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交易漸熱 挖掘數據“石油”我們準備好了嗎
大數據交易迎來一波熱潮。今年1月,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在長沙試運營。這是繼貴州、陝西、北京、上海之後,國內(nei) 最新設立的新型大數據交易所。與(yu) 此同時,多地政府和企業(ye) 也在積極籌建數據交易場所。
作為(wei) 新的生產(chan) 要素,數據被稱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價(jia) 值巨大不容忽視。大數據交易升溫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麽(me) ?挖掘這一寶貴資源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北京、上海等地發力數據交易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以來,我國先後有40多個(ge) 城市宣布籌建或正在籌建數據交易場所。此外,還存在大量以某個(ge) 企業(ye) 為(wei) 主開展數據交易的場所。
在新一輪技術和產(chan) 業(ye) 變革下,每天、每分鍾都在不斷產(chan) 生的數據,與(yu) 土地、勞動、資本等一樣被列為(wei) 生產(chan) 要素,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數據被譽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專(zhuan) 家表示,如同石油驅動了工業(ye) 化時代的發展,大數據將驅動信息與(yu) 智能化時代的發展。正因如此,數據的商品屬性也日益凸顯。
不過,據大數據流通與(yu) 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複旦大學教授黃麗(li) 華觀察,每年全社會(hui) 數據量增長率約40%,但真正被利用的數據量增長率隻有5.4%。
“我們(men) 需要讓數據流動起來,真正讓數據發揮價(jia) 值。而要流動起來,就意味著需要有中間環節。”黃麗(li) 華說。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ti) 製機製的意見》發布,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各地紛紛出台與(yu) 數據有關(guan) 的條例和辦法。近期,多地迎來大數據交易市場建設熱潮。
2021年年底,上海數據交易所在浦東(dong) 新區揭牌成立,首批簽約“數商”為(wei) 100家,登記掛牌的數據產(chan) 品為(wei) 20個(ge) 。
2021年3月成立的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被業(ye) 界稱為(wei) 開啟全國數據交易所2.0時代的標誌性機構。這家機構采用“數據可用不可見,用途可控可計量”新型交易範式,目前已入駐100多家單位。
“我們(men) 類似於(yu) 一家大型超市。”北數所負責人李岷用這一比喻,來解釋數據交易內(nei) 容,“既有出售原始數據的‘生鮮區’,也有成品類數據產(chan) 品的‘食品百貨區’,還有‘訂餐加工區’,能滿足不同類型、層次客戶多樣化的交易需求。”
據介紹,北數所交易的產(chan) 品包含數據、算法、算力等三類。如以“宮保雞丁”來打比方,交易的不僅(jin) 有“雞肉或黃瓜”這樣的數據原材料,也有“宮保雞丁菜譜”這樣的算法,還有製作成品菜的“廚房”——算力。
數據應用:提高征信評估效率與(yu) 廣告精準度
據了解,目前數據交易所的供給方,主要包括中國電信、中國銀聯、國家電網等數據密集型企業(ye) ,萬(wan) 得、聚合數據等“采銷一體(ti) ”的數據供方,以及其他獲得授權參與(yu) 交易的企業(ye) 。
需求方則主要包括金融類企業(ye) 、在線服務類企業(ye) (電商平台等)、在線廣告類企業(ye) 、科創類公司、科研機構等,其獲取數據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市場預測,進行智能化運營和科學決(jue) 策。
作為(wei) 新的生產(chan) 要素,數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與(yu) 傳(chuan) 統的資源不一樣,數據不是孤立的資源。”黃麗(li) 華說,數據要素能提高其他四個(ge) 傳(chuan) 統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乘數效應”,在交易中也有一些特殊考量。
記者了解到,目前數據交易的熱點產(chan) 品,主要集中於(yu) 征信計算和在線廣告等方麵。
比如,上海數交所成立首日達成的一項交易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和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企業(ye) 電智繪”。國網上海電力對企業(ye) 用電數據進行脫敏和深度加工後,形成涵蓋企業(ye) 用電行為(wei) 、繳費、水平、趨勢等內(nei) 容的數據產(chan) 品,提供給工行。利用這一產(chan) 品,能降低銀行甄別客戶時的信息不對稱風險和時間成本,同時為(wei) 企業(ye) 申請信貸業(ye) 務提供信用支撐。
北數所有一種數字交易合約叫“企業(ye) 普惠金融數字畫像”。合約應用商是某銀行的北京分行,旨在解決(jue) 普惠金融業(ye) 務中營銷和拓客的痛點。這一交易隻交換計算結果不交換數據,結合銀行自有業(ye) 務數據,可提供準確的小微企業(ye) 數字畫像服務。
數據交易的基本流程是怎樣的?
據介紹,“數商”先要找律師事務所進行合規審查,確認數據來源是否合法、加工是否得當,同時由質量評估機構進行質量評級,確認無誤後,數據產(chan) 品可在交易所掛牌。
那麽(me) ,數據的價(jia) 值如何評估?
黃麗(li) 華提出,數據產(chan) 品可分為(wei) 公共數據和非公共數據(商業(ye) 數據),從(cong) 具體(ti) 定價(jia) 方法來講,公共數據定價(jia) 一般采用加工成本加適當利潤的方法,形成政府指導價(jia) 格;商業(ye) 數據產(chan) 品定價(jia) 常用的有成本加成定價(jia) 法、需方收益定價(jia) 法和市場定價(jia) 法。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數據都可交易。“隻有可被計算機計算、具有一定通用性、可描述清楚、重複交易、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數據產(chan) 品才能交易。”黃麗(li) 華說。
無場景不交易,個(ge) 人隱私不碰
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按下“快行鍵”的同時不能忘記係上“安全帶”。目前,我國數據流通交易市場的建設仍處於(yu) 探索期,很多人擔心個(ge) 人數據被交易,產(chan) 生法律風險。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山棟明介紹,目前上海數交所的原則是不合規不掛牌、無場景不交易,個(ge) 人隱私不碰,涉及國家安全、違背公共利益的都剔除在外。
如果將數據比喻為(wei) 菜場裏的土豆,在傳(chuan) 統交易中,賣主不會(hui) 關(guan) 心買(mai) 土豆是要做什麽(me) 。而在數據交易市場,買(mai) 方必須說明“土豆買(mai) 來是為(wei) 了炸薯條還是做燉菜”。
據了解,上海數交所會(hui) 在數據產(chan) 品掛牌前進行合規審查,專(zhuan) 業(ye) 機構對法律風險進行認證,分級分類確定數據安全等級。不同級別的數據將對應不同級別的交付方式。
對於(yu) 事後數據購買(mai) 方違約使用數據產(chan) 品的行為(wei) ,數據賣方可通過數據仲裁中心維權,確保數據購買(mai) 方依法依約使用。此外,上海數交所目前還在探索建立誠信管理製度,將違約使用數據的企業(ye) 列入上海數交所失信名單中。
李岷說,北數所正引入數據審計機製,如果第三方數據審計機構發現購買(mai) 方違規使用數據,將向北數所及相關(guan) 部門提供材料。
目前,全球多國已意識到數據資產(chan) 的價(jia) 值,紛紛出台相關(guan) 法規。我國已形成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的合規“三駕馬車”,也有多部涉及數據合規的法律法規、規章製度和國家標準。但專(zhuan) 家坦言,數據合規審查在製度上仍存挑戰。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ti) 方案中提到,建立健全數據流通交易規則。探索“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交易範式,在保護個(ge) 人隱私和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分級分類、分步有序推動部分領域數據流通應用。
“數據流通交易市場建設是複雜的係統工程,需從(cong) 製度體(ti) 係、市場體(ti) 係、基礎設施和監管體(ti) 係建設等方麵通盤考慮。在堅持邊創新發展邊優(you) 化體(ti) 係的同時,還要加強理論與(yu) 方法研究,指導我國數據交易市場有序健康快速發展。”黃麗(li) 華說。(舒靜 龔雯 張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