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立德樹人“大文章”
編者按:
三年前的3月18日,是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記憶猶新的日子——當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學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yi) ,並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重要部署。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總書(shu) 記的諄諄囑托飽含厚望,催人奮進;廣大思政課教師牢記於(yu) 心,奮力前行。三年來,我國大中小學思政課展現出怎樣的生動麵貌,背後凝結著教育係統、廣大教師的哪些努力,學生們(men) 有何感受與(yu) 期待?我們(men) 為(wei) 您集中呈現。
“瀾滄江邊蒿枝壩,拉祜山寨美的家……”早春三月,一首在雲(yun) 南瀾滄拉祜族群眾(zhong) 中廣為(wei) 傳(chuan) 唱的《蒿枝壩的花兒(er) 開了》,在“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現場歡快唱響。
“歡騰的背後,是奮鬥。”歌聲散去,演播大廳變成階梯教室。“時代楷模”、中國工程院院士、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走上講台,講述起他花甲之年在祖國大地“書(shu) 寫(xie) ”科技扶貧“論文”的故事。
自2020年9月創辦至今,這已是“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的第五講。有高度、有深度,冒熱氣、接地氣,這也是三年來全國各地不斷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生動縮影。
2019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三年來,全國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推動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育人格局。
1.打磨“金課”,建好思政大課主陣地
北京冬殘奧會(hui) 閉幕式的絕美視覺效果,隱含著怎樣的設計理念?清華冬奧誌願者如何凝聚青春力量,助力北京冬奧?
3月17日,一場“冰雪大思政課”在“雲(yun) 端”開講。6位清華師生接力宣講,引導青年學子感悟冬奧精神、譜寫(xie) 青春華章。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召開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wei) 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年來,各級各類學校改革創新、打磨“金課”,思政課課程群不斷完善。
擎旗領青年,讓學生在課堂上感悟思想偉(wei) 力。2019年秋季學期起,“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登上清華大學課程表。老師們(men) 以廣闊的視野、係統的理論、生動的語言為(wei) 學生講解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國的“曆史緣分”“近代結合”和“當代飛躍”,引導學生學思踐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博大精深。
開門辦思政,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理論之美。上海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程中,每次在第五講之後都會(hui) 安排實踐教學——複旦大學組織學生參觀張江高科技園區,同濟大學組織學生了解汽車產(chan) 業(ye) ……學生評價(jia) ,“現實感受讓我們(men) 更能體(ti) 會(hui) 馬克思主義(yi) 偉(wei) 力”。
善用“大思政課”,讓學生在重大契機中領會(hui) 製度力量。在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等鮮活事例融入課堂教學,生動有力地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等顯著優(you) 勢。
以信息手段賦能,讓學生在身邊感知精神引領。直播、短視頻、H5等新媒體(ti) 技術廣泛運用於(yu) 思政課堂,各地各校建設智慧思政平台,開設“雲(yun) 課堂”,高校師生創作了數百萬(wan) 件優(you) 秀網絡文化作品。
專(zhuan) 家點評:
三年來,廣大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顯著增強,創新做法層出不窮,思政課教學效果明顯提升。但一些問題仍然存在:偏重運用豐(feng) 富手段,說理分析不夠深入;熱衷於(yu) 講解知識要點,對學生困惑及社會(hui) 熱點關(guan) 注不足,等等。
下一步,應強化思政課教學的“守正”理念,不斷增強教師用學術講政治的能力和善用“大思政課”的能力,為(wei) 思政課教學實現高質量創新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張暉
2.固本強基,壯大優(you) 秀“引路人”隊伍
鹹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青年教師石豔嬌的2021年收獲滿滿——在陝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郗芙蓉教授指導下,她獲批了科研項目,發表了學術論文,教學水平明顯提高。
加強結對幫扶,是陝西高校思政課均衡發展、增強教師素質走出的新路子。
三年來,不斷打通崗位編製、待遇壁壘,搭建“引育聘並舉(ju) ”補充機製,一支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快速集結。
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課專(zhuan) 兼職教師超12.7萬(wan) 人,隊伍配備總體(ti) 達到師生比1∶350的要求;專(zhuan) 職思政課教師年輕化成為(wei) 新態勢,49歲以下教師占77.7%,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5%。全國高校專(zhuan) 兼職輔導員24.08萬(wan) 人,31個(ge) 省區市輔導員配備整體(ti) 達標。
此外,每年有300多位黨(dang) 政領導幹部上講台,400多位“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等進校園,3年共有300多位“全國勞模”“大國工匠”擔任校外輔導員。
“老師們(men) 士氣更高了,有了更多精力鑽研教學、與(yu) 學生互動、搞讀書(shu) 會(hui) 研討會(hui) 。”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唐斌說。
一係列培養(yang) 培訓,為(wei) 高質量思政課建設引入源頭活水。
41個(ge) 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學)基地、32個(ge) “手拉手”集體(ti) 備課中心,開展常態化培訓研修,每年培訓教師近6000人……全方位體(ti) 係化的教師培養(yang) 培訓體(ti) 係加速構建,一個(ge) 個(ge) “能力加油站”變為(wei) 現實。
由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打造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ti) 備課平台,成為(wei) 北京市思政課教師的一個(ge) 重要的能量樞紐。
“集體(ti) 備課平台就像一個(ge) 大超市,思政課教師正是在這裏根據學生口味挑選食材,匯聚起講好思政課的最大合力。”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務副院長王易說。
北京理工大學思政課教師張爾葭說:“去年我策劃開設中共黨(dang) 史課。申請階段,學校就大力支持;組織階段,學院通過鼓勵機製支持組建高水平授課團隊;建設階段,書(shu) 記校長參加集體(ti) 備課會(hui) 。這讓我們(men) 更有幹勁投入工作。”
專(zhuan) 家點評:
三年來,思政課教師地位顯著提高,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的自豪感、盡心盡力講好思政課的使命感大大提升;隊伍規模迅速擴大,教學科研協調互促的良性循環逐漸形成;評價(jia) 指向更加鮮明,重視教學、安心教學、研究教學蔚然成風。
未來,應進一步強化思政課教師隊伍內(nei) 涵式發展,提升思政課教師綜合能力;進一步引導教師實現教學內(nei) 容從(cong) 教材體(ti) 係向教學體(ti) 係轉化、向學生需求體(ti) 係和學生日常養(yang) 成體(ti) 係轉化,追求育人實效。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李栓久
3.加強銜接,完善協同育人新格局
2021年秋季學期伊始,一堂“雲(yun) 上思政課”吸引了河南省600餘(yu) 萬(wan) 名學子。他們(men) 迫切想求解,暑期裏那場防汛救災、疫情防控的“大考”何以取勝?
小學課堂關(guan) 注“在災難中開出勇氣之花”,讓同學們(men) 感悟救災英雄的大無畏品格;中學課堂體(ti) 悟“製度的力量”,與(yu) 學生探討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在重大考驗麵前展現的優(you) 勢;職校課堂從(cong) 智能裝備如何運用於(yu) 救災出發,點燃科技報國熱情。
“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作為(wei) 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這三年,長期存在的課程內(nei) 容重複、學段間銜接性不高等問題漸次破解,立體(ti) 化協同育人新格局不斷完善。
頂層設計和係統謀劃有了。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指導委員會(hui) ,開展先行試點,指導北京、上海、天津、吉林4地教育部門率先探索。
教學內(nei) 容的學段壁壘打破了。教育部印發《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關(guan) 於(yu) 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dang) 史教育為(wei) 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指導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
加強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核心內(nei) 容的課程群建設,推動高校嚴(yan) 格落實思政課實踐教學學時學分,建設問題庫、案例庫、素材庫和在線示範課程庫等資源庫……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麵向新征程,將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一堂堂生動實用的“大思政課”,為(wei) 青年學子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火種。
華東(dong) 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學生孫恬然深深愛上了思政課,還參加了學校的晨暉理論社團:“感謝思政課!讓我們(men) 心中有光、腳下有力,腳步堅定地去實現複興(xing) 夢想。”
專(zhuan) 家點評:
三年來,全國各地學校和廣大思政課教師積極探索構建有機銜接、螺旋上升的學校思政課教育教學體(ti) 係,自覺開展貫通各學段思政課教學實踐的一體(ti) 化育人體(ti) 製機製研究,有力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質增效。
下一步,要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和謀劃部署,發揮好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指導委員會(hui) 的作用,建設好區域性“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加快構建各學段思政課教育內(nei) 容有序銜接、教學方式前後貫通、實踐活動協同推進、教師培養(yang) 整體(ti) 強化的一體(ti) 化建設機製,不斷增強學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
——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萬(wan) 美容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8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