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進步貢獻中國力量
作者:張偉(wei) (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近日,中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9屆會(hui) 議上,幾次代表觀點相近國家作共同發言,履行國際人權義(yi) 務,為(wei) 全球人權事業(ye) 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事實上,早在2018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座談會(hui) ,就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國長期堅持的人權理念,即中國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和當代實際相結合,走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奉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人權理念,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wei) 首要的基本人權,協調增進全體(ti) 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hui) 、文化、環境權利,努力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在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理念指引下,中國的人權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中國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人權法治保障,堅決(jue) 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麵的民主權利。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書(shu) 寫(xie) 了保護每一個(ge) 人生命健康的最佳篇章。
在贏得自身人權發展的同時,中國積極參與(yu) 聯合國人權事務,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yi) 務,為(wei) 全球人權事業(ye) 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並立己達人,致力於(yu) 提升發展中國家發展能力,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推動國際人權事業(ye) 進步、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積極參與(yu) 全球人權事務治理。中國主張,世界隻有一個(ge) 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隻有一個(ge) 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隻有一套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wei) 基礎的國際關(guan) 係準則。在此基礎上,中國堅定奉行多邊主義(yi) ,積極參與(yu) 聯合國人權事務,廣泛開展國際人權合作,推進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中國加入或批準了26項國際人權文書(shu) ,包括6項聯合國核心人權公約。中國以負責任的態度履行聯合國人權條約報告義(yi) 務,注重與(yu) 相關(guan) 人權條約機構開展建設性對話,結合國情積極采納建議。中國積極參與(yu) 人權理事會(hui) 普遍定期審議機製。中國著力推動國際人權規則和機製發展,積極推動聯合國人權機構改革。此外,中國還與(yu) 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了人權對話或磋商機製,致力於(yu) 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人權交流與(yu) 合作。
二是為(wei)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中國智慧。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的舞台上,中國不斷與(yu) 國際社會(hui) 分享人權事業(ye) 發展的心得體(ti) 會(hui) ,適時提出人權理事會(hui) 決(jue) 議草案並獲得通過。這既體(ti) 現了中國的人權理念和實踐對世界人權事業(ye) 發展的積極貢獻,也表明中國的人權立場和實踐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讚同和廣泛認可。
2017年3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34次會(hui) 議通過關(guan) 於(yu) “經濟、社會(hui) 、文化權利”和“糧食權”兩(liang) 個(ge) 決(jue) 議,決(jue) 議明確表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首次載入人權理事會(hui) 決(jue) 議。
2017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通過中國提出的“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決(jue) 議。決(jue) 議明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願望,確認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重大貢獻,呼籲各國實現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在人民中尋找發展動力,依靠人民推動發展,使發展造福人民。決(jue) 議還呼籲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全力推進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全麵享有人權。決(jue) 議歡迎各國進一步推進發展倡議,促進夥(huo) 伴關(guan) 係,實現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這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指引下,中國首次將“發展促進人權”理念引入國際人權體(ti) 係。
2018年3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37屆會(hui) 議通過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jue) 議。該決(jue) 議呼籲各方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加強對話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該決(jue) 議獲得了壓倒性通過。
2021年10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8屆會(hui) 議通過中國提交的“殖民主義(yi) 遺留問題對享有人權的負麵影響”決(jue) 議。決(jue) 議指出,各種形式的殖民主義(yi) 遺留問題,包括經濟剝削、國家內(nei) 部和國家間不平等、係統性種族主義(yi) 、侵犯土著人權利、當代形式奴役、破壞文化遺產(chan) 等,均對人權造成負麵影響,強調消除任何形式殖民主義(yi) 和解決(jue) 殖民主義(yi) 遺留問題對消除人權負麵影響的重要性。
三是誠心誠意開展對外援助和國際減貧合作,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民眾(zhong) 。中國注重推動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生存權、發展權的實現,長期在基礎設施及教育、衛生、農(nong) 業(ye) 等領域向亞(ya) 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僅(jin) 2021年,中國就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yi) 劑新冠疫苗,成為(wei) 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中國積極參與(yu) 國際減貧合作,幫助許多發展中國家人民擺脫貧困。中國攜手各方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發展,有望使相關(guan) 國家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中國發起成立亞(ya) 投行、絲(si) 路基金,與(yu) 其他金磚國家共同發起成立新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為(wei) 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
四是舉(ju) 辦國際人權論壇,推動人權文明交流互鑒。中國高度重視開展人權領域對外交流交往與(yu) 合作,致力於(yu) 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交流互鑒基礎上開展建設性人權對話和人權磋商。長期以來,國際社會(hui) 缺少人權交流的平台。為(wei) 此,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從(cong) 2008年開始舉(ju) 辦“北京人權論壇”,邀請世界各地人權領域的官員、專(zhuan) 家和學者參會(hui) ,在平等、和諧、包容、開放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人權交流。此外,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從(cong) 2017年開始共同舉(ju) 辦“南南人權論壇”,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搭建了一個(ge) 集中研討人權問題的平台。習(xi) 近平主席對此高度重視,曾分別致信祝賀論壇的召開,引起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關(guan) 注。在“人權政治化”“人權霸淩”仍舊大行其道的當今世界,“北京人權論壇”和“南南人權論壇”已逐漸發展成為(wei) 世界人權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舞台。此外,“亞(ya) 歐非正式人權研討會(hui) ”“中歐人權研討會(hui) ”“國際人權文博會(hui) ”“中美司法與(yu) 人權研討會(hui) ”“中德人權研討會(hui) ”等活動的舉(ju) 行亦增進了中國與(yu) 各國在人權問題上的相互了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一直是國際人權事業(ye) 健康發展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反對將人權政治化或搞人權“雙重標準”,推動國際社會(hui) 以公正客觀非選擇的方式處理人權問題。中國政府和人民願意與(yu) 國際社會(hui) ,特別是與(yu) 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權進步的經驗,實現與(yu) 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一起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4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