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壯美畫卷

發布時間:2022-03-02 16: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湘江之畔,廣西桂林毛竹山村,葡萄產(chan) 業(ye) 富了一方百姓;涼山腹地,四川昭覺火普村,連片的大棚鋪滿山坡,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武陵山區,湖北巴東(dong) ,柑橘產(chan) 業(ye) 讓當地脫貧群眾(zhong) 穩定增收……今天的脫貧地區,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成為(wei) 現實。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我國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乘勢而上、意氣風發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創造彪炳史冊(ce) 的人間奇跡

  “我們(men) 趕上了好時候,路通了,還搬進了新房子,日子比野蜜還甜。”說起脫貧前後生活的變化,雲(yun) 南怒江貢山縣“直過民族”獨龍族“文麵女”李文仕感慨不已,曾經刀耕火種、大雪封山的日子成為(wei) 曆史。

  千年貧困,一步跨越。千年夢想,一朝夢圓。

  2012年,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之後不久,黨(dang) 中央突出強調,“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關(guan) 鍵在貧困的老鄉(xiang) 能不能脫貧”,承諾“決(jue) 不能落下一個(ge) 貧困地區、一個(ge) 貧困群眾(zhong) ”,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

  八年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hui) ,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ge)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堅持看真貧,堅持了解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的實際情況,麵對麵同貧困群眾(zhong) 聊家常、算細賬,親(qin) 身感受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

  八年間,黨(dang) 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zheng) 。全國數百萬(wan) 扶貧幹部苦幹實幹,將最美的年華奉獻給脫貧事業(ye) 。中央、省、市縣財政專(zhuan) 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近1.6萬(wan) 億(yi) 元,東(dong) 部9省市共向扶貧協作地區投入財政援助和社會(hui) 幫扶資金超過1005億(yi) 元,東(dong) 部地區企業(ye) 赴扶貧協作地區累計投資1萬(wan) 多億(yi) 元,精準扶貧、對症下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

  披荊斬棘、櫛風沐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曆史性成就——現行標準下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彪炳史冊(ce) 的人間奇跡!

  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ge) 角落,脫貧群眾(zhong) 生活水平顯著提升——脫貧地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3年的6079元增長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長11.6%。“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全麵實現,義(yi) 務教育階段輟學問題實現動態清零,脫貧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2568萬(wan) 脫貧人口告別泥草房、住上安全房,低保、特困救助供養(yang) 、基本養(yang) 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脫貧地區落後麵貌根本改變——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得到解決(jue) ,貧困地區農(nong) 網供電可靠率達99%,貧困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甘肅臨(lin) 夏,通聯青海、四川的多條高速公路正抓緊建設,這裏的土特產(chan) 走出大山將更便捷;雲(yun) 南瀘水,在駐村工作隊的帶動下,古登鄉(xiang) 幹本村的香櫞、芭蕉等熱帶水果產(chan) 業(ye) 鏈條不斷拉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我們(men) 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一年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號角響徹山鄉(xiang) 村寨;一年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不斷健全——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餘(yu) 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

  一年來,有效銜接工作平穩有序——中央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yi) 元,出台33項銜接政策。確定160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並出台14個(ge) 方麵傾(qing) 斜支持政策,深化東(dong) 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易地搬遷後續扶持,“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全麵啟動實施。

  一年來,產(chan) 業(ye) 就業(ye) 持續促進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監測的832個(ge) 脫貧縣每個(ge) 縣都形成了2至3個(ge) 優(you) 勢突出、帶動力強的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脫貧人口人均實現產(chan) 業(ye) 增收2200元以上。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3145萬(wan) 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鄉(xiang) 村建設紮實推進,動力電、硬化路、4G網基本實現村村通,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順利完成;鄉(xiang) 村治理效能提升,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得到加強,積分製、清單製、數字賦能等治理方式創新發展,文明鄉(xiang) 風加快培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前行

  汪巷村、甘宣村、白水衝(chong) 村、賀溪村,浙江餘(yu) 姚梁弄鎮這些曾散落在四明山腹地的“珠子”,如今因一條旅遊線路串聯了起來,成為(wei) 一條璀璨奪目的“項鏈”。村莊抱團融合發展,成為(wei) 餘(yu) 姚在推進共同富裕實踐中探索出的新路徑。

  治國之道,富民為(wei) 始。

  “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黨(dang) 的十八大閉幕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中外記者見麵時如是宣示。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指引下,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

  如今的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產(chan) 業(ye) 結構得到優(you) 化升級,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文化事業(ye) 更加繁榮。

  如今的中國,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cong) 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形成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ti) ,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5億(yi) 人,義(yi) 務教育入學率近100%,城鄉(xiang) 間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

  時間的車輪行至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曆史階段。去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中華大地上展開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

  從(cong) 國情實際出發,遵循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腳踏實地、久久為(wei) 功,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國經濟航船向著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的方向前進。

  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脫貧攻堅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小康後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圖景在更廣闊的時空鋪展。

  (更多報道見5、6版)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2日 0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