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高位運行仍有大空間
一杯奶不僅(jin) 是社會(hui) 關(guan) 心的熱點,也是產(chan) 業(ye) 行業(ye) 的牽掛。2021年,我國奶業(ye) 經濟保持高位運行,原料奶產(chan) 量、乳製品加工量與(yu) 乳製品消費需求均有增長。但是,奶業(ye) 發展也麵臨(lin) 明顯挑戰:飼料成本快速增長導致養(yang) 殖收益有所下降;國內(nei) 產(chan) 出增速滯後於(yu) 需求增速,乳製品進口快速增長,奶源自給率明顯下降。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判斷,2022年乳製品消費需求將繼續快速增長,原料奶價(jia) 格保持高位,奶牛養(yang) 殖收益有所提升,乳製品進口增幅有所下降。為(wei) 推進奶業(ye) 振興(xing) ,要圍繞適度規模家庭養(yang) 殖和養(yang) 殖端基礎性地位兩(liang) 方麵完善奶業(ye) 產(chan) 業(ye) 政策。
消費高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均奶類消費量14.4公斤,同比增長10.6%;全國乳製品總產(chan) 量達3031.7萬(wan) 噸,同比增長9.4%。中國社科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產(chan) 業(ye) 經濟室主任、國家奶牛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產(chan) 業(ye) 經濟室主任劉長全說,在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和豬肉價(jia) 格大幅回落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乳製品消費需求仍實現高速增長,並創近年來最大增幅,充分反映了城鄉(xiang) 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加快轉變的趨勢。過去一年裏,得益於(yu) 實施振興(xing) 奶業(ye) 行動,奶業(ye) 經濟保持高位運行。
龍頭企業(ye) 表現尤為(wei) 突出。伊利集團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乳製品企業(ye) ,位居全球乳業(ye) 五強。2021年前三季度業(ye) 績報告顯示,伊利實現營業(ye) 總收入同比增長15.23%,淨利潤同比增長31.82%,前三季度淨利潤已超上年全年。寧夏伊利2021年營業(ye) 收入突破100億(yi) 元,產(chan) 量突破100萬(wan) 噸,實際產(chan) 能、年營收、年產(chan) 量三項指標均居世界液態奶單體(ti) 工廠首位。
越來越多的資金在進入乳業(ye) ,尤其深入縣域和鄉(xiang) 鎮。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公室副主任周建榮說,以乳製品加工為(wei) 突破口,成功吸引浙江九頭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項目落戶該鎮。項目計劃投資5.8億(yi) 元,打造集休閑觀光、技術培訓、科普教育於(yu) 一體(ti) 的乳業(ye) 主題農(nong) 業(ye) 綜合體(ti) 。江西蘆溪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楊學紅說,當地吸納社會(hui) 資金2000多萬(wan) 元,建成消納養(yang) 殖糞汙的蜜桃基地和優(you) 質牧草基地,形成種養(yang) 結合的乳業(ye) 綠色發展模式。目前,全縣乳業(ye) 年產(chan) 值3億(yi) 元,集牧草種植、奶牛繁育、乳品加工於(yu) 一體(ti) 。
2021年我國嬰幼兒(er) 配方奶粉進口量同比下降22.1%,這也是連續第二年下降。飛鶴是嬰幼兒(er) 配方奶粉龍頭企業(ye) ,也是國產(chan) 奶粉品牌壯大的縮影。飛鶴副總裁陳曉東(dong) 說,在研發方麵,飛鶴與(yu) 北京大學醫學部成立營養(yang) 與(yu) 生命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深化對全人群的營養(yang) 研究。他們(men) 還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中國農(nong) 科院奶業(ye) 創新團隊,對標準體(ti) 係進行升級。
提升行業(ye) 效益
當前,我國奶業(ye) 麵臨(lin) 著複雜的形勢。從(cong) 國內(nei) 看,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生鮮乳生產(chan) 成本偏高,不少乳製品市場價(jia) 格定位過高,乳品供給對需求的適配度有待改善,產(chan) 業(ye) 鏈協調性有待提升。從(cong) 國際看,受資源環境承載力、碳減排壓力等限製,無論是乳製品還是種牛進口,未來都麵臨(lin) 較大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飼料價(jia) 格攀升驅動生產(chan) 成本快速增長。”劉長全介紹,據國家奶牛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牧場監測數據,規模牧場原料奶單位生產(chan) 成本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持續下降,但2018年下半年後轉為(wei) 波動和小幅上升趨勢,自2020年轉為(wei) 快速上漲。2021年1月至9月,生產(chan) 成本從(cong) 3.51元/公斤上升到3.77元/公斤,達到曆史高點。9月後原料奶單位成本略有下降,至12月降至3.74元。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對主產(chan) 省的監測數據,2021年原料奶全年收購均價(jia) 4.29元/公斤,比2020年高13.23%。雖然原料奶價(jia) 格保持高位,略有上升,但由於(yu) 飼料價(jia) 格與(yu) 生產(chan) 成本增長更快,2021年全年奶牛養(yang) 殖收益呈下降趨勢。據國家奶牛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監測牧場數據,2021年1月至3月,原料奶生產(chan) 的毛利潤從(cong) 0.80元/公斤快速降至0.57元/公斤,毛利潤率從(cong) 22.91%降至16.10%,9月以來又略有下降。
2021年我國進口各類乳製品同比增加18%以上。分品種來看,酸奶和嬰幼兒(er) 配方奶粉進口量明顯下降,其他乳製品進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由於(yu) 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速,而國內(nei) 產(chan) 出增長滯後於(yu) 需求增長,2022年乳製品進口量還將繼續增加,但是增速會(hui) 有所下降。”劉長全分析,首先,國際市場乳製品價(jia) 格上漲將緩解國內(nei) 外奶業(ye) 競爭(zheng) 力的差距,並在一定程度上抑製進口過快增長。其次,多元化、特色化、新鮮化消費需求的增長都更有利於(yu) 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
“奶業(ye) 有兩(liang) 個(ge) 重要問題都需要技術進步來解決(jue) 。”劉長全表示,一是提高競爭(zheng) 力與(yu) 穩定奶源自給率。由於(yu) 資源約束,我國奶牛養(yang) 殖的飼料、土地等投入成本高於(yu) 其他奶業(ye) 發達國家,隻有通過技術進步獲得更高的生產(chan) 效率才能夠扭轉資源因素導致的競爭(zheng) 力差距。二是滿足最廣大消費者對價(jia) 格親(qin) 民、營養(yang) 安全的乳製品需求。奶業(ye) 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人均乳製品消費水平低、不同人群之間消費水平差距大,解決(jue) 的關(guan) 鍵是降低乳製品的成本與(yu) 價(jia) 格。
應強化政策引導
劉長全認為(wei) ,要強化兩(liang) 方麵的政策引導。一是強化適度規模家庭養(yang) 殖的政策導向。提高奶業(ye) 各項支持政策對家庭牧場的瞄準性,圍繞適度規模家庭養(yang) 殖的發展需求構建奶業(ye) 的生產(chan) 體(ti) 係、產(chan) 業(ye) 體(ti) 係與(yu) 經營體(ti) 係。二是強化養(yang) 殖端在奶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中基礎性地位的政策導向。加強產(chan) 業(ye) 鏈利益聯結機製建設,讓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奶農(nong) 和奶牛養(yang) 殖業(ye) 。為(wei) 此,要提高奶農(nong) 組織化水平、完善原料奶價(jia) 格形成機製、構建第三方檢測製度等。
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劉亞(ya) 清說,我國有強大的人口資源優(you) 勢,消費需求潛力巨大。奶業(ye) 發展要依托強大國內(nei) 市場,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既要鞏固壯大原有品類,也要努力開拓新品類,有計劃地增加巴氏殺菌乳、奶酪、黃油、乳清粉等。同時,中國奶業(ye) 國際化程度高,既要積極應用國際先進的經驗、設備、成果,實現高質量“引進來”,更要增強內(nei) 功,實現高水平“走出去”。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提高奶源供給能力,持續加強優(you) 質奶源基地建設,提單產(chan) 、提質量、降成本,努力完成70%的自給率目標。進一步穩固養(yang) 殖加工利益聯結,支持乳品企業(ye) 擴大自有奶源比例,鼓勵延伸產(chan) 業(ye) 鏈,支持主產(chan) 省完善生鮮乳價(jia) 格協商機製。進一步提高乳品供需適配度,發揮國產(chan) 奶優(you) 勢,加快開發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幹乳製品,鼓勵發展特色奶食品。(喬(qiao) 金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