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建成千萬噸油氣生產基地
光明日報訊(記者宋喜群、王冰雅 光明日報通訊員魏子航、張千龍)記者日前從(cong) 甘肅省新聞辦獲悉,截至2021年年底,位於(yu) 甘肅慶陽的長慶油田隴東(dong) 油區及礦權流轉合作開發區年生產(chan) 油氣當量突破1000萬(wan) 噸大關(guan) ,達到1009萬(wan) 噸。這標誌著長慶油田在慶陽建成千萬(wan) 噸油氣生產(chan) 基地,對於(yu)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介紹,2018年以來,長慶油田應用三維地震和高精度測井技術,探明了我國首個(ge) 頁岩油儲(chu) 量規模超10億(yi) 噸級的慶城大油田,創新集成頁岩油開發5大係列18項配套技術,探索形成了水平井立體(ti) 開發、大井叢(cong) 工廠化作業(ye) 模式,在慶陽建成我國首個(ge) 年產(chan) 百萬(wan) 噸頁岩油開發示範區,開創了世界陸相頁岩油規模效益開發的先河。
慶陽是鄂爾多斯盆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85%的土地下麵都有石油和天然氣。石油資源儲(chu) 量78.8億(yi) 噸,天然氣地質儲(chu) 量2萬(wan) 億(yi) 立方米,分別占鄂爾多斯盆地總資源量的五分之二和十分之一。
然而,隴東(dong) 地區油氣資源是國際上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feng) 度油氣藏,儲(chu) 層致密堅硬如“磨刀石”。為(wei) 破解開發難題,長慶油田與(yu) 工程技術服務單位、科研院所攜手展開科研攻關(guan) 。黃土塬三維地震技術突破隴原巨厚黃土層的重重阻隔,儲(chu) 層識別精度提高30%,有效支撐了勘探重大發現。水平井優(you) 快鑽井技術助推工程建設提速提效,創造了國內(nei) 最短鑽井周期、最長水平井等多項施工紀錄。體(ti) 積壓裂技術在致密岩石中打通了油氣“滲流通道”,單井產(chan) 量提高2倍以上。綜合穩產(chan) 方案延長了油氣藏的開發壽命,實現了可持續、高質量的開發目標。慶陽千萬(wan) 噸油氣生產(chan) 基地的建成,離不開地方和企業(ye) 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慶陽市本著“支持油田發展就是支持地方發展”的理念,全力支持油田工作,設立專(zhuan) 門工作機構,完善相關(guan) 支持政策,對油田申報的建設項目實行“一站受理”,為(wei) 加快油田勘探開發提供強力保障。
長慶油田累計投入20多億(yi) 元實施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幫助革命老區慶陽改善發展條件,直接間接帶動近10萬(wan) 人穩定就業(ye) 。
2009年以來,慶陽地區油田產(chan) 量增長3.1倍,慶陽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1.81倍,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2.23倍、3.29倍,走出了一條“油田產(chan) 量大幅提升、地方經濟繁榮發展、群眾(zhong) 生活明顯改善”的和諧典範之路。
麵向未來,長慶油田規劃“十四五”末期油氣當量突破6800萬(wan) 噸,隴東(dong) 油區達到1200萬(wan) 噸以上,為(wei) 支撐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保障油氣產(chan) 業(ye) 鏈延伸發揮更大作用。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4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