) 尤其是年輕人對民族音樂(le) 的刻板印象,重新樹立起民族音樂(le) 好聽、好看、好玩的形象,不斷拓展民族音樂(le) 的新時代發展路徑。

  據悉,中央民族樂(le) 團出品的《寶藏國樂(le) 》係列將會(hui) 以《齊天樂(le) 》為(wei) 藍本,繼續續寫(xie) 民族音樂(le) 故事,將好聽、好看、好玩的民族音樂(le) 作品奉獻給更多觀眾(zhong) 。(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