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治理環境宜減汙降碳協同推進
光明日報北京2月23日電(記者張蕾 通訊員張曉華)“與(yu) 一些發達國家基本解決(jue) 環境汙染問題後再轉入強化碳排放控製階段不同,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麵臨(lin) 協同推進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任務。要發揮後發優(you) 勢,實施減汙降碳協同治理,統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2月23日,生態環境部舉(ju) 行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該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yan) 剛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嚴(yan) 剛指出,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是高碳能源結構和高能耗、高碳的產(chan) 業(ye) 結構問題,汙染物與(yu) 二氧化碳排放呈現顯著同根同源性。“研究表明,我國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源中,幾乎所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源,以及50%左右的揮發性有機物和85%左右的一次PM2.5(不含揚塵)排放源,都與(yu) 二氧化碳排放源高度一致。”嚴(yan) 剛表示。
“十四五”是我國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關(guan) 鍵五年,也是實現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的關(guan) 鍵期和窗口期。在嚴(yan) 剛看來,減汙降碳兩(liang) 項重大任務的難度和挑戰非常大,需要按照黨(dang) 中央統一部署,推動減汙降碳一體(ti) 謀劃、部署、推進和考核,以實現目標、區域、措施、政策和監管協同。為(wei) 此,除強化源頭防控、措施優(you) 化和環境治理協同外,還應推進政策創新協同,即依托現有生態環境製度體(ti) 係,建立健全一體(ti) 推進減汙降碳的管理製度、基礎能力和市場機製。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4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