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居家適老化改造生活裏不再“磕磕碰碰”

發布時間:2022-02-18 17:58: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現實挑戰】沒有呼救設施,衛生間易滑倒,老舊樓房沒電梯……居家養(yang) 老存在不便與(yu) 安全隱患

  【應對策略】居家適老化改造逐漸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極大提高老人生活自理能力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1.9億(yi) 人。目前大多數老年人首選的養(yang) 老方式仍是居家養(yang) 老。家中沒有呼叫、報警設施,衛生間缺少扶手、光線昏暗,老舊樓房沒電梯……這些都可能給居家的老人們(men) 帶來不便與(yu) 安全隱患。如何讓老年人在家中安全養(yang) 老,成為(wei) 社會(hui) 日益關(guan) 注的話題。

  2020年7月,民政部、財政部、全國老齡辦等9部委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針對老人居家養(yang) 老中容易遇到的摔倒、生活不便等問題,居家適老化改造應運而生,讓老年人不再“磕磕碰碰”,擁有一個(ge) 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

  貼近需求

  適老化改造精細化

  93歲的羅女士與(yu) 子女和保姆同住。老人患有心髒病和高血壓,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因曾在家中跌倒造成髖關(guan) 節骨折,導致腿部力量減弱,現在隻能借助輔具完成日常行動。羅女士的家屬表示,老人平時隨身攜帶無線呼叫器,有問題會(hui) 隨時呼救,但老人平時起夜較頻繁,起床比較吃力,家中的環境不太方便老人生活。

  了解到可以對居家環境進行改造,提升老人居家養(yang) 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羅女士的家屬找到了安馨康養(yang) 集團孝心天使服務團隊,對家裏進行適老化改造。考慮到老人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團隊建議以預防跌倒為(wei) 主,可以對衛生間、淋浴區以及臥室進行改造。根據改造方案,團隊對地麵進行了防滑處理,在老人常經過的牆邊安裝了扶手,衛生間裝上了馬桶助力架和洗澡椅,還將此前簡易坐便凳更新為(wei) 更適合老人的馬桶座便椅,對老人的拐杖和呼叫器也進行了更換。

  “改造之後真的方便安全了不少,比如以前在屋裏走動的時候,偶爾會(hui) 打滑,現在不會(hui) 了;以前如廁後起身特別費勁,現在有了助力架,一借力就能起來,方便太多了。”羅女士說著又指向臥室床邊的扶手,表示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翻身會(hui) 從(cong) 床上掉下來,起床也省力了,現在自己安心,兒(er) 女也放心了。

  該團隊服務部總監蘭(lan) 皓說,適老化改造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預防,對於(yu) 行動不太方便或者需要專(zhuan) 人照顧的老人來說,專(zhuan) 業(ye) 的適老化改造能大大提高他們(men) 生活自理能力。

  政府補貼

  困難老人居家安全更有保障

  家住豐(feng) 台區長辛店街道西峰寺社區的陳女士今年73歲,患有心髒病、風濕等多種疾病,走路不太利索,生活很不方便。2019年9月,陳女士家開始進行適老化改造,臥室燈換成智能燈,床邊安裝了桌子,既能充當起身的扶手,也能擺放一些日用品;浴室配備了洗澡椅,地麵鋪了防滑墊;馬桶旁安裝了兩(liang) 個(ge) 扶手,方便起身……此外,陳女士還新添了一輛折疊輪椅和一個(ge) 助步器,一係列的改變讓居家生活發生了大變化。“改造後方便多了,上衛生間和洗澡也更安全了!”陳女士說,改造一共花了4400多元,都是政府出的錢。

  陳女士居家條件的改善得益於(yu) 北京市推進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政策。2016年9月,北京市民政局、老齡工作委員會(hui) 辦公室啟動了經濟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改造內(nei) 容包括助行、助浴、助潔、緊急救援、康複輔助等,改造標準為(wei) 每戶不超過5000元。截至2021年年底,已完成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4682戶。

  據了解,目前全市有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yang) 老,其中半數為(wei) “空巢老人”,10%獨自居住,缺少家庭的照護。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產(chan) 生了明顯的生理機能變化,家庭適老化改造可以通過施工改造、設施配備、輔具適配等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環境,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導致的生活不適應,提升居家生活品質。

  “十四五”期間,全市將製定居家適老化改造政策服務包,將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納入重點保障對象,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效滿足居家養(yang) 老需求。同時,加快既有社區道路設施、休憩設施、信息化設施、社區服務和生活性服務場所等與(yu) 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an) 領域的適老化改造。加強步行係統安全設計和空間節點標誌性設計,配建有利於(yu) 各年齡群體(ti) 共同活動的健身和文化設施。加強社區生態環境建設,鼓勵開發老年宜居住宅、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老社區。

  專(zhuan) 家建議

  建立適老化改造標準體(ti) 係

  目前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數大,並麵臨(lin) 快速增長趨勢。而原有居家養(yang) 老環境不適老,且適老化改造知識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蘇宏在今年北京“兩(liang) 會(hui) ”上提出關(guan) 於(yu) 進一步滿足居家養(yang) 老需求,加快適老化改造的提案。

  蘇宏建議,在全市全麵宣傳(chuan) 推廣居家養(yang) 老適老化改造。根據自願改造的原則,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自願申請改造,在轄區內(nei) 廣泛宣傳(chuan) 、重點排摸、精準評估、實地走訪、收集反饋全過程跟進,通過政府補貼、企業(ye) 讓利、家庭自付的資金分擔機製,將適老化改造工作落到實處,消除老人各種顧慮。

  同時,應建立適老化改造標準體(ti) 係和工程標準化管理製度。完善現行適老化及無障礙設計標準及管理辦法,對選材、尺寸等均做統一規定,並將適老化改造強製性標準覆蓋到居室內(nei) 部。建立供應商、施工企業(ye) 準入製度或供應商白名單,建立完善的工程驗收標準及管理機製,並加強適老化改造設施的後續維護及監管。

  文/付佳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