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3-07 16:2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3月6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時的重要講話,在參會(hui) 委員們(men) 中引發熱烈反響。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語重心長、振奮人心,為(wei) 指導我國農(nong) 業(ye) 和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學指南。委員們(men) 表示,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動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織密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為(wei) 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幹部羊風極委員:

  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總書(shu) 記和我們(men) 一起座談、互動,讓大家覺得非常平和、親(qin) 切。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指明了方向。”談到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工作的感受,羊風極十分激動。他說:“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的主題是‘大力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重點談了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和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兩(liang) 大方麵問題。”

  作為(wei) 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政協委員,羊風極常年帶領百姓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幫助農(nong) 戶補短板、強特色,讓大家的腰包鼓起來、村裏的環境好起來。“我們(men) 著力完善農(nong) 村基礎設施,激勵村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火熱實踐,做強做大特色產(chan) 業(ye) 。”羊風極說,百姓收入渠道更多了,生活更好了,精氣神也上來了。

  “兩(liang) 會(hui) 結束後,我要把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帶回村裏,與(yu) 大家一起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為(wei) 返鄉(xiang) 創業(ye) 者營造良好環境,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羊風極表示。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靜委員:

  築牢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基石

  “能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麵對麵交談,我內(nei) 心很激動。”王靜說,“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的主題是‘如何築牢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基石’。農(nong) 產(chan) 品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不僅(jin) 要保數量還要保多樣、保質量,更要守好安全底線。”

  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和防治動植物病蟲害,使用農(nong) 獸(shou) 藥等投入品是免不了的。如何從(cong) 產(chan) 出來和管出來兩(liang) 方麵綜合施策,守住禁限用藥物紅線,管控允許使用的藥物殘留不超標?王靜提出三個(ge) 建議:一是支持綠色生產(chan) 技術推廣。加快推廣一批會(hui) 用、好用、管用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同時加大高效低毒低殘留綠色農(nong) 藥新品種研發推廣的支持力度,國家農(nong) 資綜合補貼應與(yu) 綠色農(nong) 藥掛鉤。二是支持快檢產(chan) 品研發應用。推動快檢技術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廣泛設置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雷達”,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上市把關(guan) 提供有力支撐。三是支持農(nong) 產(chan) 品風險監測評估。建立重點品種持續監測、一般品種輪動監測機製,探索建立基於(yu) 風險分級的參數選擇新模式,為(wei) 基層日常監管“劃重點”。

  “我將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針對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的‘卡脖子’問題開展攻關(guan) 創新,努力實現更多突破。”王靜說。

  北京首農(nong) 食品集團知聯會(hui) 會(hui) 長唐俊傑委員:

  科技力量促種業(ye) 自主創新

  “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了首農(nong) 食品集團的產(chan) 業(ye) 規模等情況,總書(shu) 記聽了非常高興(xing) 。”唐俊傑說,“總書(shu) 記對‘三農(nong) ’工作非常重視、關(guan) 心,這讓我們(men) 備受鼓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種源安全關(guan) 係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jue) 心把我國種業(ye) 搞上去,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唐俊傑說,“我發言的主題是‘聚焦種業(ye) 自主創新’,提出了打造種業(ye) 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平台、激發協同創新自主研發活力等建議。”

  “首農(nong) 食品集團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一定會(hu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主動作為(wei) ,麵向國家需求、市場需要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開展自主創新,盡快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完成從(cong) 科學研究到實驗開發再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力爭(zheng) 形成國家種業(ye) 戰略科技力量,打贏種業(ye) 翻身仗。”唐俊傑說。

  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委員:

  織密紮牢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

  “我今天向總書(shu) 記匯報的主題是‘加快補齊社保體(ti) 係短板,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我非常激動和振奮。總書(shu) 記高度關(guan) 注困難群體(ti) 權益保障和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關(guan) 注‘底線’問題。我們(men) 一定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工作中不斷抓落實,為(wei) 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研究貢獻力量。”莫榮說。

  莫榮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保體(ti) 係發展步入快車道,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保體(ti) 係,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超10.2億(yi) 人,基本醫療保障覆蓋13.6億(yi) 人,社會(hui) 保障卡發行超過13.5億(yi) 張,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不斷織密紮牢。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社保體(ti) 係通過減免三項社保費1.6萬(wan) 億(yi) 元等方式,為(wei) “六穩”“六保”作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社保體(ti) 係將發揮涉及人群廣、利益影響大、預期穩定深、政策傳(chuan) 導快的特點,不斷提振廣大人民群眾(zhong) 預期,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莫榮說,要推動社會(hui) 保險人員全覆蓋,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強化社會(hui) 保障監管和經辦能力建設,以社保卡為(wei) 載體(ti) ,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川省民政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益西達瓦委員:

  對比圖彰顯深厚為(wei) 民情懷

  在今天的發言中,益西達瓦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展示了兩(liang) 張照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懸崖村脫貧前後的對比圖。

  “第一張展現的是之前懸崖村村民出行攀登的木製藤梯,第二張是現在的懸崖村,村裏發展旅遊,搞起民宿,省裏的大企業(ye) 也加以扶持,懸崖村成了‘網紅’打卡地。”益西達瓦自豪地介紹,“一部分願意搬遷的村民已經搬到山下,還有一部分留在村子裏從(cong) 事旅遊工作,這是我們(men) 脫貧攻堅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

  “村民們(men) 發自內(nei) 心地說:共產(chan) 黨(dang) 瓦吉瓦(好得很),習(xi) 總書(shu) 記卡沙沙(謝謝)!”益西達瓦感慨地說。

  “總書(shu) 記對困難群眾(zhong) 了解得非常細、研究得非常深,把困難群體(ti) 都放在心上。”益西達瓦深情地說,“這深刻體(ti) 現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執政理念,彰顯出總書(shu) 記深厚的為(wei) 民情懷。”

  談到接下來的工作,益西達瓦表示:“我回去後要更加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把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落實到求真務實的調查研究中,為(wei) 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教授萬(wan) 建民委員:

  農(nong) 業(ye) 技術創新確保糧食安全

  聯組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讓萬(wan) 建民備受鼓舞。

  “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了三個(ge) 糧食安全方麵的建議。”萬(wan) 建民說,第一,要依靠科技、農(nong) 業(ye) 技術的創新和示範進一步強化糧食安全;第二,要築牢糧食安全的科技基礎,在種質、耕地、栽培、水利方麵強化科技創新;第三,要開展未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技術研究,例如植物工廠、細胞工廠、生物智造,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未來農(nong) 業(ye) 發展。

  萬(wan) 建民感慨:“總書(shu) 記對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的發展情況非常了解,思考問題高瞻遠矚。我們(men) 想到的一些問題和建議,總書(shu) 記都已關(guan) 注到,並且進行了相關(guan) 部署,總書(shu) 記對農(nong) 業(ye) 科技給予很高期待。”

  萬(wan) 建民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糧食安全問題的係統闡述深入全麵,並提出了具體(ti) 要求。“我將不辜負總書(shu) 記囑托,努力為(wei) 中國種業(ye) 科技工作貢獻力量”。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hui) 名譽會(hui) 長王海京委員:

  動員社會(hui) 力量推進共同富裕

  “能夠向總書(shu) 記匯報‘如何更好發揮社會(hui) 組織作用,助力共同富裕’,我非常激動、深感榮耀。”王海京說,在脫貧攻堅過程中,6萬(wan) 多家社會(hui) 組織實施了9萬(wan) 多個(ge) 扶貧項目,投入1245億(yi) 元資金,為(wei)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在推進共同富裕進程中,社會(hui) 組織同樣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對困難群眾(zhong) ,我們(men) 要格外關(guan) 注、格外關(guan) 愛、格外關(guan) 心,幫助他們(men) 排憂解難。”王海京說。

  目前,全國有90萬(wan) 社會(hui) 組織、2億(yi) 注冊(ce) 誌願者活躍在大病救助、養(yang) 老服務、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支持貧困母親(qin) 等領域,有效補充了政府保障性工作。王海京表示,中國紅十字會(hui) 等社會(hui) 組織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緊緊圍繞黨(dang) 和國家中心任務,增強責任意識,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自身建設,開展人道救助,真心關(guan) 愛群眾(zhong) ,努力為(wei) 國奉獻、為(wei) 民造福,讓人民群眾(zhong) 共享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國務院參事、中國林業(ye) 科學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楊忠岐委員:

  以大食物觀向森林要食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的是家常話,牽掛的是百姓事。可以現場聆聽,我深受感動,倍感振奮。”楊忠岐說,“我們(men) 要樹立大食物觀,加強科技研究,竭盡所能,在向森林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等方麵作出更大貢獻。”

  “回去後,我要做好兩(liang) 方麵工作。首先,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拓寬食物生產(chan) 和供給渠道,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森林裏有很多農(nong) 產(chan) 品,比如竹筍、堅果、肉類等,我們(men) 要用科學生態的辦法,開發豐(feng) 富多樣的食物品種,提升森林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我這次帶來一份提案,建議開發研製食用昆蟲。昆蟲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飼養(yang) 過程中不用增溫和降溫,可減少能耗,幫助應對全球變暖、環境汙染造成的糧食問題。其次,加強病蟲害的生物防治,解決(jue) 農(nong) 藥的濫用和不科學、不合理使用等問題,推動綠色種植,提升糧食品質。”楊忠岐說。

  北京市農(nong) 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委員:

  提升我國蔬菜種子自給率

  “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讓我很受啟發。”李成貴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提到,種源安全關(guan) 係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jue) 心把我國種業(ye) 搞上去,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糧食安全是關(guan) 係我國經濟發展、社會(hui) 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作為(wei) 一名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李成貴深感責任重大並充滿期待。

  為(wei) 提升我國種業(ye) 科技創新能力,李成貴建議將蔬菜育種納入國家“十四五”生物育種重大專(zhuan) 項,加大原始創新力度,突破蔬菜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與(yu) 深度挖掘、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染色體(ti) 工程等為(wei) 核心的分子育種關(guan) 鍵技術,綜合應用於(yu) 育種原始創新,加快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化步伐,進一步提升我國蔬菜種子的自給率。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劉鳳之委員:

  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引領作用

  “總書(shu) 記像拉家常一樣和大家交流,現場掌聲不斷,大夥(huo) 都很受鼓舞!”劉鳳之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解決(jue) 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們(men) 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身上的責任更重了!”

  “總書(shu) 記提出,分類改造鹽堿地,努力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通過科技手段,培養(yang) 出適宜鹽堿地條件的品種、作物,實現在鹽堿地上高效生產(chan) ,探索出新的栽培模式,這需要我們(men) 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去研究、做大量工作。”劉鳳之說。

  劉鳳之今年帶來了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非耕地設施高效農(nong) 業(ye) 發展的提案,建議科學合理開發我國西部沙漠、戈壁等非耕地資源,發展非耕地設施高效農(nong) 業(ye) 。“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同時要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feng) 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劉鳳之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要積極工作、大力創新,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的引領作用,促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委員: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聯組會(hui) 上,總書(shu) 記和大家互動頻繁,和每位發言的委員都進行了交流。總書(shu) 記高度關(guan) 注糧食安全和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親(qin) 民愛民的情懷令人動容。”李原園說。

  糧食安全,關(guan) 乎國家安危、人民幸福,糧食安全問題在總書(shu) 記的心中重千鈞。李原園說,總書(shu) 記從(cong) 戰略高度看待糧食安全問題,從(cong) 解決(jue) 根本性、深層次問題角度談糧食安全問題,聚焦耕地、種子和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問題,體(ti) 現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駕馭全局的戰略視野。

  李原園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提出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對維護和保障糧食安全指明了方向。

  “我們(men) 要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不斷改善水利等農(nong) 田基礎設施,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為(wei) 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力量。”李原園表示。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hui) 國際部一級巡視員、中國獅子聯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費薇委員:

  為(wei) 弱勢群體(ti) 提供精準服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總書(shu) 記提出,加強對農(nong) 村老年人、兒(er) 童、“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ti) 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要加大對因疫因災遇困群眾(zhong) 的臨(lin) 時救助力度,做好殘疾人康複、教育、就業(ye) 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討人員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關(guan) 心關(guan) 愛精神障礙人員,堅決(jue) 杜絕欺淩虐待婦女兒(er) 童、老年人、殘疾人等違法行為(wei) 。這讓費薇十分激動。

  作為(wei) 一名長期從(cong) 事福利保障事業(ye) 、誌願服務和社會(hui) 組織發展的委員,費薇認為(wei) ,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e) 發展進入最好時期。

  “現在社會(hui) 公益捐贈量越來越大,個(ge) 人捐贈的比例越來越大,更為(wei)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形成了捐贈的習(xi) 慣。”費薇發現,她一直以來期待的“人人公益”現象,已經在我國逐漸形成。

  當前,我國已建立起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網,談到未來的工作,費薇說,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指引,為(wei) 弱勢群體(ti) 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為(wei) 推動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北京3月6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7日 0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