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懸崖》:靈感來源於契訶夫小說《在路上》
作者:雷健
拉赫瑪尼諾夫一生創作了兩(liang) 首交響詩,一首源自勃克林的名畫《死島》,一首來自俄羅斯著名詩人萊蒙托夫的抒情詩《懸崖》。
說來有趣,拉赫瑪尼諾夫讀到《懸崖》這首小詩,不是在萊蒙托夫的詩集裏,而是在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在路上》裏。在這篇小說開頭,契訶夫用《懸崖》裏的頭兩(liang) 句詩作題記:
金色的浮雲(yun) 棲息
在懸崖巨人的懷中。
1893年,拉赫瑪尼諾夫讀到契訶夫的小說《在路上》,立即被小說題記所引的兩(liang) 句詩和小說中的故事所吸引,他用萊蒙托夫這首《懸崖》詩創作了同名交響詩。
交響詩源於(yu) 抒情詩和短篇小說
契訶夫1860年生於(yu) 俄羅斯羅斯托夫州的塔甘羅格,被稱為(wei) 俄羅斯19世紀末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yi) 作家,與(yu) 法國的莫泊桑和美國的歐·亨利並稱為(wei)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作家,《在路上》創作於(yu) 1886年。
俄羅斯北方一個(ge) 暴風雪肆虐的夜晚,曠野裏的羅加契村的一個(ge) 小飯鋪裏,深夜來了一位名叫伊洛瓦依斯卡雅的小姐和她的馬車夫。小姐年歲不大,是一個(ge) 莊園主。暴風雪太大,馬不肯再走了,她隻好到小飯鋪裏躲一夜。
此時,小飯鋪裏還有一對已滯留好幾天的父女,父親(qin) 裏哈烈夫是個(ge) 破落地主、流浪漢,但卻閱曆豐(feng) 富。那一夜,裏哈烈夫開始與(yu) 伊洛瓦依斯卡雅搭訕,熟絡後開始給她講述他的故事以及宗教、哲學、信仰之類的,甚至以他的妻子和母親(qin) 為(wei) 例談起了女人,全然不理會(hui) 在一旁熟睡的女兒(er) 。夜深了,女兒(er) 被他的高談闊論吵醒,他趕緊哄好女兒(er) ,又在長凳上幫伊洛瓦依斯卡雅鋪好毛皮讓她睡下,然後熄滅蠟燭,在火爐旁坐下,點燃一支煙喃喃自語:“大自然賜給俄國人異乎尋常的信仰能力、追根究底的智慧、苦思冥想的才能,然而這些東(dong) 西一碰到閑散、懶惰以及輕率的幻想,就都粉碎了……”
第二天,裏哈烈夫送伊洛瓦依斯卡雅上雪橇車,目送她離開,而他還要在這裏等火車,去一個(ge) 煤礦當總管。小說的故事沒有矛盾衝(chong) 突,多是裏哈烈夫冗長甚至有點聒噪的絮叨,看不出與(yu) 萊蒙托夫這首《懸崖》詩有何聯係。直到最後,契訶夫這樣寫(xie) 道:
“他佇(zhu) 立很久,就像在地裏生了根一樣,瞧著雪橇的滑木留下的痕跡。雪花紛紛落到他的頭發、胡子、肩膀上來……不久,滑木的痕跡消失了,他本人渾身是雪,看上去像是白皚皚的懸崖,可是他的眼睛仍然在雪片的雲(yun) 霧裏尋找什麽(me) 東(dong) 西。”
原本與(yu) 懸崖沒有絲(si) 毫關(guan) 聯的故事到這裏突然與(yu) 題記的兩(liang) 句詩有了照應。嬌小可人的伊洛瓦依斯卡雅就像一片浮雲(yun) 飄來,與(yu) 裏哈烈夫這個(ge) 孤獨的男人共處一夜,聽他講述過往,然後在第二天又飄然離去,這正是萊蒙托夫《懸崖》這首8行小詩的意境:
金色的浮雲(yun) 棲息在懸崖巨人的懷中。清晨卻又離去匆匆,在藍天上歡樂(le) 地嬉戲;但古老的懸崖的皺紋裏留下一片潮濕的印痕,他矗立著,獨自出神,在荒涼中默默飲泣。1841年5月,萊蒙托夫寫(xie) 下這首小詩,7月27日,在一次朋友的家庭晚會(hui) 上,萊蒙托夫一句玩笑話惹惱了士官生同學馬丁諾夫,要和他決(jue) 鬥。萊蒙托夫不想傷(shang) 害馬丁諾夫,在決(jue) 鬥中故意射歪,卻被馬丁諾夫一槍擊中心髒當場斃命,年僅(jin) 27歲。
樂(le) 曲是對小說情節的渲染
拉赫瑪尼諾夫創作的《懸崖》交響詩在許多樂(le) 評家看來是在用旋律描繪頌揚俄羅斯卓然的自然風光,歌頌懸崖在大自然中的孤獨之美,其實並不盡然。在寫(xie) 完交響詩《懸崖》後,拉赫瑪尼諾夫在給契訶夫贈送總譜時附言道:“獻給親(qin) 愛而備受尊敬的安東(dong) ·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在路上》的作者,小說的情節是這首曲子渲染的依托。”也就是說他的樂(le) 思靈感除了來自萊蒙托夫的詩,還來自小說的情節,樂(le) 曲本身也有對小說情節的描述。
這首18分鍾的交響詩一開始是弦樂(le) 在低音區演奏出的震顫音,銅管奏出低沉的響應,雄壯巨大而孤寂的懸崖撲麵而來。隨後是長笛和單簧管歡快的應答,那是清晨鳥兒(er) 在歡叫,浮雲(yun) 在飄動。在隨後的樂(le) 段中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圓號是主角,抒情的旋律描述出壯美的俄羅斯風景,遼闊的平原,濃鬱的森林,突兀的懸崖,讓人浮想聯翩。但有時又顯得過於(yu) 嘮叨聒噪,就像小說裏嘮叨不已的裏哈烈夫。
在交響詩的第三部分,樂(le) 曲開頭出現的浮雲(yun) 主題再次出現,隻是歡樂(le) 不再,悲涼孤寂彌漫在旋律中,尾聲中抒情旋律剛一出現即被不協和的和弦打斷,旋律漸弱,最後消失在夜空中。孤獨的懸崖矗立在茫茫荒原上,暮色四合,浮雲(yun) 來棲,倦鳥歸林。也許這是懸崖幸福一夜的開始,畢竟有浮雲(yun) 在它懷裏,有鳥兒(er) 在樹上聽它嘮叨。一旦天亮它們(men) 就會(hui) 四散離去,留下懸崖在荒原上,雖有無限風光卻隻能孤芳自賞。(雷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