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什麽樣的方法能更好救助中小企業

發布時間:2022-03-21 14:12: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並用大量篇幅講了就業(ye) 的問題。“穩就業(ye) ”是“穩經濟”和“穩社會(hui) ”的關(guan) 鍵樞紐。當前,在“穩就業(ye) ”方麵麵臨(lin) 一係列的問題:

  第一,傳(chuan) 統的穩增長目標與(yu) 穩就業(ye) 目標出現了一些偏差。簡單的GDP增速達標不意味著就業(ye) 率的達標,很重要的一個(ge) 原因是GDP就業(ye) 彈性在逐年下降。增長主要體(ti) 現在技術進步、產(chan) 業(ye) 升級以及技術對於(yu) 勞動力的替代上,從(cong) 而導致增長帶來的就業(ye) 並沒有特別多,所以就業(ye) 的壓力是在於(yu) 經濟複蘇與(yu) 就業(ye) 複蘇的不匹配上。第二,就業(ye) 是一個(ge) 舊問題,但是現在對就業(ye) 率有了一個(ge) 新統計,如彈性就業(ye) 被納入就業(ye) 範疇。在新業(ye) 態新技術的推動下,彈性就業(ye) 形勢在疫情期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導致就業(ye) 問題更加複雜和嚴(yan) 峻。如何在新的統計口徑裏正確認識就業(ye) 問題和相應政策,這就是我們(men) 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

  中小企業(ye) 是“穩就業(ye) ”的主體(ti) ,中小企業(ye) 穩,就業(ye) 就穩。目前世界上中小企業(ye) 所解決(jue) 的就業(ye) 占全球就業(ye) 量的70%以上。我國1.4億(yi) 的中小微企業(ye) 貢獻了超過85%的就業(ye) 崗位,而2020年底國有企業(ye) 的總體(ti) 就業(ye) 量是5562萬(wan) 人,僅(jin) 占總就業(ye) 比重的7.5%。可以看出,小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的就業(ye) 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穩增長”的政策工具、政策包永遠是從(cong) 大企業(ye) 、國有企業(ye) 向小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進行滲透的,這是由我們(men) 的體(ti) 製決(jue) 定的。因此在複蘇的進程中,GDP的複蘇和就業(ye) 的複蘇具有不同步性,這集中體(ti) 現在一係列的參數上:比如PMI指數已經連續幾個(ge) 月在榮枯線之上,同時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出現反彈,但小企業(ye) PMI指數不僅(jin) 沒有處在榮枯線之上,反而在榮枯線之下持續回落。另外還存在一個(ge) 現象,大中企業(ye) 和小企業(ye) 間出現了急劇分化,這種分化給就業(ye) 帶來的壓力很大。傳(chuan) 統的“滴漏效應”、“涓滴效應”、“大河漲水小河滿”的現象,在目前這幾個(ge) 月裏還沒有顯現。這也給我們(men) 提出了幾點警示:

  第一,目前就業(ye) 形勢是持續向好還是需要加速扶持?如果大型企業(ye) 和小型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下降,表明目前就業(ye) 形勢並沒有像其它參數那樣有一個(ge) 企穩跡象,反而有一個(ge) 持續承壓的跡象。對小微企業(ye) 來講,雖然這種持續衝(chong) 擊的增量在下降,但是這種累計效應是小微企業(ye) 難以承受的,導致的結果是小微企業(ye) 在救助加速、整體(ti) 刺激加速的過程中,對就業(ye) 的吸納能力反而到了頂點,從(cong) 而不得不通過裁員、企業(ye) 關(guan) 停等舉(ju) 措來解決(jue) 目前的危機。“穩就業(ye) ”如果簡單地通過穩增長、穩大型企業(ye) 、啟動大型項目來實現,反而可能會(hui) 出現“J曲線效應”,也就是說,在對企業(ye) 進行救助的開始過程中,就業(ye) 狀況不僅(jin) 沒有變化,反而有所承壓。

  第二,到底通過什麽(me) 樣的方法救助中小企業(ye) ?穩定中小企業(ye) 發展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ge) 核心,可以說,對中小企業(ye) 的救助上升到一個(ge) 很高的高度。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ye) 研究院做了很多的抽樣調查發現,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問題:第一大問題是訂單不足,開工不足;第二大問題才是由於(yu) 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所導致的成本上升的問題;第三大問題是日常經營資金的短缺;最後一個(ge) 問題才是發展資金的短缺。所以,對小微企業(ye) 進行救助,減稅降費的確很重要,降低成本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給予它訂單,讓它能夠生產(chan) 。如果一個(ge) 企業(ye) 沒有生產(chan) ,減稅降費對它就沒有用。政府更重要的是要給予這些企業(ye) 更細致的支持。一方麵要給予相應的紓困基金,直接給予資金的補貼;另一方麵是訂單,如大型企業(ye) 、大型項目的訂單能否在很大程度上針對一些小微企業(ye) 展開,政府采購能否對中小企業(ye) 進行關(guan) 注。

  從(cong) 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對小微企業(ye) 的救助力度在持續減弱,持續減弱的理由是對企業(ye) 的各種衝(chong) 擊和負擔在減弱。但是這是不對的,我們(men) 知道即使衝(chong) 擊的增量在減少,但是疊加效應是在增加的,壓死駱駝的往往是最後一根稻草,而不是第一個(ge) 巨大的負重。所以,最後一根稻草效應是我們(men) 要關(guan) 注的,要避免最後一根稻草效應的產(chan) 生。對於(yu) 小微企業(ye) 的救助力度,不能因為(wei) 外部衝(chong) 擊增量減弱就減少它,而是要持續地進行加碼。所以說《政府工作報告》的定位非常重要,體(ti) 現了政府對就業(ye) 問題的高度關(guan) 注。希望未來在一些新的路徑上,針對目前就業(ye) 的一些核心問題,進一步進行加碼,政策更加精確,在“穩就業(ye) ”方麵取得更好的效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