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風月同天》揭示文明的動人細節

發布時間:2022-03-11 12:13: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作者:王卉

  中華文明的起源,並非一地一端,而是“八方雄起”,這些如群星一樣的文明,經過交融合流,最終都依附於(yu) 同一個(ge) 主流,形成我們(men) 獨特的文明。

  中華文化漫長的演變過程經曆著縱橫兩(liang) 個(ge) 尺度的文化交融,橫向是各類外來思潮的影響,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風月同天:古代文化變遷中的細節》一書(shu) ,將關(guan) 注的重點瞄準中華文化縱向演變的曆程,即中國古代文化變遷中的文化融合與(yu) 碰撞問題,從(cong) 物質文明到精神文化,在一條條曆史軸線上追溯古代文化的生動變遷,從(cong)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中打撈文明的動人細節。

  該書(shu) 涉及的主題,包括與(yu) 人們(men) 生活相關(guan) 的飲食(火鍋、月餅、螃蟹)、服飾(秋褲)、社會(hui) 生活(廁所、垃圾、快遞、追星、閱兵、抗疫)到節慶(春節、清明節)、習(xi) 俗、信仰(灶神、哪吒、玉兔)等。不同於(yu) 那種宏大的敘事,作者著眼於(yu) 古人的生活日常,選擇從(cong) 文化變遷的細節來觀照曆史,這種邊緣文化史,為(wei) 思考當下社會(hui) 文化碰撞提供了一個(ge) 別樣的切口。

  該書(shu) 作者侯印國是一位嚴(yan) 謹的文化學者,主要從(cong) 事文獻學和文化傳(chuan) 播學的教學和研究,出版有《清代私家書(shu) 目研究》等文獻學、文化傳(chuan) 播學專(zhuan) 著,另有整理和主編的著作《東(dong) 京夢華錄》、教材《國學通識》等,曾獲中國古文獻學獎一等獎、中國目錄學會(hui) 優(you) 秀論文獎等國內(nei) 外學術大獎,在《揚子晚報》等媒體(ti) 開設有學術隨筆專(zhuan) 欄《侯教授的文化簡史》。

  翻開《風月同天:古代文化變遷中的細節》,在輕鬆閱讀中,可以學到有趣又生動的曆史冷知識,了解到與(yu) 人們(men) 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飲食、服飾、節慶風俗、休閑娛樂(le) 等背後的曆史變遷與(yu) 文化拓展。此外,書(shu) 中搭配了百餘(yu) 張高清插圖,圖文相映,隨書(shu) 附贈配樂(le) 有聲書(shu) ,聽讀隨心。

  該書(shu) 雖落筆於(yu) 一些古代生活的小細節,但作家安意如認為(wei) ,“它並不是瑣細的,相反,它根脈深長,世人難以盡窺玄妙,喝破本來麵目。生活是文化的承載,文化是生活的根源,兩(liang) 者如花照水,如水映月,皆可歸於(yu) 中華文化本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風月同天》是一本足可玩味的時間指南。”浙江大學教授杜駿飛說,“它講述的是古人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風俗儀(yi) 式,卻令讀者感到心靈旅行的意義(yi) 。我一直以為(wei) ,‘風月同天’,遠不隻是‘山川異域’裏的關(guan) 懷,更是人的精神能‘來往千載’的證明。”(王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