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美國國家科學院科技谘詢新動向

發布時間:2022-03-17 14: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袁秀、萬(wan) 勁波(分別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研究員)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EM)由科學院(NAS,1863年)、工程院(NAE,1964年)和醫學院(NAM,1970年)組成,其主要職能是為(wei) 國家科技事務提供獨立、客觀的谘詢建議。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hui) (NRC,1916年)是NASEM的運營與(yu) 項目管理機構,設行為(wei) 、社會(hui) 科學及教育分部,地球及生命科學分部,工程及物理科學分部,醫學研究所,政策及全球事務分部,交通研究組,海灣研究計劃7個(ge) 分部。NRC每年組織包括三院院士在內(nei) 的6000多名專(zhuan) 家為(wei) 數百個(ge) 谘詢項目研究委員會(hui) 服務,還通過舉(ju) 辦各種會(hui) 議開展調查研究、搜集和核實科技數據和資料。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科技谘詢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特點。2020年至2021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hui) 公開發布433個(ge) 谘詢報告及進展報告,反映了一些新動向。

   美國的決(jue) 策需求

  報告的數量結構反映了三院的特色優(you) 勢與(yu) 美國的決(jue) 策需求。從(cong) 報告主題看,廣泛涵蓋“科技發展”和“科技促進發展”相關(guan) 重點領域:健康與(yu) 醫藥118個(ge) ,重點關(guan) 注傳(chuan) 染病、全球健康、心理健康及行為(wei) 、兒(er) 童健康、老齡化、癌症等健康科學、醫療技術和治療方案、政策評估、公共衛生與(yu) 預防、醫療保健和質量相關(guan) 政策;交通與(yu) 基礎設施111個(ge) ,重點關(guan) 注公路、航空等公共交通的設計、規劃和預測、人為(wei) 和環境因素的安全、行政管理、運營和交通管理;行為(wei) 與(yu) 社會(hui) 科學48個(ge) ,重點通過對兒(er) 童、青年和家庭,老齡化群體(ti) 、婦女與(yu) 少數民族的研究、調查和統計,評估政策並關(guan) 注相關(guan) 法律;環境與(yu) 環境學38個(ge) ,重點關(guan) 注汙染物和毒物、氣候變化、輻射、水對環境的影響,環境健康、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政策;衝(chong) 突與(yu) 安全33個(ge) ,重點關(guan) 注軍(jun) 事和國防、武器與(yu) 技術的研究、預防、安全和響應相關(guan) 政策;科技政策22個(ge) ,重點關(guan) 注科學前沿;教育21個(ge) ,重點關(guan) 注高等教育、數學與(yu) 科學教育如K-12教育的教師培育、專(zhuan) 業(ye) 發展及相關(guan) 政策;地球科學21個(ge) ,重點關(guan) 注自然資源保護、氣候、天氣和氣象、海洋、水及水文、極地、地質地貌等相關(guan) 政策;其他領域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技術、食物與(yu) 營養(yang) 、計算機與(yu) 信息技術等。

   科學關(guan) 注的動態變化

  報告數量占比結構的變化反映出谘詢重點是動態發展的。從(cong) 報告數量占比結構看,將2020-2021年各領域報告數量在總報告數量中的占比與(yu) 2015-2019年的占比相比,占比增加15%以上的一級主題有五個(ge) :能源與(yu) 能源保護從(cong) 1.5%增加到2.5%,增幅達66.2%;衝(chong) 突與(yu) 安全從(cong) 5.8%增加到8.1%,增幅達38.5%(其中軍(jun) 事和國防研究二級主題從(cong) 2.1%增加到5.1%,增幅達143.8%);科技政策從(cong) 3.8%增加到5.1%,增幅達33.0%;環境與(yu) 環境學從(cong) 6.6%增加到現在8.7%,增幅達31.6%;行為(wei) 與(yu) 社會(hui) 科學從(cong) 9.5%增加到11.0%,增幅達16.5%。占比增長的其他領域還有:生物與(yu) 生命科學、航空航天、健康與(yu) 醫藥、地球科學、教育等領域,大都由關(guan) 鍵的二級主題帶動。如計算機與(yu) 信息技術主題中信息技術二級主題占比從(cong) 1.0%增加到2.3%;健康與(yu) 醫藥主題中傳(chuan) 染病二級主題占比從(cong) 1.5%增加到6.0%,健康科學二級主題從(cong) 3.7%增加到6.7%。占比減少的領域包括:交通與(yu) 基礎設施從(cong) 34.9%減少到34.2%;工程技術從(cong) 3.9%減少到3.4%;數理化、調查和統計、農(nong) 業(ye) 等也有減少。

  科學領域的社會(hui) 影響力

  報告下載量反映了谘詢的社會(hui) 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對NRC近兩(liang) 年報告的網絡用戶關(guan) 注度進行的分析來看,報告的下載量反映出國際國內(nei) 用戶都關(guan) 注的主題主要是健康、環境、教育、科技、安全等領域。

  科學應對疫情。一是疫情及病毒本身特征,如與(yu) 溫度和濕度相關(guan) 的SARS-CoV-2存活率以及COVID-19大流行的季節性潛力,關(guan) 於(yu) SARS-CoV-2在COVID-19大流行中的生物氣溶膠傳(chuan) 播可能性,針對COVID-19大流行的SARS-CoV-2表麵穩定性和孵化等;二是疫情應對,如建立對COVID-19疫苗信心的策略,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緊急疏散和避難,公平分配COVID-19疫苗的框架等;三是研判疫情對其他領域的影響,如COVID-19對科學、工程和醫學領域女性職業(ye) 的影響等。

  健康與(yu) 醫藥。一是關(guan) 注公共衛生和健康,如促進健康、公平和福祉,公共衛生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循證實踐,選定的健康狀況和治療改善的可能性等;二是關(guan) 注特殊群體(ti) 的健康,如孕期和哺乳期營養(yang) ,促進積極的青少年健康行為(wei) 和結果,減少癡呆症在美國的影響等;三是科學使用藥物,如技術挑戰、監管問題和建議,製定治療急性疼痛阿片類藥物處方指南,全球化世界中的藥品監管等。

  應對全球變化的能源及碳排放。一是全球氣候變化趨勢研判,如2022-2031年全球變化研究需求和機遇等;二是碳排放應對,如加速美國能源係統的脫碳,部署零排放公交巴士的指南,公共交通對溫室氣體(ti) 排放影響的最新進展等;三是能源係統,如對太陽能地球工程研究和研究治理的建議,用於(yu) 人類火星探索的空間核動力等。

  各階段科學教育的發展及保障。一是關(guan) 注教育的環境保障如建立教育公平指標係統等;二是關(guan) 注教育的重點方向,如培養(yang) 對計算的興(xing) 趣和能力等;三是關(guan) 注各階段教育,如學齡前至小學的科學與(yu) 工程,K-12教育工程教學能力建設,危機時期的K-12階段的科技教育,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物質使用和福祉等。

  科技前瞻及科技數據的生產(chan) 使用。一是科技前瞻,如使能技術、可持續性、安全性和探索,對美國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的評估,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的下一代地球係統科學,科學、倫(lun) 理和治理等;二是數據構建,如發展大地測量基礎設施以滿足新的科學需求,探索動態土壤信息係統等;三是數據使用與(yu) 管理,如開發用於(yu) 促進開放科學實踐的工具包,促進當地氣候適應和增強複原力,推進聯邦實驗室數字產(chan) 品的商業(ye) 化等。

  軍(jun) 事和國防安全的預防和響應。如為(wei) 未來的美國軍(jun) 隊提供動力,減少生物威脅的戰略願景,確保美國國防係統作戰優(you) 勢所需的國防部測距能力,國防部與(yu) 其製造創新機構的合作等。

  國內(nei) 關(guan) 注較多的領域還有公共交通和食品。一是公共交通管理和規劃,如為(wei) 未來新的出行重新設計交通網絡,交通、共享模式和公共政策在新的出行環境中的作用,行人和騎自行車者在交叉路口的安全指南,交通韌性的投資等。二是食品的開源節流,如探索食品的未來,糧食、農(nong) 業(ye) 和自然資源領域未來勞動力創造,在消費者層麵減少食物浪費的國家戰略,更強大的國外食品和藥品監管體(ti) 係等。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7日 13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