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權現實:普遍存在的強迫勞動
【鳴鏑】
作者:劉興(xing) 華(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國際勞工組織是保護勞工權益的專(zhuan) 門人權機構,其八大核心公約構成了全球勞工權益規範體(ti) 係的基石。國際勞工組織大會(hui) 1930年通過的《強迫勞動公約》將強迫勞動定義(yi) 為(wei) “以懲罰相威脅,強使任何人從(cong) 事其本人不曾表示自願從(cong) 事的所有工作和勞務”。近年來,美國政府大肆炒作中國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的謊言,動輒以存在強迫勞動問題為(wei) 由對他國實施貿易限製,試圖淩駕於(yu) 國際勞工組織及相應的國際規則之上,以“優(you) 等生”自居,充當全球“教師爺”。
實際上,國內(nei) 強迫勞動問題嚴(yan) 重的美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批準國際勞工組織核心公約最少的國家,聯邦和州法律常常置國際法於(yu) 不顧。二者衝(chong) 突時,美國國會(hui) 和政府無心改善國內(nei) 治理和修法,隻會(hui) 將國際法一把拋開。回望曆史,審視現實,強迫勞動可謂美國人權的黑暗一隅。美國不僅(jin) 是強迫勞動最具代表性的肇始國之一,而且是強迫勞動問題的反麵教材。
頑固的奴隸製文化
從(cong) 殖民地時期開始,種植園奴隸製在美洲大陸野蠻生長,靠剝削壓迫黑奴,英國殖民者和獨立之後的美國實現了資本主義(yi) 原始積累。黑奴沒有人身自由,他們(men) 是種植園主的私人財產(chan) ,他們(men) 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從(cong) 事強迫勞動,種植的棉花和煙草等農(nong) 作物成為(wei) 美國出口的重要產(chan) 品。奴隸製為(wei) 美國現代化之路鋪路奠基,是美國崛起的起點。
哈佛大學教授安妮特·戈登-裏德曾在《外交事務》雜誌發文指出,美國自立國以來就充滿著原罪,說出美國人信條——“人生而平等”豪言壯語的人是奴隸主托馬斯·傑弗遜,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北美十三州都是允許奴隸製的州。可歎的是,被奉若神明的1787年憲法竟成為(wei) 奴隸製的保護傘(san) 。它讓奴隸主們(men) 有權抓捕跨越界線四散逃亡的奴隸,奴隸們(men) 在各州爭(zheng) 搶眾(zhong) 議院席位分配名額時卻被充當人口基數。
直到1864年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頒布,美國奴隸製才在法律上宣告終結。然而,在此之後,各種變形的奴隸製在美國延續。時至今日,殘餘(yu) 的奴隸製文化仍然在美國社會(hui) 根深蒂固。那些與(yu) 舊式黑奴貿易相似的強迫勞動和人口販賣被稱為(wei) “現代奴隸製”。奴隸製文化是當今美國白人至上主義(yi) 、種族歧視和社會(hui) 分化的土壤和禍根。一些美國人堅信隻有盎格魯-撒克遜精神理念才是美國價(jia) 值觀的核心。亨廷頓在《我們(men) 是誰》一書(shu) 中認為(wei) ,移民和美國社會(hui) 的族裔多樣化讓文化多元主義(yi) 風頭更盛,衝(chong) 擊了美國的國家認同。比亨廷頓更偏激的種族主義(yi) 人士在美國大有人在。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白人事實上擁有超越所有其他族裔的特殊地位和優(you) 先性,黑奴在曆史上為(wei) 美國發展付出的巨大犧牲被淡忘。作為(wei) “現代奴隸製”的強迫勞動以各種形式生根發芽。
今天的美國政府站在人權道德高地上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從(cong) 來不缺乏製造謊言和謠言的能力,缺乏的是躬身自省的謙卑。國內(nei) 嚴(yan) 重的強迫勞動問題欲蓋彌彰。2015年國際勞工組織關(guan) 於(yu) 反強迫勞動特別行動的報告中將美國作為(wei) 七個(ge) 典型案例國之一。報告指出,美國農(nong) 場中存在強迫勞動問題,尤其是那些從(cong) 墨西哥、危地馬拉和海地被販賣至美國的工人。其中伊莫卡利工人聯盟所披露的事實最具代表性,該組織由佛羅裏達州低收入工人組成,大都是拉美裔、海地人和瑪雅印第安人。該工人聯盟向外界證實,在佛羅裏達農(nong) 場,那些淪為(wei) 債(zhai) 奴的工人不得不長時間勞動,工作環境惡劣,工資收入極其可憐,並且在荷槍實彈的警衛監視下工作。
權力與(yu) 資本勾結下的人權黑幕
在美國,金錢、利益和權力相互纏繞勾連的戲碼層出不窮,已經成為(wei) 這個(ge) 國家文化的一部分,強迫勞動問題也是如此。資本主義(yi) 經濟滲透到美國社會(hui) 的一切領域,包括監獄。美國奴隸製廢除後,路易斯安那州安卡拉監獄由奴隸主種植園改造建成,大部分囚犯都是黑人,他們(men) 在暴力、血腥和殘酷的壓迫下從(cong) 事強迫勞動。直到今天,強迫勞動在美國私營監獄中普遍存在。2001年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停止強迫勞動》報告中,美國被視為(wei) 長期在私營監獄中實施強迫勞動的代表國家,美國工會(hui) 組織對侵犯人權的監獄勞動深惡痛絕,強迫勞動受害者大多來自少數族裔。
盡管美國聯邦政府並未準許私營監獄利用犯人牟利,但自1990年以來,監獄勞動外包在美國大多數州已合法化,美國官方承認至少有7.7萬(wan) 名犯人被關(guan) 押在由私營營利性公司運作的監獄。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教授米歇爾·古德溫2019年在《康奈爾法學評論》發表長篇論文,向世人揭開了美國令人震驚的人權黑幕的一角。美國是世界上囚犯占總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古德溫援引各方權威數據論述了“現代奴隸製”下的美國監獄強迫勞動。監獄犯人從(cong) 事著消防、馴養(yang) 動物、生產(chan) 齒科產(chan) 品、清理災害現場(如石油泄漏事故)和製作盲人書(shu) 籍等各種勞動。在加利福尼亞(ya) 州,30%的消防任務都有囚犯參與(yu) 。數十家美國世界500強企業(ye) 購買(mai) 生產(chan) 自美國私營監獄犯人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或零部件。犯人們(men) 常常是在無工資或者極低工資下勞動。在亞(ya) 利桑那州,犯人時薪僅(jin) 有0.15美元。古德溫對私營監獄的壯大深表憂慮。2016年私營監獄關(guan) 押了四分之三的被扣押移民,20%的聯邦囚犯和7%的州囚犯關(guan) 押在私營監獄。
資本家和政客各謀其利。私營監獄成為(wei) 美國社會(hui) 中權力與(yu) 資本勾結的一個(ge) 縮影。《強迫勞動或強製勞動公約》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強迫勞動不包括“根據法院判決(jue) 強製任何人從(cong) 事的任何勞動或服務”,但同時規定“這種勞動或服務係置於(yu) 公共當局的監督和控製之下,而且該人不得由私人、公司或社團雇用或安置”。但由於(yu) 美國囚犯數量龐大,聯邦和州監獄體(ti) 係無力負擔,幫助政府關(guan) 押犯人的私營監獄應運而生。
比起聯邦和州政府管理的監獄,私營監獄更為(wei) 隱蔽,缺乏政府監管,強迫勞動大行其道。與(yu) 奧巴馬時期弱化私營監獄地位的政策不同,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力推監獄市場化。將服刑時間長的犯人交由私營監獄關(guan) 押,變成一樁暴利買(mai) 賣,既可以緩解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管理壓力,也可以幫助親(qin) 共和黨(dang) 的私營監獄巨頭賺取超額利潤,這種勾結已毫不掩飾。美國私營監獄的龍頭企業(ye) CoreCivic為(wei) 立法交流委員會(hui) 提供政治捐助,將影響力的觸角伸向美國國會(hui) 議員。CoreCivic和另一家重量級私營監獄企業(ye) GEO都是親(qin) 共和黨(dang) 的企業(ye) ,他們(men) 在大選中為(wei) 共和黨(dang) 提供資金。而共和黨(dang) 也利用權力給予他們(men) 經濟“回饋”。私營監獄在權力掩護下幹著強迫勞動的勾當,是美國人權記錄上抹不去的肮髒一幕。
美國利益至上的內(nei) 外政策
美國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糾正過去奴隸製的錯誤,要為(wei) 全球反人口販賣和強迫勞動作貢獻。內(nei) 修不善的美國卻極盡造謠、詆毀他國之能事,目的就是維護美國霸權,而其國內(nei) 治理乏善可陳。奧巴馬和特朗普當政時都曾簽署多個(ge) 打擊販賣人口和強迫勞動的行政令。美國國會(hui) 2000年通過了《人口販賣和暴力受害者保護法》。但多年過去,局麵並沒有大的改觀。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15年10月的報道顯示,美國國會(hui) 早在2000年就為(wei) 人口販賣受害者設立了特別簽證,但事實上幾乎沒有發放,這些受害者的命運悲慘,要麽(me) 被拘留要麽(me) 被驅逐。2000年的保護法主要將焦點隻放在性販賣問題上,因為(wei) 該問題有社會(hui) 關(guan) 注度。據2019年1月10日《亞(ya) 利桑那每日太陽報》報道,美國國家人口販賣資源中心統計顯示隻有不到2%的受害者能被識別認定,僅(jin) 2018年,美國國家人口販賣熱線接到的舉(ju) 報就超過了5000個(ge) 。
鏟除全球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成分,並不是美國追求的人權理想,而是美國政府到處搞霸淩行動的借口,是實現美國利益至上的戰略工具。本屆美國政府簽署的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其目標是在政治上遏製中國,打擊光伏產(chan) 業(ye) 和棉花產(chan) 業(ye) 。在執法中,美國相關(guan) 機構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並且將不含強迫勞動因素的舉(ju) 證責任推給進口商。對美國盟友和美國自己的強迫勞動問題,“雙標”的美國政府選擇性無視。
2018年1月8日,《今日美國》刊登了一篇題為(wei) 《現代奴隸製在英國如火如荼》的文章,文章講述了強迫勞動受害者被販賣至英國的事實,他們(men) 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和建築業(ye) 等行業(ye) 的工作,一些兒(er) 童奴隸被強迫在大麻種植農(nong) 場勞動。然而,幾乎從(cong) 未聽過美國領導人對英國強迫勞動問題發表隻言片語。美國一邊對馬來西亞(ya) 揮舞基於(yu) “強迫勞動”的貿易禁令的大棒,另一邊卻對馬來西亞(ya) 針對在馬投資的美國輪胎企業(ye) 發起的強迫勞動訴訟置若罔聞。
種種事實都證明,強迫勞動隻不過是江河日下的美國在“霸權焦慮症”發作期遏製打壓他國的籌碼而已,在利用這一概念時美國隨意塗脂抹粉、顛倒黑白,所為(wei) 的是金錢、利益和權力,卻絲(si) 毫無關(guan) 道義(yi) 和人權精神。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2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