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產保供充實城市“菜籃子”
作者:王春萌
蔬菜作為(wei) 重要的“菜籃子”產(chan) 品,相比畜牧、水產(chan) 及糧食產(chan) 業(ye) ,機械化程度較低,生長容易受天氣影響,產(chan) 銷風險更高。而且,蔬菜等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不易貯存,長時間、遠距離運輸容易增加中間成本和質量安全隱患,進而影響城市蔬菜供應。可見,大中城市擁有足夠麵積的常年菜地很有必要。
可能有人會(hui) 有不同意見,認為(wei) 城市寸土寸金,應該發展見效快、收益高的產(chan) 業(ye) ,沒有必要發展農(nong) 業(ye) ;有些城市現實中或多或少存在忽視和弱化農(nong) 業(ye) 的傾(qing) 向。事實上,如果大中城市蔬菜過度依賴異地供應,缺乏農(nong) 產(chan) 品自給能力,一旦出現極端惡劣天氣、主產(chan) 區產(chan) 量減少、交通運輸不暢、外地蔬菜等農(nong) 產(chan) 品調運困難等情況時,會(hui) 造成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風險,不利於(yu) 城市經濟社會(hui) 平穩發展。所以,各城市具備合理的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自給率,才能保障“菜籃子”貨足價(jia) 穩。
一方麵,穩步提高生產(chan) 能力。各城市應結合當地要素稟賦,通過完善扶持政策、整合資金配套,形成以政府投入為(wei) 主導,農(nong) 業(ye) 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植大戶投資為(wei) 主體(ti) 的多元投資模式,支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加入“菜籃子”基地建設,優(you) 化“菜籃子”生產(chan) 布局,打造“菜籃子”產(chan) 品保護區、保護鎮,強化名、特、優(you) 、新、奇等地區特色“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供應和品牌建設。
另一方麵,抓好產(chan) 銷銜接和產(chan) 品流通。積極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與(yu) 終端市場有效銜接,增大“菜籃子”產(chan) 品便民零售網點密度,鼓勵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主體(ti) 與(yu) 連鎖超市、批發市場、企事業(ye) 單位、社區進行對接,通過采取產(chan) 地直發和訂單化模式,實現精準的“點對點”供應,省去中間流通環節,降低成本,讓老百姓買(mai) 到實惠菜。同時,各城市還應遏製市場投機行為(wei) ,引導農(nong) 戶合理安排生產(chan) ,加強銷售監管,嚴(yan) 格執行“綠色通道”製度,保證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暢通,實現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更優(you) 、銷路更暢、效益更好。
從(cong) 全國範圍看,一些城市當前在空間擴張方麵勢頭強勁,城市周邊部分菜地被“蠶食”,久而久之就會(hui) 擠壓大中城市農(nong) 業(ye) 發展空間,影響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因此,要堅決(jue) 守住耕地紅線,穩定菜地麵積,加強自有生產(chan) 基地建設,穩步提升重點品種自給水平。在這方麵,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鑒。作為(wei) 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提出,絲(si) 毫不能因為(wei) 農(nong) 業(ye) 比較效益低而放棄農(nong) 業(ye) ,具體(ti) 到蔬菜上,通過“財政補大頭、農(nong) 民出零頭”建立蔬菜淡季成本價(jia) 格保險製度,有效化解菜農(nong) 的市場風險。上海還出台蔬菜種植補貼政策,全麵調動菜農(nong) 的種植積極性,實現了蔬菜、綠葉菜常年自給率分別達55%、90%。
想讓城市“菜籃子”更結實,還要建好“菜園子”。各城市的比較優(you) 勢和特色資源存在差異,不可能也沒必要實現所有品種自給自足,對缺口較大的品種,要加強與(yu) 外埠生產(chan) 基地合作,確保關(guan) 鍵時候能調得進、供得上,對不耐貯運的葉類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應加強生產(chan) 情況調度,通過調品種、優(you) 結構,擴大適銷對路品種的種植規模,築牢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穩價(jia) 的基礎。在國家層麵,應緊盯重點地區、主要品種,大力推進北方設施蔬菜、南菜北運基地建設,推動“菜籃子”產(chan) 品播種麵積和產(chan) 品穩中有增。此外,還應強化對農(nong) 業(ye) 基礎學科研究領域的要素投入,研發“菜籃子”產(chan) 品新品種、新技術,滿足城市居民多樣化需求,並建立“菜籃子”質量追溯製度,確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王春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