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武向平:投身青少年科學教育 助力建設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發布時間:2022-03-08 11:2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劉暢)形成一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ti) ,是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人才基礎。《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著力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hui) 理事長武向平始終關(guan) 心著青少年科學教育和科學素質提升,他在接受新華網兩(liang) 會(hui) 采訪時談到,“對孩子們(men) 而言,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無論來自城市或者鄉(xiang) 村,他們(men) 對科學都具有高度的好奇心和興(xing) 趣,應該在他們(men) 成長的全過程實施科學教育,助力他們(men) 成長為(wei) 具備科學家潛質的群體(ti) ,從(cong) 而產(chan) 生未來能夠引領世界科技大潮的精英。”

  實施科學教育 嗬護孩子們(men) 對科學的好奇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科學家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中提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xing) 趣的引導和培養(yang) 要從(cong) 娃娃抓起,使他們(men) 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ti) 。

  武向平表示,青少年科學教育在於(yu) 形成全麵的科學觀,包括傳(chuan) 授科學知識、教授科學方法、培養(yang) 科學思維和弘揚科學精神,其最終目的是讓青少年持續保持對科學的興(xing) 趣和好奇心。

  武向平說,好奇心是提升青少年科學興(xing) 趣的動力,培養(yang) 一批具有好奇心的青少年群體(ti) 是未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人才隊伍的基礎。要在現有的教育體(ti) 係下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鼓勵中小學生參與(yu) 到科技活動中,在參與(yu) 科研和接觸科學家的過程中培養(yang) 他們(men) 對科學的熱愛與(yu) 興(xing) 趣,通過專(zhuan) 業(ye) 老師指導幫助其形成全麵的科學觀和科學素質。

  持續擴大“英才計劃” 鋪設中學生的科研之路

  在從(cong) 事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武向平深感孩子們(men) 具有豐(feng) 富的想象力,但在中學階段缺少能將其實現的平台。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共同組織實施針對中學生的“英才計劃”,旨在讓有誌於(yu) 從(cong) 事科學研究的中學生提前走進大學,在專(zhuan) 業(ye) 教師的指導下參與(yu) 科研實踐,實現他們(men) 的科研夢想,培養(yang) 他們(men) 的科研興(xing) 趣,並探索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銜接之路。

  從(cong) 2013年第一批“英才計劃”啟動,武向平就參與(yu) 其中,擔任物理學科指導委員會(hui) 的副主任,積極策劃和組織冬令營、夏令營和年終的交流,每次都給物理學科英才學員講授第一課,發掘了一批有才華的小科學家。

  “英才計劃”已連續實施9年並取得了良好成效,每年都有相當大比例的中學生考入國內(nei) 頂尖高校繼續學習(xi) 科技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且在畢業(ye) 後從(cong) 事科研工作。武向平提出,應進一步擴大“英才計劃”的實施範圍,尤其是向偏遠地區傾(qing) 斜,讓更多青少年從(cong) 中受益。同時,大學的老師們(men) 也應充分利用“英才計劃”等平台,盡可能多地走到孩子們(men) 中間去,通過麵對麵交流激發孩子們(men) 的科研興(xing) 趣與(yu) 夢想。

  科教資源應進一步延伸至偏遠地區和鄉(xiang) 村

  當今優(you) 質科技資源依然相對集中於(yu) 城市。武向平表示,科研平台資源和科技老師資源應進一步延伸到偏遠地區及鄉(xiang) 村,這些地區的孩子們(men) 同樣有著科學興(xing) 趣和夢想,但科技資源供給還需加強,教師數量和科學素養(yang) 亟需提升。

  武向平提出,要讓偏遠地區和鄉(xiang) 村的孩子們(men) 有更多機會(hui) 接觸和使用科技資源,探索更多途徑包括網絡科教資源進入偏遠地區;同時要創造條件,讓偏遠地區的青少年走到城市,走進高校,走進實驗室,參與(yu) 科研實踐;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科學家走進鄉(xiang) 村,使那裏的青少年有機會(hui) 與(yu) 科學家麵對麵接觸,開闊眼界,提升科學素質及興(xing) 趣。

  加強中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建設

  目前正在就讀中小學的青少年即將承載實現我國到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和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兩(liang) 大戰略目標的重任,雖然我國在中小學已經開設了科學課程,然而,能夠承擔科學課程教育的專(zhuan) 業(ye) 老師卻相對匱乏。

  武向平建議,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擴大師範類高等院校“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的招生人數,同時盡快啟動中小學科學教師培訓計劃,讓現有的課程老師得到科學課程授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培訓,並為(wei) 此應設立專(zhuan) 項財政資金。

  作為(wei) 一名天文科研工作者,武向平始終抱有對宇宙深處的執著,他也憑著同樣的熱忱,矢誌不渝地深耕在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漫長征途。在他心目中,孩子們(men) 眼中閃動的好奇與(yu) 渴望,不亞(ya) 於(yu) 浩瀚宇宙中的群星閃爍。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