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有戲有視野的中國史
作者:宋鑫
秦國智囊團為(wei) 何多是商鞅、張儀(yi) 等外籍人士?漢武帝如何賺錢又燒錢?李淵何以憑借3萬(wan) 兵馬7年定天下?戰術天才李存勖吃了哪些戰略短板的虧(kui) ?胡惟庸為(wei) 何必須死?崇禎是如何遠程“幫倒忙”的?……
這些熟悉的名字背後,不僅(jin) 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濃縮了每個(ge) 時代承襲、變革和發展的偶然性與(yu) 必然性。
《看不夠的中國史》,《國家人文曆史》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本書(shu) 是《國家人文曆史》雜誌公眾(zhong) 號的精華結集,以時間為(wei) 脈絡,以“變化”為(wei) 核心,精選製度、經濟、軍(jun) 事、戰略、朝堂5大主題,53個(ge) 有戲又有料的話題,由點著麵地縱向梳理了古代中國多個(ge) 領域的承襲與(yu) 變革,以動態的思維挖掘其背後的邏輯與(yu) 本質,不僅(jin) 還原了一個(ge) 個(ge) 鮮活多元的大時代,道出成敗興(xing) 衰之理,更以詼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嚴(yan) 謹的考證,勾勒了今天中國的疆域版圖、文化思想、經濟格局、風俗人情和法度製度等多個(ge) 領域的曆史脈絡。
中國的曆史連續而悠久,典籍資料汗牛充棟,想要快速讀懂中國古代的風雲(yun) 流轉,有一條非常好的線索,就是從(cong) 古代中國的承襲與(yu) 變革入手。
這本《看不夠的中國史》,是《國家人文曆史》雜誌公眾(zhong) 號的精華結集。選稿角度聚焦古代多個(ge) 領域的曆史沿革,同時精選曆史洪流中的標誌事件、代表人物,深挖曆史真相,還原個(ge) 人與(yu) 時代的激烈碰撞。
我們(men) 的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關(guan) 鍵的字是“變”。而曆史是什麽(me) ?雨果說,曆史是過去傳(chuan) 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
《國家人文曆史》雜誌以“人文家國、曆久彌新”為(wei) 理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中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橋梁。雜誌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為(wei) 核心價(jia) 值的國家級時事人文類半月刊。這本《看不夠的中國史》,選擇以承襲與(yu) 變革為(wei) 重心,就是希望廣大讀者讀懂曆史這麵鏡子,明白中國為(wei) 什麽(me) 能夠在幾千年的風雲(yun) 變幻中傳(chuan) 承至今、曆久彌新,更能在當今瞬息萬(wan) 變的態勢中,憑借曆史的思維,預判趨勢,把握機遇。
書(shu) 中以時間為(wei) 脈絡,以“變化”為(wei) 核心,精選製度、經濟、軍(jun) 事、戰略、朝堂5大主題,53個(ge) 有戲又有料的話題,由點著麵地縱向梳理了古代中國戶籍、征兵、賦役、郵驛、交通、官製、禮製、經濟格局、文化差異、民族政策、外交策略等多方麵的曆史變遷。無論是曆史愛好者還是學生,想要了解曆史,都繞不開書(shu) 中提到的各個(ge) 方麵。
這次結集不僅(jin) 收錄了吳鉤、侯楊方等專(zhuan) 業(ye) 曆史學者的文章,還有黃金生、湘橋蓬蒿人、郭曄旻等自媒體(ti) 平台的熱門作者的爆款文章。相較於(yu) 斷代史、通史等曆史讀物,這本書(shu) 以專(zhuan) 題文章的形式呈現曆史,不僅(jin) 利於(yu) 讀者厘清曆史的大邏輯,更便於(yu) 讀者把古今相關(guan) 聯,深刻理解當下。
文章專(zhuan) 業(ye) 、生動、深度
《看不夠的中國史》中,不僅(jin) 有豐(feng) 富的曆史知識,更將政治、地理、經濟、科技、軍(jun) 事等多學科知識融會(hui) 貫通,可謂幹貨滿滿。
以水文地理為(wei) 例,書(shu) 中收錄的文章有:《成也黃河,敗也黃河的開封》《大運河:北宋立國的生命線》《長江流域的崛起:中國的南北差異從(cong) 何而起?》《生意越做越大、格局越來越小的廣州“通海夷道”》《秦能夠統一六國,在地利上究竟沾了多大的光?》。
通過對幾大水係重要曆史的講解,中國流域經濟的發展演變躍然紙上。從(cong) 曆史的角度探尋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就不難理解:為(wei) 什麽(me) 今天的黃河流域經濟帶、長江流域經濟帶和海岸線經濟鏈仍然是中國幾大區域的主要經濟係統;為(wei) 什麽(me) 改革開放以來,流域經濟體(ti) 係的發展、成熟和升級,被視為(wei) 重中之重。
這種把複雜的曆史知識點,以專(zhuan) 業(ye) 的角度、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呈現,書(shu) 中還有很多。
選篇角度新穎,兼顧體(ti) 係性和話題性
本書(shu) 以小口切入,深入挖掘曆史的橫截麵和縱向線,把曆史講得環環相扣、生動有戲。讀者能夠一邊享受讀故事的爽感,一邊剖析和思考曆史問題,進而找到曆史和自己的連接,獲得更多的啟發。
《看不夠的中國史》入選的篇目,注重從(cong) 方方麵麵盡力展示中國曆史的麵貌,也力圖以時間為(wei) 線索,梳理多個(ge) 領域的沿革。不拘泥於(yu) 王侯將相這些曆史洪流中的大人物、大事件,也關(guan) 注農(nong) 、牧、商、工這些普通平民的生存和活動,可以為(wei) 讀者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曆史知識體(ti) 係。同時,以引導讀者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挑選了一批視角新穎、見解獨到和今天高度相關(guan) 的篇目。既可以讓廣大曆史愛好者“溫故而知新”,也可以讓對曆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充分感受曆史的趣味性和啟發性。
做好曆史分鏡,講好曆史故事
荷蘭(lan) 曆史學家彼得·海爾曾說:曆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ge) 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這句話,形容千年傳(chuan) 承不斷的中國曆史,尤為(wei) 貼切。
而曆史終歸也是人的曆史,有血有肉、有笑有淚,才是鮮活的。透過曆史,解讀人心、訴說命運、刻畫時代,也是曆史具有永恒魅力的一麵。
如果曆史是一出連續劇,那麽(me) 每個(ge) 時代、每個(ge) 時間點、每個(ge) 人物、每個(ge) 曆史事件,都可以看作是這出戲的分鏡,如何把這些鏡頭拍好,如何把曆史鏡頭串聯起來講好曆史故事,就很考驗講述者的功力。
《國家人文曆史》雜誌公眾(zhong) 號長期在曆史領域耕耘,不僅(jin) 以專(zhuan) 業(ye) 嚴(yan) 謹見長,更了解讀者,擅長選取讀者喜聞樂(le) 見的形式和內(nei) 容,呈現曆史的精彩。
《看不夠的中國史》就在“講故事”方麵下足了功夫,朝堂上的角力,戰場上的籌謀,對內(nei) 對外的策略,以時代為(wei) 框架,立足於(yu) 個(ge) 人內(nei) 心和活動對曆史重大影響,將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娓娓道來。(宋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