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聯合研討殘障組織賦能與殘障權利發展
新華社武漢3月16日電 16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49屆會(hui) 議雲(yun) 上邊會(hui) “殘障組織賦能與(yu) 殘障權利發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ju) 行。會(hui) 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主辦,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等機構聯合承辦。多位專(zhuan) 家圍繞殘障組織賦能、殘障人權利保障發展等主題展開討論,120餘(yu) 人參與(yu) 了本次會(hui) 議。
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張萬(wan) 洪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出台一係列保障殘障人權利的政策措施,關(guan) 心幫助殘障人的社會(hui) 氛圍更加濃厚,殘障事業(ye) 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殘障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殘障事業(ye) 整體(ti) 發展水平邁上了一個(ge) 新台階。
澳大利亞(ya) 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學院教授安德魯·伯恩斯呼籲殘障領域和老齡領域的研究者、權利倡導者加強交流與(yu) 合作,以推動製定更加全麵綜合的人權框架。新西蘭(lan) 懷卡托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帕西·弗勞利說,為(wei) 了確保《殘疾人權利公約》的履約效果,需通過一線的調查走訪,多了解殘障者的需求,形成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最好由殘障者全程參與(yu) 其中。聯合國亞(ya) 太經濟社會(hui) 委員會(hui) 高級顧問辛婉華分享了來自印度南部和馬來西亞(ya) 的兩(liang) 個(ge) 殘障者賦能的案例,指出意識提升和賦能殘障者的重要性。
湖北省殘疾人體(ti) 育協會(hui) 秘書(shu) 長何軍(jun) 權分享了湖北省殘疾人體(ti) 育協會(hui) 的工作成果,展示了通過體(ti) 育賦能殘疾人的路徑,他認為(wei) 殘疾人通過參與(yu) 體(ti) 育活動,能夠更好地實現社會(hui) 融入和平等參與(yu)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趙樹坤以學校的卓越公共法律服務人才實驗班為(wei) 例,闡述了法學教育賦能殘障權利保障的經驗與(yu) 挑戰。趙樹坤認為(wei) ,殘障權利保障應堅持政府、高校、民間的三角框架,堅持雙向或多向賦能,可持續地供給專(zhuan) 門法律服務人才。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們(men) 通過分享多種形式的殘障組織賦能策略,探索發展和實現殘障權利的有效模式。他們(men) 一致認為(wei) ,來自世界各地的專(zhuan) 家交流經驗,相互啟發殘障組織的賦能策略,必將為(wei) 彰顯人類共同價(jia) 值、倡導殘障平等權利、促進世界人民的團結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7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