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腰謎麵”上熱搜 聊到燈謎知識你能想到啥?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2022央視元宵晚會(hui) 上,各式各樣的燈謎引起不少觀眾(zhong) 的興(xing) 趣。
比如,火出圈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被做成了燈謎,謎麵就是“唯有山水色”。猜謎環節,該舞蹈詩劇的領舞孟慶暘用優(you) 雅的舞蹈動作進行了回答。很快,“青綠腰謎麵”登上了熱搜。
其實,很久之前,中國民間就有元宵節猜燈謎的習(xi) 俗。對人們(men) 來說,猜燈謎是一種頗具文化內(nei) 涵的益智活動。
燈謎的種類很多,一般來說,謎麵文字要求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燈謎的謎底範圍很廣,成語等皆可入謎。還有人總結了猜燈謎的各種方法,有增補法、半麵法等。
隨著時光推移,人們(men) 對猜燈謎的喜愛逐漸增長。燈謎在製作與(yu) 修辭方麵愈加完善,後來還有了固定的格式,大家通常所說的“燈謎三要素”,就是謎麵、謎目和謎底。
猜燈謎的習(xi) 俗在一些文藝作品中曾有過體(ti) 現。在《紅樓夢》中,就有不少關(guan) 於(yu) 賈府中眾(zhong) 人過元宵節、猜燈謎等情節的描寫(xie) 。
總的來說,燈謎的曆史十分悠久。有觀點認為(wei) ,燈謎最早由謎語發展而來,起源於(yu)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富有詼諧、笑謔意味的文藝遊戲。
到了宋代,花樣百出的謎語逐漸和光彩奪目的花燈結合在一起。《武林舊事·燈品》提到:“以絹燈剪寫(xie) 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南宋時,臨(lin) 安每逢元宵節時製謎、猜謎的人也比較多。有人會(hui) 把謎語寫(xie) 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有趣又好玩,豐(feng) 富了元宵節賞燈的樂(le) 趣,比較受歡迎。
有文章提到,明代文學家王鏊在《姑蘇誌》中記載:“上元燈市,藏謎者曰‘彈壁燈’。”所謂“彈壁燈”,是指燈籠一麵靠壁,三麵粘貼謎條。由於(yu) 在燈上粘謎,所以叫“燈謎”。
慢慢地,燈謎成了燈會(hui) 上的快樂(le) 源泉之一。《燕京雜記》中提及,“初二至十六,開琉璃廠,上元設燈謎,猜中以物酬之,俗謂之打燈虎。”猜對了,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
此外,“謎語甚典博,上自經文,下及詞曲,非學問淵深者弗中也。”也就是說,不少燈謎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想要猜中,可能還真得需要一些知識儲(chu) 備。
到今天,猜燈謎仍然是很多人歡度元宵的必備環節。一個(ge) 個(ge) 有趣的燈謎,與(yu) 光影流轉的花燈相伴,將傳(chuan) 統節日裝點得多姿多彩,給男女老幼帶來無盡歡樂(le) 。
元宵猜燈謎,既有生活意趣,又考驗猜謎人的反應能力與(yu) 文化修養(yang) ,堪稱雅俗共賞。或許正是因此,這個(ge) 古老習(xi) 俗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受到人們(men) 的廣泛歡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