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軍:教育科研助力冬奧
謝軍(jun) (國際象棋世界冠軍(jun) )
教育科研助力冬奧
光明日報記者 趙斌藝
“上冰上雪,我還是初級水平,但是聊聊關(guan) 於(yu) 奧林匹克運動和科技冬奧,沒問題。”麵對記者的提問,首都體(ti) 育學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長謝軍(jun) 笑著說。
從(cong) 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開始,首都體(ti) 育學院就把服務冬奧當成學校頭等重要的任務。“這次冬奧會(hui) ,我們(men) 全方位積極投入相關(guan) 工作,許多老師和學生作為(wei) 比賽的技術官員和誌願者,正忙碌在賽事服務一線。”謝軍(jun) 說。
相關(guan) 的科研工作也沒有落下。謝軍(jun) 介紹:“圍繞奧林匹克文化和冰雪運動的科研工作相繼展開,目前相關(guan) 研究課題既有社會(hui) 科學方麵,也有自然科學領域的探索和實踐。我主要牽頭了兩(liang) 項課題任務,一個(ge) 是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遺產(chan) 助力國家發展戰略研究’,另一個(ge) 是國家科技重點研發項目‘科技冬奧’重點專(zhuan) 項‘冰雪運動推廣普及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品研發及示範’。”
其中一些科研項目成果,已經直接服務於(yu) 冬奧文化推廣工作中。在中國科技館裏,一場充滿互動性和體(ti) 驗感的“冬夢飛揚——科技冬奧主題展覽”正在火熱開展,成了冬奧會(hui) 期間的熱門打卡點。觸摸永不融化的凝膠冰雪、戴上VR眼鏡體(ti) 驗冰雪運動、親(qin) 手製作桌麵冰壺……一項項設計巧妙的體(ti) 驗活動,讓參觀者在感受冰雪運動魅力的同時,了解冰雪運動背後的科學原理。
“這是‘科技冬奧’專(zhuan) 項的一部分,我們(men) 的項目組匯聚了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科技館等9家單位的優(you) 質資源,爭(zheng) 取以國家隊水準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展覽是團隊的重點任務,目標就是打造科技與(yu) 體(ti) 育融為(wei) 一體(ti) 的奧林匹克運動和冰雪運動科普平台,呈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謝軍(jun) 說,展覽通過“冬奧之約”“冰雪之魅”“運動之秘”“科技之力”“未來之城”五個(ge) 主題展區,以及三個(ge) 展示交流專(zhuan) 區,結合5G、4K、VR等現代技術手段,以獨具特色的互動展示方式,直觀有趣地展現了冰雪運動中的科技力量和科學原理。
不僅(jin) 如此,謝軍(jun) 團隊還致力於(yu) 向青少年推廣普及冬奧會(hui) 。2021年,由項目組編寫(xie) 的《冬奧奇緣:遇見冰雪賽場和中國榜樣》《探秘北京冬奧會(hui) 》係列繪本等相繼出版,用簡潔的描述和直觀的繪圖,為(wei) 青少年了解冬奧會(hui) 和冰雪運動打開了一扇大門。
“其實童書(shu) 的創作非常難,尤其是科普繪本的創作,既需要專(zhuan) 業(ye) 知識的規範表述,又需要良好的原創視覺呈現,創作周期也比一般的書(shu) 籍要長,對團隊協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期市場調研、選題專(zhuan) 家論證、圖書(shu) 框架設計以及文字、美編創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大家共同的希望是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繪本,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這樣一次重大曆史事件留下美好印記。
對於(yu) 這項工作,謝軍(jun) 認為(wei) ,最大的動力還是文化理念傳(chuan) 播和奧林匹克教育價(jia) 值觀驅動。希望能在時間的長河裏留下中國印記,如果若幹年後別的地方辦奧運需要創作借鑒,他們(men) 能看到中國的東(dong) 西。
對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謝軍(jun) 有太多的感觸:“從(cong) 夏奧會(hui) 到冬奧會(hui) ,我感受到無論是國家還是城市都更加包容,民眾(zhong) 對運動員的態度、對金牌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謝軍(jun) 認為(wei) ,體(ti) 育的本質是一種教育,其中所蘊含的正能量,能夠更好地助推國家其他的事業(ye) 的發展。
讓謝軍(jun) 感到自豪的是,本屆冬奧會(hui) 如期順利舉(ju) 辦。“這展現了我們(men) 對國際社會(hui) 的鄭重承諾,體(ti) 現了我們(men) 的大國擔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做到‘如期如約’,離不開無數人的辛苦付出。自己非常榮幸有機會(hui) 參與(yu) 到這樣一個(ge) 曆史大事件中,更要紮紮實實把手邊的事情做好。”
作為(wei) 中國首位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jun) ,12年前謝軍(jun) 的身份從(cong) 世界棋後轉為(wei) 一名首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一路走來奮鬥軌跡始終沒離開過體(ti) 育領域,體(ti) 育已經成為(wei) 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從(cong) 小就伴隨著體(ti) 育成長,人生超過五分之四的時間和體(ti) 育相關(guan) 。我特別堅信一句話,國運興(xing) 則體(ti) 育興(xing)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zhong) 對體(ti) 育的認識越來越客觀,體(ti) 育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大家的日常生活。”謝軍(jun) 堅信,建設體(ti) 育強國,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一個(ge) 重要目標,我國也正朝著這個(ge) 目標不斷邁進。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8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