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國計民生,精準獻策 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發言亮了
【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海聲音”係列報道之八】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現場。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3月1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閉幕。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們(men) 乘坐東(dong) 航班機返滬。據盤點,參會(hui) 101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有89人以第一提案人身份提交提案283件,11名委員提交大會(hui) 發言16篇,其中6名委員作了大會(hui) 口頭發言。這些提案和發言,都有哪些亮點?且看大江東(dong) 解析——
彰顯“專(zhuan) 門之能”,圍繞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精準獻計出力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yun) 虎在分組審議時提及,“要以自身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著力為(wei) 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平穩健康的良好發展環境。”
圍繞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精準獻計,是“上海籍”委員提交提案的重要主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與(yu) “市場主體(ti) ”和“企業(ye) ”相關(guan) 用詞累計出現近80次。在經濟下行、外部局勢複雜多變等多重壓力下,如何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不少委員提出建議。
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周桐宇委員說,民企這些年遇到許多困難,大家期盼減負紓困政策能盡快落到實處。他呼籲,各地盡快出台相應細則及簡便操作流程,提高效率,讓利好政策一步到位,切實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困難。
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委員認為(wei) ,給企業(ye) 減負,要盡量減少製度性交易成本。今年,我國市場主體(ti) 規模已達1.5億(yi) ,麵對這樣龐大的市場主體(ti) 落實管理,政府部門必須轉變思路,去除各種不合理的條條框框,給企業(ye) “鬆綁”。
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藍閩波委員調研中發現,企業(ye) 主要經營難點在於(yu) 政企溝通依然存在障礙,政策獲取渠道單一,有些政策因提煉程度較高,外商難於(yu) 理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政策標準不一,難以理解政策的適用性和統一性。他建議,建立政企聯係機製,促進信息高效流通。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huo) 人呂紅兵委員強調完善法律,建立完善市場主體(ti) 的退出機製。他關(guan) 注“民營法”“破產(chan) 法”的製定落實情況,“建議推進保障民營企業(ye) 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yu) 競爭(zheng) 、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政策與(yu) 精神法定化、具體(ti) 化、落實化。”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認為(wei) ,穩住市場主體(ti) ,關(guan) 鍵在於(yu) 做好三件事:挺得住,過難關(guan) ,有奔頭。挺得住,就是在變局下培育新優(you) 勢;過難關(guan) ,就是直麵問題爬坡過坎;有奔頭,就是鼓勵各類市場主體(ti) 一起朝著偉(wei) 大複興(xing) 目標邁進。
麵對美國層出不窮的經濟製裁,他還在另一提案中建議,更多運用法治手段維護國家安全,加緊對等立法,堅決(jue) 回擊美國霸淩,反製“長臂管轄”。比如,以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為(wei) 試點探索設立離岸法區;整合資源,提升企業(ye) 法律應對能力等。
3月10日下午,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乘東(dong) 航班機返滬。上海市政協供圖
關(guan) 注“雙碳”、數字經濟領域,加快規範、保護創新、培育人才
上海交大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委員關(guan) 注“雙碳”經濟。“我們(men) 在百姓意願、企業(ye) 認同、技術儲(chu) 備、市場機製、法律法規等方麵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明顯滯後,亟待迎頭趕上。”他認為(wei)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加快推進法製體(ti) 係構建、技術創新與(yu) 革命、市場體(ti) 製建設,促進一場經濟社會(hui) 係統性變革。
3月10日,今年兩(liang) 會(hui) 第三場“委員通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委員通過視頻接受采訪提到,去年11月,人民銀行創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專(zhuan) 門安排2000億(yi) 資金支持煤炭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實現低碳轉型。“一定要用好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服務好守護好我們(men) 的綠水青山和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
數字經濟也是熱詞。針對“元宇宙”的高熱度,第五空間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談劍鋒委員提醒,目前“元宇宙”理論大於(yu) 現實應用,對於(yu) 脫離具體(ti) 場景的“故事”要倍加警惕。“數字經濟要深化發展,必須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謹防資本利用國家發展規劃和熱點概念,讓國民誤解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誤導地方產(chan) 業(ye) 規劃落實,產(chan) 生新型數字經濟監管風險,出現新的虛擬經濟泡沫。”
他還提交了一份針對人臉識別等生物特征數據被濫用問題的防範建議,比如明確已匯聚的生物特征數據等為(wei) 公共產(chan) 品,參照“重要數據”來管理,盡快設立國家“數據銀行”,提升不同場景下的數據存儲(chu) 和傳(chuan) 輸的安全性等。
網絡直播、微商電商、知識服務、自媒體(ti) 等“新個(ge) 體(ti) 經濟”熱火朝天,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達3.88億(yi) 人。上海湘江實業(ye) 公司董事長馬國湘委員發現,其中存在大量虛假宣傳(chuan) 、設局下套、低價(jia) 競爭(zheng) 等不良現象。“主導權與(yu) 定價(jia) 權倒向‘流量主播’的競爭(zheng) 格局,將逐步削弱工業(ye) 、製造業(ye) 、零售業(ye) 乃至服務業(ye) 的創新能力,最終傷(shang) 害行業(ye) 長期競爭(zheng) 力。”他建議加大監管引導力度。
“奮進新時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關(guan) 鍵。”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委員關(guan) 注國家創新平台建設和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問題,建議提高對青年人才資助的穩定性和強度,擴大項目覆蓋麵,讓更多年輕科研人員心無旁騖,還要允許更多不同類型科研人員在合法合理規則下自由流動。
同濟大學副校長陳義(yi) 漢委員提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必須人才先行。他以浦東(dong) 新區為(wei) 例,建議通過新型研發機構集聚、培養(yang) 人才,有力推動引領區建設,進而帶動長三角以及長江流域經濟帶建設。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源頭,要建設科技強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必須打牢基礎研究根基。”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委員在提案中建議,從(cong) “有”“穩”“興(xing) ”三個(ge) 方麵著手,加強與(yu) 優(you) 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從(cong) 0到1”的基礎研究,投入要穩定,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
知識產(chan) 權是創新發展的剛需,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標配。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趙雯委員提到,目前全國設立知識產(chan) 權本科專(zhuan) 業(ye) 的高校占比不足3%,每年畢業(ye) 生不足2萬(wan) ,碩、博士更少。她指出,要實現2025年知識產(chan) 權人才隊伍規模超過100萬(wan) 的目標,缺口很大,建議改革知識產(chan) 權人才培養(yang) 模式,提高人才培養(yang) 數量和質量。
3月10日下午,吳凡委員返滬後接受媒體(ti) 采訪。 上海市政協供圖
從(cong) “生三孩”、“雙減”到老齡化,民生保障問題,委員念茲(zi) 在茲(zi)
翻閱委員提案,生育保障、教育改革、醫療健康、養(yang) 老、弱勢群體(ti) 權益、社會(hui) 保障成為(wei) 焦點。
複旦大學附屬婦產(chan) 科醫院院長徐叢(cong) 劍委員提到,我國輔助生殖技術世界領先,但在輔助生殖治療常規使用的“胚胎培養(yang) 液”、卵巢組織玻璃化冷凍複蘇試劑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卻被歐美壟斷,“萬(wan) 一遇到貿易封鎖,將麵臨(lin) 生殖醫學試劑、設備‘斷奶’的巨大風險。”建議參考其他領域新技術研發政策,促進生育力保存領域科學發展,提升監管效率,盡快補上短板。
針對年輕夫婦生育三孩意願不足5%,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nei) 科主任葛均波委員認為(wei) ,生、養(yang) 、育是“三孩政策”三大難點,“育”尤為(wei) 重要。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和高中教育學費貴、升學壓力等成為(wei) 絕大多數家庭生育“多孩”的阻力,建議將1986年開始實行的九年製義(yi) 務教育延伸到12年甚至15年。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國華委員針對1-3歲育兒(er) 難,建議擴容長護險功能,為(wei) 三孩家庭“送”育兒(er) 保姆,以家庭助養(yang) 服務支持“三孩政策”落實。
“雙減”也是焦點之一。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zhuan) 職副主委周鋒委員提醒,重視升學的功利化傾(qing) 向沒有根本扭轉,藝術、體(ti) 育考試改革要謹慎推進,避免成為(wei) 新的不公平因素。
上海市政府參事胡衛委員關(guan) 注人力資源領域“35歲以下”現象。他在提案中呼籲,社會(hui) 應消除針對40歲及以上勞動力人群的就業(ye) 歧視,一視同仁,匹配更合適的工種和崗位。
3月7日的大會(hui) 發言中,24名發言委員就有6位上海委員。黃震、陳群、張恩迪、蔡威、袁雯、錢鋒委員先後就教育改革、城市更新、經濟高質量發展、藥品醫療器械提質創新、養(yang) 老等發言。袁雯委員關(guan) 注到老年人“負擔論”。她說,老有所為(wei) 的社會(hui) 共識尚需形成,積極老齡觀更多體(ti) 現為(wei) 理念和局部實踐,係統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hui) 的合力尚未形成,建議梳理現行政策法規中不利於(yu) 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的內(nei) 容,對不合理的予以修改。科學開發低齡老年人人力資源,支持和激勵老年人參與(yu) 誌願服務。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高小玫委員為(wei) “網約工”發聲,研究其勞動權益保障;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委員關(guan) 注護士、護工管理及護理體(ti) 係建設;上海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委員呼籲,一線城市不要隻對“雙一流”高校畢業(ye) 生放開落戶,也要給職校生機會(hui) ;華東(dong) 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章義(yi) 和委員重提拖欠農(nong) 民工薪資問題,建議建立全國農(nong) 民工數據係統,督促用工單位簽訂勞務合同並及時上線;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綺委員認為(wei) ,應重視離婚案中經濟補償(chang) 製度規定的適法統一性,對為(wei) 家庭犧牲自身發展、承擔主要家務者應予經濟補償(chang) ;關(guan) 注大齡自閉症患者關(guan) 護缺失、家庭不堪重負現象,建議出台鼓勵就業(ye) 等支持政策……
“兩(liang) 會(hui) 勝利閉幕,履職永不停步。”步履匆匆,月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委員這樣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