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耳聾導致癡呆?專家表示證據不足

發布時間:2022-03-04 16: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雲(yun) 崔興(xing) 毅

  3月3日是全國第23個(ge) “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關(guan) 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耳朵能幫助我們(men) 聆聽世界,感知萬(wan) 物。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傷(shang) ,將會(hui) 給我們(men) 的生活帶來諸多不變,嚴(yan) 重者甚至影響正常言語交流溝通,導致聽力殘疾。一些科普文章中經常出現“耳聾老人容易患癡呆”“當心耳聾引發癡呆”的觀點,讓很多老年人,尤其是聽力發生減退的老人整日惴惴不安、焦慮失眠。

  關(guan) 於(yu) 這類傳(chuan) 言,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蔣子棟表示缺乏證據。他談到,癡呆是一種因腦部傷(shang) 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大於(yu) 正常老化的進展。耳聾本身不會(hui) 對腦組織直接造成損害,隨著衰老,腦功能、記憶力、視力、聽力都會(hui) 自然地發生減退,但沒有耳聾導致癡呆的證據。

  蔣子棟同時強調,有研究表明,老年耳聾人群患老年癡呆的比例明顯高於(yu) 相對聽力正常的老年人。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控製癡呆危險因素包括:體(ti) 重管理、血壓管理、糖尿病管理、血脂管理、抑鬱症管理、聽力損失管理等,其中因耳聾對外界反應變弱、影響交流,是癡呆的風險預兆之一。“一旦因為(wei) 恐懼和焦慮導致睡眠障礙、血壓不穩,會(hui) 加大誘發癡呆的風險。”他表示,老年人應減少基礎病,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睡眠,這樣不僅(jin) 可以保護聽力,也可以減低癡呆的風險。

  聽力減退的老人,可以根據耳聾程度給予助聽器甚至人工耳蝸進行聽力補償(chang) 。蔣子棟特別提示,醫學上的聽力補償(chang) 不僅(jin) 是為(wei) 了聽見聲音,目標更是為(wei) 了提高言語分辨、進行交流。人工耳蝸植入是全身麻醉,術中需要暴露腦膜,而且費用不低。老年人全身基礎病多,對麻醉手術的耐受及療效需要仔細評估、權衡利弊,避免因過度治療造成傷(shang) 害。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4日 09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