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動態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

發布時間:2022-02-17 14:3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 (徐婧 杜燕)2021年,北京市650個(ge) 無醫療機構行政村全部完成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站建設,動態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北京基層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家庭醫生功不可沒。

  在16日的2022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看典”互動展示區直播現場,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披露家庭醫生的工作“秘籍”,講述在技術幫助下,社區診療的新進步。

  去年,北京市基層衛生健康服務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市650個(ge) 無醫療機構行政村全部完成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站建設,動態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建設完成100個(ge) 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zhuan) 病特色科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開展藥品需求登記服務,為(wei) 5934名患者登記用藥需求;100餘(yu) 家二三級醫療機構為(wei) 基層優(you) 先提供號源,居民基層首診率達51.9%;家醫服務重點人群簽約率保持在90%以上,向慢性病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375.7萬(wan) 人次……全市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服務體(ti) 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家庭醫生對構建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ti) 係功不可沒。

  家庭醫生也叫全科醫生,以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為(wei) 主要任務,提供個(ge) 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複、健康教育服務和指導,被社區居民形象地稱為(wei) “片兒(er) 醫”。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起居民和家庭醫生團隊穩定的服務關(guan) 係,對於(yu) 應對老齡化、疾病譜變化以及構建密切和諧的醫患關(guan) 係至關(guan) 重要。

  北京市豐(feng) 台區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門診量居全市社區第一,被評為(wei) “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有家庭醫生簽約居民40005人,居民簽約率達35.9%,其中老年人簽約率達91%。

  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醫師陳應軍(jun) 介紹,中心簡化了看病流程,到此就診的居民無需掛號、取號,而是像在銀行辦理業(ye) 務一樣,直接進門在自助機上領取順序號,隨後到候診室等待就診;利用“互聯網+醫療”技術建立了“健康大腦”智能監測雲(yun) 平台,簽約居民無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是在家,均可通過智能化自助設備,將測量的健康數據實時上傳(chuan) 至“健康大腦”。

  當簽約居民血壓、血糖等指標異常時,平台能自動短信提醒簽約居民或家屬和簽約醫生,家庭醫生和助理可以及時跟進處理。“健康大腦”實現了家庭醫生對簽約居民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全程掌控,讓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可視化、精準化”,也使潛在危險發生時,醫生更好地做出判斷,進而精準診療。

  不僅(jin) 如此,中心還能提供上門診療服務。陳應軍(jun) 提到,對於(yu) 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醫會(hui) 攜帶便攜設備入戶體(ti) 檢或上門治療,配送人員也能將開好的藥品送到居民家中。中心還開設了特色的中醫診區,提供針灸、艾灸、推拿、理療等服務,這些都受到了居民的高度評價(jia) 。

  陳應軍(jun) 稱,近年來中心的門診量有所下降,這意味著居民的健康問題可能在減少。“家庭醫生是一份有獲得感的工作,希望通過健康服務的幹預措施,讓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雙奧之城·看典”是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一項互動展示活動。活動自2月1日起開始持續至2月20日,每天舉(ju) 辦一場直播,邀請多名嘉賓結合自己在北京生活的經曆,闡釋北京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等方麵的建設成果和發展成就。(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