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聞1+1丨算法,須依法!

發布時間:2022-03-02 16:3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給“算法”立規矩!3月1日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保護個(ge) 人權益,維護國家安全。算法不能變“算計”!《新聞1+1》連線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共同關(guan) 注:算法,須依法!

  規範算法,聚焦五類應用!

  如何理解這次實施的規定,要從(cong) “生成合成類、個(ge) 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jue) 策類”這五類應用去規範算法的“黑箱”操作?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因為(wei) 這五類應用有兩(liang) 個(ge) 特點。①大多數用戶使用互聯網,每天都會(hui) 經曆的這些應用。比如我們(men) 訪問的信息,新聞信息是算法推薦的,我們(men) 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呈現的搜索結果是算法推薦的等等。②因為(wei) 侵害公民個(ge) 人權益乃至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在這些領域多發。因此要規範算法的使用,聚焦這五類應用,才能很好地從(cong) 根本上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規範算法推薦,如何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算法規定文件要保證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但是在實踐中,的確平台擁有者有可能會(hui) 規避這些要求,比如應當給予用戶提供不使用算法推薦的服務,或者給用戶提供關(guan) 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等。如果用戶提出了這樣的申請,服務提供者可能就退出服務,用戶不能用了,這個(ge) 是很有可能發生的。所以首先要在文件的層麵上作出嚴(yan) 格的規定,同時後續還要嚴(yan) 格的執法,對於(yu) 違反政策規定的行為(wei) 要進行責任追究。

  避免算法變算計,平台企業(ye) 的開放、透明是關(guan) 鍵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有的人說算法是個(ge) “黑箱”問題,這的確給治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此在3月1日實施的這份文件,包括此前的一些法律規定中,都明確了算法一定要做到開放,一定要做到透明。包括給平台企業(ye) 提出的一些要求,也是要讓他們(men) 落實這方麵的法律的責任義(yi) 務。

  對“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hui) 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進行監督管理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中特別對“具有輿論屬性和社會(hui) 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作出了要求,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

  ①履行備案手續。3月1日是這個(ge) 文件正式實施的日子,在2月28日國家網信部門已經正式公布了備案的網址。

  ②開展安全評估。2018年國家網信部門聯合有關(guan) 部委就已經發布《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hui) 動員能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評估規定》,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自然屬於(yu) 這類,應該由此進行管理,所以要進行安全評估。

  對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施行的期待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算法推薦是一個(ge) 綜合性、全局性問題,還涉及平台治理、數據安全保護等多方麵。因此3月1日這份文件的實施,的確是一個(ge) 重大進步,但這也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開頭,今後還要繼續加強工作。比如大家現在反映比較多的,互聯網企業(ye) 製定的平台規則,實施算法是不是應當征得社會(hui) 同意?在2021年11月國家網信部門向社會(hui) 公開意見的《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中就提到平台運營者應當對平台規則、隱私政策和算法征求社會(hui) 意見,如果是特大型的互聯網平台,那麽(me) 所涉及的規則、隱私政策和算法還應當征得主管部門批準,這些動作都體(ti) 現了主管部門在解決(jue) 算法推薦問題上所做的積極的努力,這些工作還會(hui) 持續下去。總的來講,通過一係列的努力,一段時間內(nei) 不懈地治理,期待這份規定能夠切實保證公民在網絡中的合法權益,積極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如何看待算法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危害性?

  沉迷網絡並不是一個(ge) “新鮮詞”,但當算法加入,進行誘導,後果會(hui) 怎樣?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算法推薦有一個(ge) 特點,就是你喜歡什麽(me) ,它給你推送什麽(me) 。青少年往往涉世未深,而且自製力不夠,如果服務提供者專(zhuan) 門針對青少年的個(ge) 人喜好,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喜好,專(zhuan) 門推送定製信息,比如某種題材的小說或者遊戲,就更容易使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後果很嚴(yan) 重。

  監管算法,是否會(hui) 影響技術發展?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首先需要明確一點,技術的發展是中立的,也就是算法推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比如說我們(men) 在網上買(mai) 衣服的時候,穿上衣服效果怎麽(me) 樣,通過虛擬試衣,提供一張照片,形象效果就可以展示出來了,這是好的應用。但是也的確存在著一些濫用的情況,有些對社會(hui) 危害還是比較大,所以要讓算法運行在法律的軌道上,我們(men) 鼓勵它正確、合理地向上向善應用,而需要規範監管的是不當的應用,這個(ge) 工作必須要進行下去。

  如何理解算法作惡可能會(hui) 影響到國家安全?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因為(wei) 算法有一種功能,就是社會(hui) 動員能力。如果服務提供者針對一批特定的人,專(zhuan) 門定製一批特定的政治性信息定向推送,從(cong) 而影響他們(men) 的政治判斷,甚至去動員他們(men) 從(cong) 事某種社會(hui) 活動,這個(ge) 後果就可能比較嚴(yan) 重。因為(wei) 會(hui) 嚴(yan) 重影響這些人客觀正確的判斷和認知。事實上,在世界很多地方的政治選舉(ju) 中,算法推薦都有它的影子,甚至有一些算法推薦的應用導致政治選舉(ju) 結果被直接改變了。

  全球首批針對算法進行的綜合性立法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算法推薦中的“黑箱”算計問題,是一個(ge) 全球各國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而且是一個(ge) 發展中的問題,各國都在采取措施加以解決(jue) 。從(cong) 全球範圍看,我們(men) 國家製定這樣一個(ge) 算法管理的規定,是處於(yu) 全球首批。製定這個(ge) 規定是基於(yu) 我們(men) 國家互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基於(yu) 我們(men) 國家對互聯網治理的具體(ti) 經驗,而這些產(chan) 業(ye) 發展的情況,這些治理經驗往往體(ti) 現了中國特色,所以製定這個(ge) 規定,實際上是我們(men) 國家對全球互聯網治理、網絡空間治理所做的中國貢獻,體(ti) 現了中國智慧。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