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雲”展出 3D打印1:1還原洞窟風貌

發布時間:2022-02-23 15: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太原2月22日電 (記者 李新鎖)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博物館2月22日至28日線上展出海外回歸佛首,該博物館利用3D打印技術,將佛首所在的原始石窟按1:1的比例進行還原,力圖使觀眾(zhong) 感受到洞窟的曆史風姿。

  太原天龍山石窟開鑿於(yu) 北朝晚期至隋唐時期,是中原地區代表性佛教石窟。20世紀20年代,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會(hui) ”驅動下,天龍山石窟遭到大規模盜鑿,幾乎所有精品文物都流失於(yu) 海外。2021年2月11日晚,流失海外近一個(ge) 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央視春晚。此後不久,佛首回歸天龍山。

  如今,在天龍山,遊客所見洞窟大多是殘損不全的造像和鑿毀的窟壁,根本無法想象石窟輝煌時期的原貌。而觀眾(zhong) 在國外博物館看到的天龍山造像則遊離於(yu) 石窟本體(ti) 之外,無法感知它們(men) 在洞窟和林泉山水之間的意境。

  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yu) 灝介紹,佛首回歸後,館方采用最新的3D打印技術,把佛首所在的原始石窟按1:1的比例進行還原。觀眾(zhong) 在欣賞佛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它在石窟中的原始風貌。

  在當天的線上直播中,展廳內(nei) 的文字、圖片,按照天龍山文物流失、保護、追索等邏輯逐一介紹石窟往事。

  展廳內(nei) ,回歸佛首造像肉髻低平,素麵發式,發際線無分叉,臉龐圓潤,雙目下視,嘴角內(nei) 凹,露出笑容。在燈光的照射下,佛首散發著神秘、高貴的光芒。

  於(yu) 灝說,天龍山石窟是國內(nei) 石窟寺被人為(wei) 盜鑿、破壞最嚴(yan) 重的區域之一。截至目前,已知有160餘(yu) 件天龍山石窟文物流失世界各地。上述佛首的回歸,將有利於(yu) 引導社會(hui) 各界貢獻力量,促進更多天龍山乃至國家流失文物的回歸。(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